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物资匮乏的中国,国宴上怎样接待外宾?

 sgpwg 2022-07-15 发布于广东

导语: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最困难的时刻,这段时间几乎整个中国都是吃不饱的状态,当时随处可见的就是乞丐和乞丐的尸体,在那个贫穷困难的年代,中国人桌子上几乎就没有白米饭,大多数家庭都是土豆、玉米,因为大米都是要留给家里干活出力的人吃,不然就没有力气干活,这样全家都要挨饿。

然而就是那个贫穷的年代,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人才,同时中国人民也挺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中国新时代的改变,最终一步步脚印走到了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六七十年代时,中国不仅仅是百姓生活困难,国家也是同样处在穷困潦倒的边缘,然而老百姓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能够养家糊口就足以,可是国家还有面对无数来自其他国家给予的压力,以及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的责任。

在当时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此时的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打开国门迎接其他国家使者的来访,努力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于是在1971年时期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了重要会议,此次来访中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讨论国家形式以及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经过此次会议之后中美双方达成了尼克松访华的协议。

1972年的2月21日尼克松等人到达了北京,看持强列到尼克松之后中国领导人主动上前与美国领导人握手,此次访华标志着中美结束了长达20年的隔绝木心措状态,双方关系进入了茫脱一个全新的状态,同时尼克松此次访问中国经历了7天之久,这七天也被称为了改变世界的一周

为了迎接尼克松等人的到来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他们,虽然当时中国处于最贫穷的时期,可是对于应有的礼节以及中国的风范不得缺失,所以宴会上的各个流程都做到了极致的细节把关,同时此次宴会的菜品更是多达几十道,正是中国自成立以来难得的丰盛。

虽然此次宴会圆满完成,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宴会背后的辛苦,以及准备宴会所需食材的困难。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于中国以及世界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周总理很早之前便开始准备,他想要用鲍鱼款待尼克松,可是当时在中国品质最好的鲍鱼只有黄海深处有,于是他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鲍鱼大户獐子岛公社。

当时正处于寒冬时节,海面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而鲍鱼采捕区的温度也已经在零摄氏度一下,所有的鱼虾都躲藏起来了,根本就捕捉不到什么鲍鱼海鲜。

就这样大家劳作了几天却依然一无所获,为了完成周总理交代的任务只好开始地毯式搜索,终于到了第八天的时候大家发现了鲍鱼聚集地,之后经过将近十天的捕捞获得了1500公斤鲍鱼,这个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了。

食材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这宴会上食物的安全、品质问题也要很重视,为了避免宾客被鱼刺卡到,周总理让厨师将鱼刺全部剔除,最终完成了一道酥鲫鱼。

另外还包括椰子蒸鸡和盐封鸡的鸡骨头也都被剔除去了,对于厨师来说这些也都只是小事,就动动刀子就可以完成,可是有一道菜却把他难住了,这道菜就是两吃大虾

原本这只是一道简单的菜肴,可是周总理要求厨师一定要将这道菜做出新意,要在菜肴中国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厨师经过几天的琢磨终于研究出了解决方案。

宴会开始后尼克松看着服务员端上来的两吃大虾很是好奇,此时周总理指着菜肴要总统品尝,可是因为大虾有虾壳尼克松觉得用手剥显得不够优雅,所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品尝,于是周总理就夹了一只放在嘴里,此时尼克松看到周总理没有剥虾壳就吃了非常好奇。

后来周总理解释到这道菜虽然有虾字却不是真虾制成的,听完尼克松也吃了一只,然后立刻竖起来大拇指夸赞中国美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