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鉴宋朝人·304·我纵然身体僵硬,跌倒在殿阶之下,也决不退休:吴虔裕 吴虔裕(901-988),许州许田(今河南许昌)人。《宋史·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三十》有传。 本传记,虔裕的父亲吴徽,曾任“左屯卫将军”。虔裕少年时做了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州衙中的小吏,后汉高祖刘知远任忠武军节度使 镇守许州,喜欢虔裕的精明、谨慎,让他任了比较重要的职位,后刘知远改任“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又带着虔裕赴任。 后晋天福十二年(开运七年,947),刘知远继被契丹灭国的后晋建立后汉,提拔虔裕为掌臣僚及外国、少数族进奉礼物等事的“引进使”,转任职责类似的“内客省使”。其时镇州(治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刘在明去世,刘知远派虔裕率领部队“巡护”镇州。 乾祐元年(948)正月,刘知远去世,后汉隐帝继位,将虔裕召回朝堂,任他为“宣徽北院使”。 三月,河中(治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节度使李守贞、永兴(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赵思绾、凤翔(治今陕西凤翔)节度使王景崇拥兵叛乱,后来建立、成为后周太祖的郭威奉命征讨李守贞等,任命虔裕为“河中行营都监”,率领“护圣军”等部队5000人前往河中。李守贞出兵5000余人,架设“梯桥”,分为5路,在修筑的“长连城”西北抵御郭威,郭威命令虔裕率大军拦腰攻击,李守贞部败退,虔裕率部夺取了“梯桥”,杀伤大半敌军。乾祐二年六月底,河中城破,李守贞自焚而亡,郭威回朝,隐帝赐予虔裕成衣、玉带。 其时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杨邠(bīn)向后汉隐帝上言,请求辞职,隐帝派人劝谕杨邠说:“枢密使之任,非卿不可,卿为何听信离间,做出这个请求呢?”但当隐帝的使臣到杨邠家,虔裕正好在坐,虔裕当即扬言:“机要重地,非可久处,让后来者接替就可以了!”使臣回去后禀告隐帝,隐帝很恼怒,将虔裕赶出朝堂,任郑州(治今河南新郑)防御使。 乾佑末年(950),后汉隐帝诛杀杨邠等大臣,紧急下诏给虔裕,让他回朝,率兵驻守澶州(治今河南濮阳)。但其后虔裕率部与被逼反叛、进攻后汉京城开封的郭威在开封城北的“留子陂”作战失败,投降郭威。 郭威建立后周的第一年即广顺初年(951),赐予虔裕成衣、玉带、配有鞍勒的战马,让他回了郑州。二年五月,虔裕跟随郭威征讨据守兖州(治今山东兖州)反叛的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定慕容彦超后,改任他为汝州(治今河南汝州)防御使。其后虔裕回朝,历任“右卫大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兼“街仗使”。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虔裕升任“右千牛卫上将军”,仍兼任“判左街仗事”,一直执掌“街仗”之事30余年. 端拱初年(988),虔裕去世,享年88岁,朝廷赠予他“太尉”荣誉职衔。 本传最后记,虔裕性情简朴真率,言多轻肆。右金吾上将军王彦超告老,虔裕对人说:“我纵然身体僵硬,倒在皇帝听政的大殿阶下,断不学王彦超七十退休!”人们纷纷传言笑话;宋太宗每当举行朝会、游玩宴会,怜惜他寿高,经常慰抚他。 《宋史》传后之“论”说,宋太祖做了皇帝,凡五代之臣,无不以恩信与之结交,既安抚他们内心的猜疑,也借其威力,镇抚四方,所以一时诸将吴虔裕之徒数次跟随征讨作战,都有功绩。 但虔裕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句话:我纵然身体僵硬,倒在皇帝听政的大殿阶下,断不学王彦超七十退休!这人恋栈、做官没够的程度,真是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