分享

北朝观应之乱(二)

 日本古典 2022-07-14 发布于湖北

三、初次冲突

     八月十二日,京都附近兵马骤起。此时的情况已经对足利直义相当不利,他马上开始纠集其一党的诸武士,包括吉良满义、吉良满贞、石堂赖房、石堂赖直、石桥和义及其子宣义、斯波高经及其子氏经、荒河诠赖、细川赖春、细川显氏、畠山直宗、上杉重能、上杉朝房、上杉朝贞、长井广秀、和田的茂、高师秋、千秋惟范、大高重成、宍户朝重、二阶堂行通、佐佐木显清、里见义宗 、胜田助清、狩原野三郎、苑田美作守、波多野下野守、波多野因幡守、禰津小次郎、和久四郎左卫门尉、斋藤利康、饭尾修理入道、须贺清秀、秋山朝政、岛津四郎左卫门口尉等人陆续赶到,并率七千余人把手住军门。这些人中的斯波、细川、畠山都与足利氏是同宗,是跟随尊氏多年的重臣,而上杉等族也在关东颇有势力,石堂赖房之父石堂义房还是幕府的奥州探题。直义的号召力可见一斑,也难怪将军对他有所顾忌。

     另一方面,山名时氏、今川心省、今川赖贞、吉良贞经、大嶋盛真、仁木赖章及其弟义长、赖胜、桃井义盛、畠山国赖、细川清氏、土歧赖康、土歧赖兼、土歧赖雄、佐佐木秀纲、佐佐木秀定、佐佐木氏纲、佐佐木氏赖、千叶贞胤、宇都宫三河入道、武田信氏、小笠原政长、逸见信茂、大内民部大辅、结城小太郎、梶原景広、佐竹师义、佐竹义长、三浦行连、三浦藤村、大友赖时、土肥高真、土屋范远、安保障忠真、小田伊贺守、田中下总三郎、伴野长房、木村基纲、小幡左卫门口尉、曾我左卫门尉、海老名季直、大平义尚、粟饭原清胤、二阶堂行元、中条秀长、伊势贞继、设乐五郎士兵卫尉、宇佐美三河三郎、清久左卫门次郎、富永孙四郎、寺尾新藏人、厚东方骏河守、富樫介、多田院御家人、常陆平氏、甲斐源氏等诸武士都陆续汇集到高师直的府邸。这些人也都非泛泛之辈,仁木、今川两家多年跟随尊氏,也是足利氏的支流。佐佐木控制着近江、土歧氏在美浓,都十分靠近近畿,是幕府的重臣。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像山名、千叶这些与南朝的新田氏有一定关系的家族,此时也都站在了高氏一方。高师直的兵力占优,据说其部队有总计近五万人(应该有些夸张),大军一路经今出川、转砝纶(谐音,否则被屏蔽)、柳辻,在出云道河原(京都府北区)着阵,如潮水般涌向直义的府邸。

     这两派的人完全无视了将军的存在,而现在的状况也应该是尊氏无法预料到的,他本是想除掉直义,但目前两方的冲突将会给幕府造成很大的损失。于是尊氏向直义派出使者,让其前往自己所在的近卫东洞院[注3],约定兄弟两一起解决当前的问题。直义然之,但在进军途中,由于听说高氏势大,他的手下陆续有开小差者,当到达东洞院时,身边只剩下些谱代的家臣和少数武士,总数也只有一千人左右。在听说了直义已经投奔将军之后,高师直在十三日上午六时开始行动,其子武藏五郎师夏亲率大军从法成寺河原(荒神桥附近)出阵,兵分两路在东洞院的东、北两侧展开。另一方面,高师泰率军七千余人堵住西、南两个方向,甚至连小路也都派兵把守。看到高氏大军将将军的府邸团团围住,住在附近的天皇、公卿吓的乱成了一团,因为高师直本来就敌视他们,如果尊氏再被杀掉的话,以后就真的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注3]:关于尊氏在双方冲突时所在的地点至今仍无定论,此处的说法出自『太平记』。

足利尊氏

     虽然被高氏的数万之众围困,但尊氏依然十分冷静,他可能预料到高师直不敢贸然发动进攻,以他现在的威信,墙外的许多武士还是不敢对其动武的,而高师直的心里也应该明白这一点,于是他派出家臣须贺清秀作为使者与高氏进行交涉。须贺严厉的斥责了高师直竟因私怨而忘记旧恩,发兵围困将军府邸的不忠之举。师直则态度坚决的要求尊氏惩戒直义一党,否则就不会退兵,之后又令部队继续前进,进一步缩小的包围圈。尊氏在听说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勃然大怒,认为如果同意师直的要求,那将有损将军家的威名,于是披上铠甲,准备出门与其决战。但是直义将其拦住,准备牺牲自己来让足利家不受损失。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幕府免除直义的一切职务,并将上杉重能、畠山直宗处以流行,高氏兄弟这才满意的将士兵撤走,并宣布会重新对将军效忠。

