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至清代玉器之玉如意鉴识

 中玉文化研究会 2022-07-15 发布于北京

古代“名媛”拿着如意

玉如意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但以明清两代居多。玉如意通常呈长条状,一端呈勺形或心形,整体呈S形,也称如意头。玉如意是一种达官显贵之间赏赐、赠送的礼品玉雕,象征吉祥如意。作为高级礼品,如意的做工通常较细,玉材较佳。

明代的绘画作品及工艺品中出现了手持如意的人物,到了清代,出现了大量使用整块玉料雕琢而成的如意,还有把玉嵌在木托上的如意。玉如意上的纹饰可分为福、寿类图案,吉祥图案,文人相聚类图案等,其雕刻方式除高、浅浮雕方式以外,还有阴线刻等。如意头的形式多样,呈灵芝形、双柿形等,而柄多呈枝干状,大多精雕细琢。

清乾隆 白玉万福庆寿如意

成交价: RMB 2,587,500

尺寸: 长40.5 cm

此柄如意玉质坚致,包浆厚重,温润晶莹。首面雕琢“卍”字符和一只蝙蝠口衔磬,磬下结桃实,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珊珊可爱。柄身线条流畅优美,中部微隆起,向下逐渐下凹,至柄端又微翘起,如丝带波动,柔滑秀雅。柄身光素,局部黄皮俏色,鲜活灵秀。整体打磨光滑,水润细腻。蝠取其谐音“福”,桃实寓意长寿,与磬组合,万福庆寿之意表达的淋漓尽致。

此柄如意不论在玉质选材,还是雕琢技艺上,无不采上乘之选,精雕细琢。图案采浅浮雕刻成,用刀讲究,起伏有致,舒展精致,造型典雅,做工精细,寓意吉祥,是难得的传世佳品。

帝登基、大婚,臣子必送“如意”以表祝贺;藩国相交,也必赠“如意”,以表两国交好,世代为友。

《青玉凤蝠纹如意》清代

长42.7 cm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古稀天子如意》清乾隆

通长52、意头宽12.2cm

柄宽4.2、通高5.2cm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嵌彩石鹌鹑如意》清代

长33cm

如意头8.8×8.2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清代

长19.8、首宽3.2cm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龙凤灵芝如意》清代

长38.8、头最宽10cm

头最高5.5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嵌玉三镶如意》长45.5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嵌玉“一路平安”如意》清中期,

长46.3cm,首宽11.3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清代

长40.3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刻干支嵌玉双头如意》清代

长46cm

《硬木柄刻御制诗青玉两镶如意》清代

长32cm

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嵌玉镶红宝石小如意》清代

长28cm

故宫博物藏

《木嵌各种玉石瓜果灵芝式九九如意》清代

长41.5cm

故宫博物藏

《文竹嵌竹丝嵌玉荷花鸳鸯如意》清代

长34cm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刻乾隆御笔兰亭帖如意》清代

长47.5、高6.5cm

如意头宽11.1×10.8、柄最宽5.7cm

故宫博物院藏

《鹤顶红灵芝如意》清代

长35.6cm

故宫博物院藏

《翡翠灵芝式如意》清代

长47.8cm

故宫博物院藏

小贴士

和田玉的肉眼鉴定特征:肉眼鉴识和田玉,主要看其四个特征。第一,颜色。和田玉颜色以白色和青色为基调,色调比较均匀。白色的玉,特别是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岫岩玉和南阳玉也有白色的,但没有和田玉色正,有的还带有绿色等杂质。和田青玉,有时容易与绿色的碧玉或岫岩玉混淆,因此要掌握和田青玉的颜色特点,它是介于蓝与绿之间的。和田玉籽玉有的有皮色,皮色色调多为褐色、多限于局部,第二,质地。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给人以柔中见刚之感,白玉尤为明显,其他玉石也有质地细腻的,但是润泽度和油脂光泽都不及和田玉。第三,杂质。和田玉质纯,杂质极少。杂质常见为铁质和石墨。第四,硬度。和田玉硬度为摩氏6.0度—摩氏6.5度,用钢刀刻不动,与其硬度相似的玉石有翡翠、南阳玉等。翡翠硬度为摩氏6.5度—摩氏7.0度,南阳玉硬度为摩氏6.0度—摩氏7.5度,要辨别这几种玉石可以通过其他特征来区分。在肉眼鉴定时,对以上特征要综合考虑,不能只看一点,最好与和田玉标本反复比较。肉眼鉴定中经验很关键,所以,在鉴定中最好由玉石专家来鉴定或经过仪器检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