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城市返乡的年轻人,你们活得还好么?

 昵称UbGqKkAE 2022-07-14 发布于甘肃

人生何必北上广,我在××刚刚好。这句话很流行。

不管是无奈,还是自愿,很多飘在大城市的青年,绕了一圈又回到起点,落脚在那个叫做家乡的地方,三四五线小城市。

回乡之后,他们发现,这儿熟人多,房子也便宜,生活节奏慢,压力略微小。

但是,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苦恼。

这儿没有几个像样的企业,除了考试进入体制内,几乎别无选择。

不仅就业机会少,工资刚够活,人情世故还特别多。

今天小表弟结婚,明天二大爷去世,后天堂哥乔迁贺喜,精力都消耗在这些鸡毛蒜皮中。

你以为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可是没想到,农村路也滑,人心更复杂。

坐公交、交电费要拼命挤,人家才不管什么排队不排队;

进医院要找关系,否则住到产房里大半夜找不到医生;

到机关办个手续,小科员都能冲你吆五喝六拉脸色;

你被邻居欺负了,都不知道上哪说理去,只能选择扛着。

有时候,你逃离了北上广和大城市,也就意味着抛弃了文明、开放和公平,重新滑落到愚昧、封闭和野蛮。

我身边有很多大学生,包括我自己,毕业后在大城市混了几年,最后回来了。

知识改变命运,那曾是我们几代人手中挥舞的“红宝书”。

小时候,我家邻居的一位姑娘考上了中专,是我们当地的一所名叫广播电视大学的学校。

那时正上小学,忽然有一天她家里响起了鞭炮,杀猪宰羊,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来道贺,俨然是值得全村人精神振奋的一件大喜事。

后来,这个姑娘不负众望,走进了我们当地的最高衙门——州委大院。

但是现在,许多回到家乡的大学生,走进了乡政府、街道办、村委会,99%的人,一辈子将止步于科级干部。

同时,随着和体制外群体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十多年前考上大学时,一回家就被人夸:“哟,我们的秀才回来了。”。

那种感觉,真是鸭子跌进了鸡窝,不管好赖,总会被人高看一眼。

现在,回到老家工作,周末回村坐在小面包车上,大家关心的是你在哪儿上班,工资是多少,多半话题就到此为止了。

村子里的人们,也不爱谈论上大学的事了。

村子中央的论事台上,经常上头条的肯定是最有钱的那个工头,大家关心的,是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包个装潢的活、开了个小厂子每月挣几万。

我有一个女同学,是家里唯一的姑娘, 两个哥哥不爱读书,没上完初中就去远方打工,现在,一个成了小包工头,一个跑大车搞运输,都活得挺滋润。

这位女同学上了城里最好的高中,考取了省里最好的一所985大学。

毕业后,她去了南方一个大城市工作,住进了合租房,每天挤地铁,做饭洗衣,看电视睡觉,日子忙碌却充实。

在经历了家庭变故、男友劈腿后, 她毅然回到了故乡。

通过考试,她成为了乡政府里一名计生专干,因为不懂小地方的人情世故,被发配到最偏僻、最粗野的村子。

为了工作,她天天和人吵架,遭人算计,眼睁睁看着生活变成一地鸡毛。

村里的人们都说,她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没人要了,才回家里来了。

30岁离她越来越近,当年村子里一起玩大的女孩,她们的孩子都上小学了。

母亲给她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相亲,最后,她嫁给了一个没念过书但脑子聪明、待人和气的包工头。

她重新成为村里的人们羡慕的对象,大家说,念了书就是好啊,嫁了那么有钱的人,真的成金凤凰了。

在我身边,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许多青年,拿着微薄的工资,消耗着宝贵的青春,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当然,也有极个别脑子聪明或者家底殷实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出了深坑,看到了明媚的阳光,活得有钱有闲,还有时间谈一谈理想。

然而绝大多数人,只是假装在生活,连做梦都成为一种奢侈品。

那些从大城市返乡的年轻人,你们活得还好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