     在第一回合的较量中,直义此时应该是出于为幕府着想,才对付高氏。若是最初能按计划成功的杀掉高师直,那么领兵在外的高师泰及其他人就好收拾多了,但他的用人不当导致自己落了下风,还让自己处在了一个理亏的位置。在高师泰率军回京之后,高氏的气势和兵力上都占了上风。另外赤松圆心是个善守的名将,完全可以挡住足利直冬,再没有了外兵的帮助,直义此次已毫无胜算。事后,为了顶替直义的空缺,尊氏招回了远在镰仓的嫡子·足利义诠。同年十月四日,左马头义诠自镰仓出发,二十二日抵京,自高师直以下的幕府有力武士尽皆在濑田出迎。作为将军的接班人,他终于回京掌权,幕府和朝廷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二十六日,义诠入住原直义的官邸·三条坊口高仓(中京区),正式接管了幕府的政务的大权。尊氏在此次冲突中名义上是“舍车保帅”,但其真实想法是什么呢?很多资料中都认为,尊氏在此次一直是倾向于高氏一方,真正的目的还是对付直义,但那样高师直也会变的愈加骄横。但对付高氏应该也是早晚的事,和议可能只是缓兵之计。而且尊氏的计划还取得了不错效果,毕竟义诠要比直义更能让他放心。

四、直冬举兵

     在罢免了直义之后,高师直也开始陆续扫荡其党羽。首先被处理的就是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二人的所领被没收,并被流放到越前国。由于只是判处流刑,所以他们也放松了警惕,身边都有家眷跟随。到达越前国后,他们都被当地的守护代细川赖春、八木光胜“软禁”起来。但在八月二十三日,高师直突然派高定信出兵越前国府,并密令八木光胜配合除掉上杉和畠山。二十四日深夜,八木遵照师直的指示,故意向上杉重能泄露了这一消息。当天夜里,上杉与畠山一起携夫人、幼子及随从数十人,连夜逃出流配之地,准备投奔加贺。但他们很不走运,当夜里下起了暴雨,道路十分泥泞,给他们带来了很大麻烦。更加不幸的是,八木在他们逃走之后,向全国发出了追讨令,就连附近的野伏也都行动了起来。看到通向足羽的桥已不能通行,回头的话就会被野伏包围,绝望的畠山直宗只好率众切腹,上杉重能则被八木光胜的家臣捕杀。高师直为了斩草除根,连这么狠毒的招数都用上了。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足利直冬,并暗中指示了邻近备后的地头和御家人准备出兵。九月十三日,杉原又四郎率军二百余人袭击了直冬的官邸,由于事出突然,只有直冬属下的矶部左近将督连忙率领些年轻武士迎战。矶部是名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连续杀伤了敌军二十余人,杉原军一时不敢近前。趁着这个机会,直冬乘做河尻肥后守幸俊准备的小舟,连夜向肥后国(熊本县)逃去。身位将军的庶长子,好不容易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却又被权臣追杀,沦落到了慌忙出逃的地步。不过有一点可以让他得到安慰的是,当年他的两位父亲在被宫方击败后,也是一路逃到了九州,最终又卷土重来、反败为胜,直冬说不定也能够做到。

     进入观应元年(1350),高师直的权利进一步膨胀,在幕府已经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太平记』中甚至将其比做我朝春秋时鲁国的权臣季桓子和唐朝时的祸国奸相杨国忠。此时在九州的足利直冬也已重整气象,首先是他有将军之子、长门探题这个身份,另一方面也是高氏不得人心,他得到了许多当地有力武士的支持,并做了太宰少贰赖尚的女婿。这时,全国就有三个大的势力存在了,即由尊氏领导的幕府(北朝),正在贺名生避难并准备反击的南朝,最后一个就是九州的足利直冬。这里以直冬的势力最弱,他的首要敌人是幕府的一色范氏和南朝的怀良亲王,三者在九州呈鼎足之势。京都的高师直也一直在紧密观察着关西的动向,六月,他接到了石见国的三角入道兼连已经举兵投奔足利直冬的消息。于是在二十日,他命高师泰率军前去讨伐,从七月末开始,幕府军在江川附近被直冬方的佐和善四郎绊住,直到次月末,才攻入石见。由于高师泰的兵力雄厚,直冬方的其他势力陆续弃城逃跑,只有三角兼连在三隅城死守,但中国地区的情况算是暂时稳定住了。

     在听说石见方面吃紧之后,九州的足利直冬也马上做出了反应。八月十三日,他派河尻幸俊降伏了诧磨宗直,进一步包围了宇都宫三河守的城池,攻城战持续了一昼夜,幕府军战死百余、负伤甚多,宇都宫本人生死不明。之后河尻、诧磨的部队又开始进攻鹿子木贞基,在少贰氏代官·宗利重的煽动下,九州的诸多势力也都开始响应行动。京都的高师直在连续接到九州的战报之后,就已经下定决心,此时必须要与足利直冬一决胜负,而且他还需要将军的支持。在高师直的强烈要求之下,十月十三日,由足利义诠负责留守,而征夷大将军、正二位大纳言·足利尊氏则亲自率军八千离开京都,高师直也一起随军出征,大军准备经中国向九州进发。在途中不断汇集了其它部队之后,十九日,尊氏抵达备前福冈。由于海上风浪很大,船只无法下水,而陆路山阴道又连日降雪,也无法继续前行,他只好在该地等到次年年初再做计议。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