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广义:徐 福 东 渡(三)——​从战国走进秦朝代的徐福

 梅君小苑 2022-07-15 发布于河北


从战国走进秦朝代的徐福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虏了韩王安,在韩国故地(郡治在今河南禹县)设置了颖川郡,韩国宣告灭亡。

公元前229年,赵国接连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命秦将王翦、杨端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王翦施行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大肆诽谤李牧等人,诬说他们要谋反,赵王听信传言,故将李牧杀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获赵王迁,占领赵国,赵国灭亡。接着王翦率军北上,屯军于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逼近燕国;引起燕国一处恐慌。

燕国太子丹,收留秦国叛将樊于期,并通过燕国勇士田光,结识刺客荆轲,让荆轲去刺杀秦始皇,但荆轲未能杀掉秦始皇,燕国的图谋未能得逞。通过这次事件,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对燕国的愤怒,于是秦始皇下令攻打燕国。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都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秦军攻克燕都蓟城后,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10万大军攻打魏国;王贲率军攻至魏国大梁城下(今河南开封),看到大梁城地势低下,又离黄河、鸿沟不远,于是命秦军开渠将黄河、鸿沟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大梁城坍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秦将李信率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先胜后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又亲自请老将王翦出马,令率60万大军伐楚,王翦大破楚军于蕲南,杀楚将项燕,占领楚国大片领土。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与蒙武合攻楚都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百越之君,楚国宣告灭亡。

楚国灭亡后,秦始皇又派王贲率军深入东北,扫除燕、代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贲攻入辽东,俘获了燕王姬喜。接着又攻下代城,俘虏了代王赵嘉,燕、代彻底灭亡。至此,战国时期的七国,这时只剩下秦国和齐国。

齐国自济西之战(前283年),受到以燕将乐毅率联军重创以来,实力一直未恢复。秦国在远交近攻的方针下,采取一切手段争取齐国中立,削弱六国抗秦力量。齐国为了自身眼前利益,对秦采取结好政策;齐王建“事秦谨”,齐丞相后胜为秦国重金收买,只幻想与秦联盟,既不与各国合纵抗秦,又不在本国加强战备;齐王建听信后胜主张,直到秦国灭了五国之后,齐王建才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齐国西部,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

王贲灭燕、代之后,飞书报捷至咸阳,秦始皇赐手令于王贲说:“将军一出兵,就荡平了燕、代两国,横扫两千余里,与你父亲王翦的功劳不相上下。但是从燕到齐,是回师的顺路,齐在,秦国的一统江山就象人缺了一条臂膀,愿将军奋其余威,一鼓灭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命秦将王贲进攻齐国。王贲率秦军沿原燕国南部南下,兵过吴桥,直犯历下(今济南),取淄川直达齐都临淄,齐王建束手投降。王贲兵不迎刃,两个月之间全部占领了齐国领土,齐亡。秦始皇在齐设置齐郡和琅琊郡、东海郡、胶东郡、济北郡。

齐国亡国后,秦始皇念及齐王建四十年来对秦的恭顺,免齐王建死罪,让齐王建与妻子迁往秦国共城,每天供应一斗栗,让他活命。相国后胜,秦始皇以“误国”之罪,让王贲就地处斩了后胜。《战国策·齐策》“齐王建入朝于秦”记载:“秦使陈驰,引诱齐王建到秦国去,并答应给他五百里封地。齐王建不听即墨大夫兴兵抗秦的劝告,而听信陈驰的话,于是西入秦,被囚在共城松柏之间,住处偏僻,只有茅屋数间,四周松树森森,无人居住,王建上下带了几十口人,只靠斗栗不能吃饱,于夜间又饥又冷,不数日郁郁而死,从人俱逃。齐国人知道齐王建被俘寒饿而死,愤恨不平,可叹没有办法。由于齐国人对秦始皇的不满和对齐国君主的怀念,也就衍生出了关于徐福及日本天照太神和神武天皇的另一种说法。——持这种说法认为,秦统一后,齐王的后代未能获分封而随徐福去往九洲岛(日本),而太阳女神——天照大神就是出走齐王储的奶奶——君王后,这位在莒国(今山东日照)封后的女性,衍化成日本神道教的最高神。徐福出海不是为了求仙药,而是经过周密谋划,达到护送未获分封的齐“王储”出走,这个出走的“齐王储”就是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渡海而来的“天孙”家族就是齐国田齐王室;甚至认为,现在日本的田氏都是齐国田的后代。当然这种推测还有待于考证。秦代的徐福,还是以正史为准,以东部沿海经久不衰历代口口相传的传说为借鉴,以遗存古迹作重要参考,以徐氏历代相传的家谱为依据。多方结合考证,还本来的徐福。

《史记·秦始皇》记载:“公元前219年(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到东方去巡视郡县,登上邹县峄山。在山上立了石碑,又跟鲁地儒生们商议,想刻石以颂杨秦之德业,商议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遥祭名山大川的事情。于是登上泰山,树立石碑,筑起土坛,举行祭天盛典。下山时,突然风雨大作,始皇歇息在一颗大树下,因此赐封那棵树为'五大夫’;接着在梁父山举行祭地典礼,在石碑上镌刻碑文。(碑文原文略……)于是就沿着渤海岸往东走,途经黄县、腄县、攀上成山的顶峰,又登上之罘山,树立石碑歌颂秦之功德,然后离去。又往南登上了琅琊山,十分高兴,在那里停留了三个月。于是迁来百姓三万户到琅琊台下居住,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徭役。修筑琅琊台,立石刻字。(碑文原文略……)刻石事情完毕,齐地人徐市(徐福)等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能斋戒沐浴,带领童男女前往求仙。于是就派徐市挑选童男女几千人,到海中去寻找仙人。”

