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宝,前天吃饭的时候,你说记忆像潮汐抹过的海滩,海浪退了,记忆留在了沙滩。这个比喻真美,让我这个吃货不禁放下了筷子(这是很难的,哈哈),陷入遐想。 我一直认为写作的才能,集中体现在善用比喻的能力。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比以切至为贵,物虽胡越,合则肝胆。这句话说明了比喻的特征和要求,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如果你能找到其中的联系,便是好的比喻。 你会发现,大作家都很会用比喻。白居易《长恨歌》,形容杨贵妃的美,“芙蓉如面柳如眉”,苏轼“银汉无声转玉盘”,玉盘就是月亮,可你直接说月亮,诗意、韵味就没了。我喜欢诗人北岛的“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这也是一个比喻,暗喻。龙应台在大武山闲居,早上,山里的花都开了,她说这些花精神抖擞仿佛在迎接大武山的检阅!你看,花怎么能被检阅呢,把大武山比喻成什么了呢?但文章的生动正在于此。 但我要再加一点,比喻还要像诗歌一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比如你的比喻让我放下了筷子,我当时在想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确定的是我被感动了。 小孩子的童言童语,无不是美妙的比喻,他们是天生的诗人。因为似懂非懂,想象力最丰富,思维不受局限。我喜欢文学史上早期的诗歌,也是如此,先民更接近原始思维,启功先生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可见知识也是一把双刃剑。 小时候,妈妈让你吃饭,你拿着汤勺,端详半天,然后开心地说,超市推车(ke),那时候你连音都发不准;妈妈问你天空的云像不像棉花糖,你说像,但是没把儿。 四岁的滴滴要玩你的海螺,你耀武扬威地说,你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吗?滴滴手里拿着海螺,只想了一瞬,就一蹦一跳地像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一样喊道,是大海,海螺的主人是大海!简直就是诗! 这对大人来说,是一个好的修辞句,对孩子来说,只是事实。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最美好的东西都一直在逝去…… 但希望你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