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回顾]韩茂莉老师:学术研究并无一定之法

 永嘉陌上尘 2022-07-14 发布于浙江
如果只是借用他人的方法,不过模仿罢了,谈不上研究。真正的研究不是源于某种方法,而是建立在真正的思考与观察之中。
理论是他人思考的结果,用他人的结论来解释我们的事实,是不可取的。
所有的研究方法不分优劣,都要根据问题来解决问题。
只有发现问题,加上自己的思考,才能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
观察、思考,是形成学术理论体系的关键过程。
顾颉刚《古史辨》三皇五帝
国家建立之前的部落真实存在,但人物与事迹不一定真实存在。
李学勤,可以以考古材料证明。
谭其骧:华北平原的考古空白,引发思考:黄河进入华北平原之后漫流状态,不适合在此定居。
史念海:《尚书·禹贡》的写作年代:战国初期。通过人工河的挖掘,考证。
周振鹤: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标准:随山川形变,犬牙相入。
随山川形变,春秋,赵氏孤儿。
内证,而非旁征博引,观察而非死读书,要善于思考。
韩茂莉:从复原性问题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乡村社会的地理空间,赶集,集市中的地理现象
真理:从一点一滴的线索而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触类旁通:多学科知识的碰撞。
总结:南开大学乔治忠教授,辩证思维看问题。



知识延申:
1922年为商务印书馆编中学历史教科书时,研究《诗经》、《尚书》、《论语》中古史资料,从尧舜禹地位的演化发现古史是层累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1923年在《努力周报》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认为: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进而又提出推翻非信史必须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人化、古代为黄金世界四个传统观念。先生将传统的三皇五帝还原为神话传说,将历来人们所信仰的经书变为研究的资料,在当时的学术界激起了巨大反响,引发了一场古史大论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