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日参银贸易体系

 日本古典 2022-07-14 发布于湖北

原文出自:韩国一本英文论文集《 The Foreseen and the Unforeseen in Historical Relations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作者:Chung Sungil (光州女子大学)

翻译:安倍宁子

1.朝日两国代表性的交易产品——人参和白银

       每一个打算去日本旅游的韩国人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应该给他们的日本朋友送去怎样的一份礼物呢?这样一份礼物最好是即轻薄,又能受到欢迎,再三思索之后,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人参茶或者人参作为礼物。这种选择看似仅仅是非此即彼的单纯个人选择,但是却折射出几百年前朝日贸易的面貌。

       大约200年前,从朝鲜进口到日本的人参不单是普通药材,日本人更是把它当做一种万灵药对待,认为它甚至能起死回生。在西药普及之前,日本人对人参的需要是完全超乎当代人想象的。

       相对的,日本的代表性产品则是白银,国内以银币为货币流通,在国外则出口纯度高达80%(最低时为64%)的银条。其实,就银矿分布来说,朝鲜也有矿藏,但是出于控制对中国产品的过度需求,朝政府有意控制了银矿的采伐,而是选择从日本进口银币作为支付性货币,用以交换中国的产品。

       朝日两国以参银为主要贸易产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互有需求,日本需要朝鲜的人参入药,而朝鲜也需要日本的银作为与中国贸易的货币;其二、便于交易,不论是人参还是白银都具有体积小、价值大的优点;其三、17世纪两国之间维持的和平的双边关系促进了贸易开展。

2.从侵略到和平——江户时代

       朝日贸易在壬辰战争时一度中断,但是1609年又恢复了双边贸易,对德川幕府来说,从修就好能够保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从而有效的控制国内局势;而对朝鲜方面来说,与日本保持和平的往来,可以确保东部的安定,这对战后恢复和重建非常重要。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个地方——对马岛,这个位于朝日之间的群岛对双边外交的重建起了重要的作用。对马岛土地非常的贫瘠,农田狭小,粮食严重缺乏,而粮食的进口主要是来自朝鲜,与朝鲜商贸也非常频繁。因此,他们非常急迫的希望朝日两方重拾旧好,以确保粮食的供应和贸易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朝日两国在17世纪都努力建立并且维持双边的和平外交,互通有无,创造双赢,这为参银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环境。

3.朝日贸易的主导产品——人参还是白银

       朝鲜的人参早在6世纪就已经出口国外,最早的记录是在512年上贡梁武帝。在高丽时代,朝鲜人参就已经出口到中国、日本和其他的一些地区,但是这种出口,是以政府之间相互往来的朝贡贸易模式形式存在的。到了朝鲜时代,朝鲜人参的出口就非常广泛了,并且在17世纪后半叶达到顶峰。当时出口的人参,是以野生人参为主,而非人工培育,因此,由于其稀有性,这种人参的价格往往非常的高,所以人参只在有权势的上流阶级使用。

        在日本,人参的最大使用者是幕府。研究日本不同地区人参的销售额可以发现,在17世纪中叶,大阪和京都的人参买卖超过江户,但是17世纪末之后,随着德川幕府时代开始,江户已经成为最大的人参买卖市场。此时,除了作为国家之间互访的礼物,朝鲜人参也作为商品由商人买卖,同时,从他国走私来的人参也不乏其数。

        在人参涌入日本这个现象背后,是日本白银的流出。比如以回礼形式存在的,日本给予朝鲜使者的白银。根据记载,在1655年,日本赐予朝鲜使臣的白银估计达6770片。这样,一个朝日两国的双边贸易体系就形成了,这种体系不光体现在政府的双边活动上,同时也体现在私人进出口商人的互动。

       这里要对日本的白银说明一下,随着灰吹法的传入,日本银产量剧增,并且大规模的流入朝鲜,逆转了之前日本从朝进口白银的形势。随着17世纪中叶日本高纯度白银进入朝鲜,朝日贸易也更加活跃,并且对中朝贸易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是,人参出口非常不稳定,会受到气候和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在1684到1719年间,最大的出口量达到6678根(1694年),而在1695年,出口量又跌到最低的29根。当然,在1695年朝鲜人参出口量如此至少,就日本方面也有一些原因,该年低纯度(64%)元绿银的流通,给双边贸易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双边贸易的开展,导致了日本白银外流的现象,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两个措施:其一是控制白银海外流通,这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担心由于白银外流带来的流通货币短缺;其二是考虑让白银贬值,通过贬值来增加其财政收入,而这种以铸币税的方式缓解财政危机也是封建国家常用的手段。政府通过降低白银纯度,造成实际白银价值的下降,从而赚取实际与名义白银价值的利差增加其财政收入。这种连续的贬值,虽然增加了政府收入,但是由于白银价值的下挫,最终导致日本白银在国际贸易信用度的降低,对双边贸易是个不小的打击。

       日本政府的这些政策变化,对朝日贸易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由于白银纯度由80%下降到64%,朝鲜商人拒绝接受低纯度白银,从而导致日本的人参进口遭受困难。为了进口人参,日本政府不得不铸造两种银币——低纯度银币用于国内贸易,而高纯度银币用于对朝贸易。但是,这种双轨的铸币制度也不能挽回低迷的双边贸易。18世纪初,幕府推行人参专卖制度,并鼓励种植人参以代替朝鲜人参进口等政策缓解需求,这些政策进一步瓦解了朝日的双边贸易。18世纪中叶之后,参银贸易萧条,到19世纪这项盛极一时的双边贸易体系已经失去了传统地位。

4.参银贸易体系的崩溃

        如上所述,朝日贸易,特别是在壬辰战争之后,形成了以参银贸易为主的双边贸易体系。对从1684到1710年的贸易分析研究中显示,1694年,朝鲜人参的出口额达到顶峰,出口到日本的人参占到所有物品总出口的36%,之后虽然出口额有所下降,但是人参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而在1701年,朝鲜从日本的白银进口达到顶峰,占到所有从日本总进口品的64%。以上两个数据都显示出,参银贸易对朝日两国的重要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谈到参银贸易时,不能把这两种商品的流动分开,他们是一个货币的两面。虽然近代研究东亚贸易的时候,强调白银的流通和日本在东亚商贸中的地位,但是白银的流通其实本身蕴含了商品,比如朝鲜人参的贸易。

       最后想谈到的是,为什么这种盛极一时的贸易模式会最终消亡。第一、朝鲜对人参的供给,野生人参的可得量很少,多年持续的采摘导致了之后的数量枯竭,而供给的短缺又导致了赝品的生产,这加重了双边的贸易摩擦。第二、日本对人参的需求,由于吉宗时代推行的鼓励种植人参等政策,不可避免的减少了日本对朝鲜人参的进口需求。第三、日本白银供给,随着日政府对贸易的控制,白银的供给锐减,日本政府不仅限制了白银的海外流通,而且降低白银的纯度,最终造成朝鲜对日本白银需求的减少,更加重要的是,日本白银质量的下降,进一步的导致了朝中贸易的衰落,导致参银贸易的崩溃。

5.最后的话

        代表朝日贸易的参银贸易体系的崩溃,可以归因于两种货物都缺乏创造新的,更有价值商品需求的能力。18世纪后半叶直到19世纪,朝日之间牛皮——铜代替了原本的参银贸易体系,为朝日贸易展开了新的篇章。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