这是徐福第一次向秦始皇请求去海中寻找仙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其人其事是有依据的;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距徐福第二次见秦始皇的时间公元前210年仅为65年;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是管理汉朝档案的史官,同样他又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曾任汉朝管理历史资料和历史档案的官员;也同样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大部历史资料,来源于父亲司马谈的档案资料。秦朝灭亡后,汉朝将秦朝的档案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秦始皇的东巡,材料相当详实;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事件,甚至连刻写的碑文,分文不差,详细无比。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的事件经过,应来源于秦朝的原始记录。徐福上书秦始皇,说大海中有三座神山,希望能斋戒沐浴,带领童男女前往求仙的事件,应是秦始皇东巡时的随行史记官(或博士)的随行记载,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在徐福第一次东渡求仙的事件中,司马迁在《史记》中还有一次提到徐福而相互印证;第二次提到徐福,是在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司马迁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也记录了徐福东渡一事:“……王(指淮南王刘安——作者注)坐东宫,召伍被(刘安的谋士与将军——作者注)与谋曰:'将军上’被账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王怒,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复召曰:'将军许寡人乎!’被曰:'不,直来为大王画耳’。……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原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於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始皇大悦,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各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於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有六。……”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伍被的叙述,印证了徐福第二次东渡前,面见秦始皇的情况。

伍被生于公元前189年前后——公元前122年,出生地接近琅琊,在徐氏总谱中记载:“公元前189年(汉惠帝六年),徐福60岁,伍被出生于泗上。”伍被出生时,徐福还活着,还在世上,在日本称王。徐福东渡时,伍被的父辈见证了这一事件。淮南王刘安出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22年。徐氏总谱记载:“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徐福76岁崩。”也就是这一年淮南王出生,伍被已是十岁孩童了。司马迁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所记录的刘安与伍被的对话,其中伍被向刘安叙述徐福东渡之事,刘安对事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徐福东渡,在公元前219年和公元前210年两次是确凿无疑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至琅琊,徐福上书秦始皇,并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始皇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历代不乏有人提出疑问;徐福上书,言说东海有三座神山,居住着仙人,有长生不老药,人食后长生不老,秦始皇就那么容易相信吗?历史记载,秦始皇好神仙,相信神仙的存在。战国至秦汉,王侯将相大多热衷于神仙之道,故在历时几百年的入海求仙活动中,出现了像安期生,羡门高誓、韩众、卢生、少君等一大批方术之士入海求仙药。在徐福第一次出海后,秦始皇还派出了韩众等方士出海求仙,但是规模没有徐福之大罢了。其二,秦始皇三次登临琅琊台,并留下大量古迹。“海市蜃楼”在琅琊台时常显现,古人有云:“蓬莱阁下有海市,琅琊台下亦有之。”1989年——1994年琅琊台(遗址)近海出现过三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时间长达一小时。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首次登临琅琊台,目睹了海市蜃楼仙境般的景观。而且这种景观当时在东部沿海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海市蜃楼幻影般的神奇景象,也让秦始皇对三神山的存在深信不疑。

历史记载,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那这数千童男女是怎么征调的呢?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但秦始皇第一次东巡至琅琊,停留了三个月,在全国各地迁三万户到琅琊台下居住,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徭役;修筑琅琊台,立石刻字这是史记明确记载的过程。在童男女的选拔征集上,《琅琊台志》有这样的记载:童男女该怎么选拔?那时秦始皇下令重建琅琊台,从全国移民三万户,选拔童男女的工作便在这沿海一带展开,不能上门去抢,也不能滥竽充数;当时有个县官给秦始皇出了个主意,想要征集这些童男女并不难,只需一匹石马即可;秦始皇按照县官所言,让石匠在琅琊台上凿刻了一匹神采奕奕的石马,向百姓们放出消息:“只要你们的孩子能让这匹马开口吃草,就不必出海。”县官的这个主意,广大百姓显然做不到,实际上在征调童男女的时候,还是带有强制性。

宋广义诗词专辑:我的诗意人生宋广义歌词专辑:金音序曲
宋广义:诗的律动  词的韵味诗词(上)宋广义:诗的律动  词的韵味诗词(下)
宋广义:徐 福 东 渡
宋广义:徐 福 东 渡(二)——从战国时代走来的徐福

个人简历:宋广义  男  68岁,河北省武邑县人 ,退休干部。原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北衡水分会会员,1993年被收录为《河北当代文艺家名典》。在省.地发表多篇歌曲.歌词.散文和中篇小说等。



1。红梅欢迎您把身边的小欢小喜小幸福或者所见所闻以文字或者图片的形式发送过来。

2。关于投稿  投稿须原创首发,本平台谢绝一稿多投。投稿自愿、文责自负。投稿一周后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它投。

3。关于读者赞赏   文章发出一周内阅读量超过300,读者赞赏归作者。

邮箱 13473831355@163.com

  微信 1347383135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