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抵御感性诱惑,以理性解决问题

 DATSIX 2022-07-15 发布于湖北

前言

图片

问题管理,是高水准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我在孙继伟教授的《问题管理与个人发展》这门课中,不仅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与表达了自己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认真思考了自己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此通过简析个人的成长经历发现自己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 

一、挖掘自己的问题

我出生于外地,初中时才跟随家长转学至上海。初来乍到,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与年龄尚小,我的情绪变得敏感易怒,同时对周围的环境充斥着一种不信任感。某日,我见到一位同学正在挪动我的课桌、调整位置,以为他要将我书桌中的东西倒出,冲动之下我击打了他的头,而他由于我莫名其妙的冒犯,当即反击,俩人之间的冲突升级,以同学介入而告终。这毫无疑问是面对情绪失控时一次非常失败的应急处理。甚至在事发当时,我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在对方反击时没有采取任何还手的行动。然而冲突已经形成,后悔也无济于事。这一易冲动的性格,直到高中才有所改善。但即使我不再一有不满就在脸上显示出来,但也无法忍受事情发展不在自己预期或控制之下的情况。因此,在当下的预期与现实出现反差时,还是容易引起情绪失控。

另一方面,一直困扰我的是个人动力的缺失。进入高中直到如今进入大学,我都没能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此持续努力。我总是机械式地应付学校与家长的任务,有些时候甚至由于缺乏动力而使得自己事倍功半。我大部分的行动都是随波逐流,没有确定过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进入大学以后,这一问题对我成绩带来的波动尤为明显。平时由于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与动力,没有了初高中时老师与家长的监督,很难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这种情况下,尽管考前进行突击复习,也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种迷茫期如果持续下去,毫无疑问会对我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 

二、剖析冲突升级的原因:问题背后的问题

1.失败的情绪管理

情绪,是人们对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一种主观体验。遇到高兴的事情,心理感到出喜悦;遇到不高兴的事件,则表现出沮丧、愤怒、悲伤等情绪反应。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人们因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产生愤怒、悲哀、恐惧、厌恶、羞耻及其他所有情感都是正常的。然而,不恰当的情绪表达会对自己及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从初中的冲突事例来看,陌生环境与学业压力所造成的不适感,促使我启用了以转移为主的攻击性自我防御机制:由于我无法向大环境发泄自己的冲动与不满,压力不断积累,最终在当时为了将负面情绪能转向而发泄到具体的对象,下意识地采取了歪曲事实的行为,并最终造成了人际冲突。最终,不仅压力没有发泄掉多少,反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恶化,可谓得不偿失。

影响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件的态度和看法。真正影响到我情绪管理的,不是我所处的环境,而是我对于外部刺激过于敏感以至于无法理性面对人际交往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改进这种人格问题,需要我进行更好的自我调节,维持住自己的心理平衡,从而恰当地表达情绪。

2.迷茫是如何形成的?

“学习哪门课都没什么区别、未来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这样的迷茫是如何形成的?

除了教育体系中所一直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外,更多是由于我到现在还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我所生活的这一时代,物质不缺乏,退路也太多,导致很多学生往往无法切身感受到何谓真正的独立以及其重要性。

为什么我明知这是一种错误,还是加入了所谓的“迷茫一代”呢?

认知的力量,不在于它本身是否正确,而在于其信众的多寡。聚集群体到一起的并不是正确性,而是强烈的煽动性。在“躺平论”盛行的当下,心理和人格的不成熟,使我将外界的这些负面思维吸收到了自己的人格中去。我认为,这种不成熟亦可以被视为我作为个体的无力感。独立的个体的心理健康,需要乐于接受自己的存在。

当个体的力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我们就会去群体中寻求我们所缺失的成就感、力量感与使命感,从而满足人在“本我”中“加入族群”与“被接纳和认可的强烈快乐”。

3.迷茫群体规模更大、更有诱惑力

为什么多数人加入的是迷茫群体,而不是有明确目标的群体?

这是由于后者(有明确目标的群体)各自方向不同,从而很难聚集成一个身边随处可见的庞大群体。相比自己一个人前进,和周围的人一起不知所措似乎显得更加轻松愉快。但问题在于,陷入无益的迷茫群体后,无论再怎么努力,光靠个人总会无法完全抵御群体中的种种冲动,从而做出自己不想做的事,造成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并将其归因于自身,开始抑郁,开始逃避、自骗,当自己无法承受时又将其转移到别人身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 

三、抵御感性诱惑,以理性解决问题

经济学中,有个“理性人”概念。而我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感性压过了理性。感性与理性不同,理性需要意志,而感性则毫无束缚。同时,感性决定当下,而理性决定未来,但是,未来一片未知,似乎没有考虑的必要:随感性而走,似乎也不会有立即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与判断。然而,虽然人生活于当下,但无论多远的未来也都终会变为当下。不加以考虑的后果和完全没有后果,在当下的感觉虽然一样,但它们本质上的不同无法被一直否定或美化下去。既然后果决定一切,那我就要避免不良的后果。明确了这个前提后,我要提出的就是具体的解决方案。

情绪接近或已经失控的情况下,我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与认知,而非改变外部情况。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从而知道了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目前,我主要采用积极宣泄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不对他人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发泄自己的不满从而使情绪平复。人际交往中遇到自己不满意的情况时,我会先衡量自己是否过于敏感,其后再思考如何使事情的结果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遇到短时间无法靠自己解决的现状时,我在无法完全靠自己舒缓压力时,会以开玩笑的方式向中立的第三者表达自己的不满,并通过对方的评价来判断这件事中我还可以改进的地方。

当下,我正在通过自我探索来发现自己的丰富性,努力成为即使没有群体也能独立存在的自我。除了学习之外,我现在乐于接触各行各业的信息,了解自己的长处,同时补全自己的短板,使自己不再总是依赖群体获得资源与答案。但同时,我也在避免这样的观念和状态:把什么根据也没有,不负责任的妄想根植于自己身上,为此而感到喜悦,以为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人生,却忽视成绩这一学生的立足之本。

错误会随着时间而积累,并不会消失。因此,我时时刻刻都必须做出理智的判断。而目前我个人问题的解决,关键的不是想,而是做。我相信在我写下这篇报告的同时,在我个人问题的解决上又向前迈进了正确的一步。

注:本文为上海大学孙继伟教授《问题管理与个人发展》课程的学习心得,作者为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常笑,发布时略有修。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防失联、防封号,请加公众号 xuezhec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