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刘向

 一中大语文 2022-07-14 发布于福建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冠,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与王褒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

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

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

(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B.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C.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D.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B.《谷梁春秋》,与《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C.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类似后来的六部尚书。

D.“擢”是选拔、提拔的意思,与“除”“征”“辟”“迁”等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向通晓经书,擅长写作。他曾经被征召教授《谷梁》,在石渠宣讲《五经》,也曾经编撰《新序》《说苑》等著作。

B.刘向正直有为,疾恶如仇。他曾带领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身居高位的骄纵外戚和玩弄权术的宦官。

C.刘向忠君爱国,献计献策。他曾编纂《列女传》来警诫天子注重教化,多次上书谈论利害,陈述法则戒律,弥补遗漏的过失。

D.刘向颇有才能,深受重用。宣帝选用贤才,他进献了几十篇赋颂;后来成帝多次想任用他做九卿,但始终没能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

(2)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

5.关于礼仪教化,刘向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案】

1.A

2.D

3.B

4.(1)这时,宣帝按照武帝的先例,招引选出有名的儒士、才智出众的人放置在身边。

(2)没有禀告皇上话就泄露了,于是被许、史和弘恭、石显等人诬陷,周堪、更生被关进监狱,以及萧望之等都被免去了官职。

5.反对奢侈淫逸的习俗;出身微贱的人行事不能超越礼制;王的教化应由内到外施行,从亲近的人开始。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无威仪”是“为人简易”的表现,而“廉靖乐道”的意思是“廉洁清静,喜好圣贤之道”,两句的主语都是“刘向”,且主谓宾齐全,所以这两句中间需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

“昼诵书传”与“夜观星宿”,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排除B项。

句意:刘向为人平易没有威仪,廉洁清静,喜好圣贤之道,不和世俗相接触,专心研究经术,白天朗读书传,晚上观察星象,有时不睡觉直到天亮。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与'除’'征’'辟’'迁’等意思相同”错误。“除”“征”“辟”都表示授予官职。“迁”表示调动官职,一般表示升职。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他曾带领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身居高位的骄纵外戚和玩弄权术的宦官”的说法不正确。由原文“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可知,既没有“带领”,也没有”请求皇上”,只是有这个想法。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循”,按照;“故事”,先例;“俊材”,才智出众。

(2)“白”,禀告;“为……所”,表被动,被动句;“谮诉”,诬陷,谗毁攻讦。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本题要求概括刘向对礼仪教化的看法,解答时首先要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通读文章可知,本题答案集中在“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两句,刘向看到习俗更加奢侈,而赵、卫之流出身低贱,超越礼制。刘向认为王的教化应该从里到外,从亲近的人开始。然后将其内容分点进行归纳即可。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十二岁时,因为父亲刘德被任用为辇郎。成年后,因为品行美好谨慎被提拔为谏大夫。这时,宣帝按照武帝的先例,招引选出有名的儒士、才智出众的人放置在身边。更生因为洞明事理能写文章,和王褒等一起进献应对,献上赋颂共几十篇。适逢(朝延)刚把《谷梁秋》立于学官,征召更生教授《谷梁》,在石渠讲解谈论《五经》。

元帝刚即位,太傅萧望之担任前将军,少傅周堪担任诸吏光禄大夫,都兼掌尚书的事务,很受尊重信任。更生的年纪比萧望之、周堪小,然而这二人器重他,推荐更生宗族忠诚正直,又能通晓经术有所作为,更生升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和侍中金敞担任左、右拾遗。四人一心辅助政事,憎恶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弭恭、石显玩弄权术。萧望之、周堪、更生商议,想要禀告皇上,(让皇上)罢免他们。没有禀告皇上话就泄露了,于是被许、史和恭、石显等人诬陷,周堪、更生被关进监狱,以及萧望之等都被免去了官职。

成帝即位,石显等人服罪,更生于是又被提拔任用,改名为刘向。刘向凭借过去的九卿身份被召见授予中郎一职,让他管理保卫三辅都水。升为光禄大夫。这时皇上的大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大将军执掌政权,依仗太后,专擅国权,兄弟七人都被封为列侯。刘向看到习俗更加奢侈,而赵、卫之流出身低贱,超越礼制。刘向认为王的教化应该从里到外,从亲近的人开始。因此编次《列女传》,共八篇,用来警诫天子。搜集传记、往事,写成《新序》《说苑》共五十篇,并把它们进献给皇上。多次上书谈论利害,陈述法则戒律。上书几十次,用来帮助皇上阅览,弥补遗漏的过失。皇上虽不能都采用,然而内心赞许他的言论,经常咨嗟感叹。

刘向为人平易没有威仪,廉洁清静,喜好圣贤之道,不和世俗相接触,专心研究经术,白天朗读书传,晚上观察星象,有时不睡觉直到天亮。刘向看到自己被皇上信任,所以经常颂扬宗族,批评王氏和在位的大臣,他的言论大多沉痛而恳切,这都出于叛度忠诚。皇上多次想任用刘向做九卿,都不被在位的王氏和丞相御史支持,所以(刘向)始终没有晋升。做列大夫官前后三十多年,七十二岁时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