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兰河传》的童真童趣

 天地闲人 2022-07-15 发布于陕西

好书常读常新,我记得第一遍看萧红《呼兰河传》的感觉是阴沉的、压抑的,也许因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但我这次读却觉得有一种童真童趣在里面,虽然底色也是荒凉的。

儿童的语言。短句很短,节奏感很强,尤其是叙述的方式,如凡是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这种叙述方式不仅给人一种陌生化的体验,且就是儿童的语言,本质上化繁为简,还让我想起一句诗“繁星把一切都带走了”,儿童的语言本身也是最接近诗的,感性、纯净、不合常理。小猫(外甥女)就曾给我说,奶奶一般不买东西,她只买地里种不出来的。当时她对我说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种语言很特别,但又说不出所以然,直到看到萧红的句子。很多句子,还有民谣的感觉,“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以己观物,这也是童年的特点。

且语言的画面感极强,我跟着祖父,大黄狗在后边跟着我。我跳着,大黄狗摇着尾巴;鸡从架里出来了,鸭子从架里出来了……现在很多人写作时故弄玄虚写一些长难句,而真正优秀的作家文字却如此省净,语言的简洁和思想的深邃构成一种审美张力,让人回味无穷。当童言童语说出一些亘古不变的人世风景时,那种凄凉感倍增。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儿童的思维。祖父给我讲诗,儿童相见不相识,我问祖父以后我老了回来,你是不是也不认识我了?心里很恐惧,祖父一听就笑了说,你老了还有爷爷吗?我特别爱捅祖母的窗户纸,若有人招呼着我,我也得加速地抢着多捅几个才能停止。这完全是儿童的心理和思维。文中用了一页的篇幅描写“火烧云”,虽然作者说“吃过了晚饭,看晚霞的看晚霞,不看晚霞的躺到炕上去睡觉的也有。”我想,那看晚霞的大概也都是孩子吧。我也是一次偶尔给小猫提到火烧云,她就一直期盼着,直到在海边雨过天晴终于见到了,那种等待的耐心和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也是孩子式的。文中多处我和祖父的对话,也很有意思:

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

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

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

因为你馋,它就不开花。

像小王子一样一问到底,而爷爷的回答看似没有逻辑,而言语中全是爱。我笑了许久,把后园一时都搅乱了。这一句话,又把我们拉回无忧无虑的童年,童年的快乐其实很简单。这些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作者的一颗童心,又不仅仅是儿童的天真,是一种成熟的天真。

萧红在人生最后的日子,在病床上,在狂轰乱炸的岁月里充满温情地回忆故乡,写下这些文字,让我想到卖火柴的小姑娘划亮的火柴,照亮她短暂而荒凉的一生……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回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呼兰河传》最后一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