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汉匈之战,汉武帝失败了,为什么反而是匈奴活不下去了呢?

 徐润秋nlxepzt1 2022-07-14 发布于湖北
从两百多万人口,被汉朝打的仅剩十几万,即使暂时胜了汉武帝,可让匈奴还怎么活?
图片
作为汉朝的几百年来的“欢喜冤家”,匈奴自打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和汉朝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双方是你来我往,打了上百年时间,从最鼎盛时期的200万人,打到汉武帝时期仅剩20万人左右,可以说连绵不断的汉匈之战,让匈奴从辉煌走向了没落。
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汉武帝刘彻刚坐稳皇位,就马上部署和展开了对匈奴的战役,一直到征和三年,汉武帝遣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三击匈奴,仅刘彻一朝,就前后对匈奴作战高达43年之久。
在最后一战中,手握七万大汉精兵的将军李广利,却惨遭兵败,七万将士非死即降,因此战的失利导致汉武帝统治下的西汉政权,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几乎因此亡国。
图片
李广利的失败,几乎是将汉武帝的全部家当赔了进去,至此,汉朝暂时无力对匈奴发起大规模的用兵,同时,因常年用兵导致的流民暴增,威胁着汉朝的统治,此时的汉朝,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按理说,作为胜利方的匈奴,此时应该一鼓作气进行反击,但实际上,匈奴却眼睁睁的看着汉朝从大乱又回到大治,进而重整旗鼓,在汉宣帝时,完成了对匈奴的致命性打击,最终让匈奴消散与历史长河。
不是匈奴不想打,实在是日子不好过,活的连没落的西汉都不如。
前文提过,匈奴在最鼎盛的时期,人口数量高达200万人,这是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在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后,人数锐减,仅有30万人左右,到了郑和三年,汉武帝发兵征讨时,匈奴人口仅剩下20万左右。
从两百多万人口到二十多万,匈奴的人口都去哪里了呢?
战争,连绵不断的汉匈之战,让匈奴丧失了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
图片
汉匈之战,双方你来我往,匈奴利用其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优势,一直是占据上风,而汉人则一直是拿自己的短处来和匈奴的长处硬碰硬,因此,在多场战争中,汉人均是死伤无数。
但汉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地大物博,国富民多。
也就是说,大汉就好比瘦死的骆驼,即使失败,但还有底子在,而匈奴即便是一匹肥马,却是无根之水,因为匈奴人的游牧经济模式,决定了其自我修复的能力太差。
游牧经济是一种相当原始的经济模式,在上古社会的原始氏族,就是靠着这种模式生存的。但是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生存资源单一,只能依靠畜牧业为生。
我们都知道,在草原牧马,遇到气候条件好的年月,水草能跟得上,那自然是羊肥牛壮,自然而然的,游牧民族就会吃穿不愁,但若是遇到天灾,那可就惨了,水草枯黄,其结果就是大批的牲畜非自然死亡。
别说天灾,即便是到了冬天,游牧民族就会失去食物来源,以至于吃穿用度极度匮乏,所以,气候条件决定了匈奴的人口数量。
这还仅仅是日常的吃穿用度,还没有算上草原上不能生产的盐、铁、布匹、陶瓷等日用品,因此,游牧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必须依赖农耕经济对他们的输血才能维持。
但核心的问题是,游牧经济需要农耕经济输血维持续命,但农耕经济却并不是非游牧经济必须,牛羊没有,可以用猪鸡鸭代替,皮毛没有,可以用丝绸代替,至于盐铁,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你必须需要我,但我却不是必须需要你,这就是贸易不平衡的根源
即便是匈奴人将所有的牛羊都卖给汉人,也换不回足够的生活用品,但人活着还要吃,怎么办?只要抢了。
图片
所以,我们会看到,即便是匈奴人被打的接近灭亡,也依然是不断的进行抢掠汉地,没办法,为了活着而已。
也正是因为游牧经济先天的不足,在遭受连年的打击之后,人口暴减到几乎灭种的程度,没了人口,那什么来弥补战争的创伤?
汉人可以在战后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但是匈奴人却没有这个功能,更谈不上系统修复再造血了。
在汉武帝后期,匈奴接连取得了对汉战役的数次胜利,汉朝前后填进去数十万人,但匈奴人却越打越困苦,越打越难受,即便是取得胜利,也依旧不能换回曾经的水肥草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部落逐渐凋零下去。
而经济上的日渐困苦同时,匈奴内部又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和矛盾。
公元前57年,老单于虚闾权渠病逝,为了争夺王位,在同年七月,匈奴内部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王位争夺战。
当时的匈奴,已经有两股势力拥立自己的代言人为单于,分别是东边的呼韩邪单于,以及西边的屠耆单于,而眼见时局动荡,想趁机分一杯羹的人可是不少,不久,又出现了车犁单于、乌籍单于以及胡揭单于。
这就是著名的匈奴五单于并列事件。
谁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那就打吧,五波势力展开了生死之争,历史两年,最终呼韩邪单于胜出,其余势力或被剿灭,或远遁,而呼韩邪正是依靠西汉的帮助,统一了草原。
但这场战争,也造成了匈奴巨大的损失,人口减少数以万计,牲畜等物资也损耗颇多,曾经强大的匈奴,自此转向衰落。
图片
呼韩邪单于眼见如此,便率部向汉朝投诚,而草原上的少数匈奴势力,已经远不是大汉的对手,到了东汉年间,大将窦宪将最后一支匈奴势力剿灭,至此,匈奴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
在五单于并列时期,当时别说是反攻大汉,即便是大汉坐山观虎斗,匈奴自己内部都打得差点灭亡,还拿什么来反攻?即使是有这个想法,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实施。当时若不是汉武帝为了平息国内的民愤,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如果选择出手,匈奴可能就提前消亡了。
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同时内部矛盾爆发,导致了匈奴即便是取得了汉匈之战的胜利,也没有能力和实力来对汉朝进行反攻,同时,当时的匈奴,有不少人有厌战情绪,长年的征战,导致不断的迁徙,多数人都盼望能够稳定下来,进行生活和生产,这其中还包括如呼韩邪单于这样的高层人物。
呼韩邪单于力主草原和大汉和平相处,在他向大汉投诚之后,草原上除了远遁的顽固抵抗势力之外,其他匈奴人一提到大汉,就是满脸的虔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若不是大汉,恐怕匈奴早就灭亡了,是大汉帮助我们生存了下来。
虽远必诛,是大汉的座右铭,但对于真心实意愿意投诚的,我们也会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数千年前如此,如今更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