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是癌症恶化的“催化剂”?运动到底是“治癌”还是“致命”?

 fjgsd 2022-07-15 发布于广东

看到这个标题,你是不是感到很奇怪?

不是说运动可以防癌、抗癌吗,怎么又成了癌症恶化的“催化剂”了?别急,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首先,运动可以防癌,也有益于抗癌,这点是有科学依据的,并非空穴来风。

运动防癌[1]

运动可以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微环境、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上调肿瘤抑制因子的水平、增强免疫功能、预防肥胖等方式,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发现,与参加休闲体育锻炼最少的人群相比,参加休闲体育锻炼最多的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降低了10%。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运动至少可降低包括结肠癌、乳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胃癌和食管癌在内的7种肿瘤的发生风险。

运动抗癌[1]

运动对抗癌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降低肿瘤的生长速度和转移风险;

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

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

改善肿瘤相关症状和抗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癌因性疲乏、抑郁与焦虑、淋巴水肿等;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运动在肿瘤诊疗整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位患者都应该避免不活动。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了,既然运动既能防癌又能抗癌,为什么又说运动是癌症恶化的“催化剂”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字——度。

适度地运动有益于防癌和抗癌,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运动,反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举例来说[1][2]:

生命体征不稳定,特别是脑出血或者脑栓塞急性期的患者,如果盲目进行运动,可能会导致二次发病;

发生了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可能会因不当运动而使栓子脱落,导致肺部栓塞,进而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过于激烈的运动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癌患者病情恶化。

所以,对肿瘤患者来说,应进行安全、适度地运动。为此,建议这样做[1]-[3]:

运动前应由医生进行运动风险评估,来评估患者当前的情况是否适合进行运动。如果存在运动禁忌症,则不适合进行运动锻炼。

举例来说,发生了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的骨转移患者,不适合进行运动锻炼;已经产生恶液质且预期生存期很短的患者也不适合运动。

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

进行运动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来制定患者运动的频率、强度、时间、类型等,并基于患者的耐受性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加强运动中的安全监测。

举例来说,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

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

如何判断有没有超负荷运动呢?[4]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自我感觉出现了轻度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周身微热,且在运动过后全身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这表明运动是适度的。

如果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心跳过速,运动过后感到身体异常疲乏、沉重,则说明运动量可能超负荷了。

此外,运动过程中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50次以内,心率过快可能会导致机体缺氧,反而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运动量的增加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多,而能量充足也是肿瘤康复的关键之一[3],所以癌友们也要注意保持充足的能量摄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哦!

文章图片2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