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光客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带朋友参观西安城墙,我漫步在城墙上正在给她讲中学时代骑自行车在这里比赛,一辆观光车呼啸而过,再一抬眼已经在二十米开外了。我笑着对朋友说,他们的确是“观光客”,观的是“光”和“影”,而不是城墙。

         我不爱照相,朋友总觉得是我对自己的形象不自信;我一点儿也不丑,只是觉得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不想花时间打扮。我不爱照相,是因为我不想用镜头看这个世界,我想用眼睛、用心灵去充分感受这个世界。朋友们总是惊叹于我的记忆力,小学同学甚至说你拥有钢铁般的记忆,你写的童年往事,看了以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我们已经记不得了。只有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你不是记的,你是用心灵感受的,这种强烈的感觉会一直留在心里。可见,人与人的相知也不在时间的长短。旅游的时候,我不喜欢跟着导游听讲解,历史和文学一样都是阐释学,他们讲的是他们的理解,我喜欢游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感受我眼中的历史。比如,在故宫没有修复的宫墙外,透过斑驳的大门窥视里面的残破和凄凉,这也是历史,也许更为真实。山东岱庙,导游指着一棵树说,很遗憾,这棵历经沧桑的古树两次被雷击死了;可我想,亚马逊森林的树纵然活了几千年,他们没有见过帝国的兴衰,不会有人凭吊感慨,这就是历史。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不管相处多久,如果从未走进过你的内心世界,那其实就等于没有来过或交往过。

        老爸从小就给我灌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于是从大学时代我就像红小兵搞串联一样一直在路上。等高考成绩那个暑假,和丁丁坐火车去青岛,车站是大学送别的同学们,火车开动,站台上和站台下的同学们都哭成了泪人,如歌词里唱得一样“当你背上行囊,从此一个人走,我只能挥一挥衣袖,默默地祝福你。”未经世事的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点评。仅仅四年以后,这一幕又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上演了。只有身受,才能感同!大二,南京,迪给我借了辆自行车,我们游走在中山陵深处,不经意间看见南朝那些零落、斑驳的石兽,它们再也没有机会享受像帝王陵那样的膜拜,如一曲挽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双手抚摸着曾经的绚丽和繁华,想起那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漫步在长满荒草的南京台城,个别砖头还刻着工匠的名字,据说当时如果质量有问题马上可以缉拿本人。没有导游的讲解,苍茫夜色中,迪给我讲她的初恋,她的爱情。即使二十年后我也清晰地记得,腼腆羞涩的她向我敞开心扉,说台城之上,天色已晚,大哥哥伸出手拉着她,说快走,天黑了,而她真心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西湖边,游客像马蜂一样寻找西湖八景,外国游客躺在椅子上看书,空气中弥漫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味道,老奶奶在路边用布满皱纹的手编织茉莉花手镯,苏堤和白堤两岸游人如织,一些诗句浮上心头,苏轼一千年前看见的也是这一幕吧。我慢慢发现,有些故事书上没有,有些故事在路上,有些故事还等着我去写。

           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已经通车,三个小时,我再也不用坐飞机去成都了。速度越来越快,距离越来越远。忙着生活,却没有感情;忙着旅行,却没有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