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佛祖同族的尼泊尔释迦部族Shakya的DNA数据

 timtxu 2022-07-15 发布于江苏

《Origins and Affinities of Shakya, Bajracharya and Udaaya group of Newar population of Kathmandu Valley: A New Approach using Mitochondrial DNA, Y-chromosomal and Autosomal Genetic Markers》《加德满都峡谷的尼瓦尔人中的释迦部族、巴吉拉查娅部族、邬陀耶部族的起源和亲缘关系,通过线粒体DNA、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析的方法》一文,介绍了尼瓦尔人中的DNA信息。

文章图片1

一、研究的对象

该文的研究对象,尼泊尔第二大部族群体尼瓦尔人。具体包括尼瓦尔人中的释迦部族(N=19)、巴吉拉查娅部族(N=20)、邬陀耶部族(N=59)。

文章图片2

其中,释迦部族Shakya是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所在的部族,后来释迦部族建立的国家被异族所攻灭;邬陀耶部族是佛经中阿阇(du)世王所在的部族,这个王是第一个资助佛祖举办法会的王,后来建立了强大王朝,是当时北印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现代尼瓦尔人中的最大支系之一;巴吉拉查娅部族也是尼瓦尔人中的重要支系。

这三个部族,目前均不信奉佛教,都是印度教群体,语言上属于印欧语系,从种姓上说,释迦部族属于Shadili(刹帝利)、另两个部族是Brahman(婆罗门种姓)。

文章图片3

二、父系Y染色体信息

释迦族Shakya共有19个父系个体,其中,J2a-M410(7)、R2-M124(5)、O2-M117(4)、F-M89(1)、P-M45(1)、R1a-M17(1)。从占比上看J2a-M410占比36.8%,其具有奠基人效应,疑似为释迦部落王族类型(释迦牟尼属于释迦王族)。

文章图片4

其他两个氏族中,巴吉拉查娅部族Bajracharya、邬陀耶Udaaya部族,其父系最大类型都是O2-M177,比例分别为50.0%和42.4%,而D1-M15也分别占10.0%和18.6%,这两个部族都有非常深厚的汉藏语系父系背景(均>60%),但释迦族Shakya中O2和D1都偏少(分别为21.1%和0),是三个部族之中,汉藏语系成分最少的一个,同时也是来自中亚成分最多的一个。

文章图片5

三、母系成分

三个部族的主要母系都是M的南亚子类型,少量A、D、G等东亚成分,少量T、U等西欧亚类型。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四、常染色体分析

文章比较了MYBPC3、LCT、 EGLN、EPHX、SLC24A、EDAR几个常染色体点位,这几个基因中,SLC24A和肤色相关、LCT基因和乳酸耐受相关,EDAR基因和直发和铲形门齿相关,EGLN基因和高原适应性相关。

文章图片8

以SLC24A基因为例,这三个部族的肤色都是中等的(但比中国汉族人明显要黑一些),从EDAR基因看,这三个部族中直发和卷发,基本各占一半,有体味的个体占一半,另一半没有体味,从EGLN基因看,大部分人不具有高原适应性。大致释迦摩尼本人的相貌也应该与这些人群相差不多。

五、文章结论

在文章的最后,其认为The south Asia serve as highest contributor of maternal genetic component where as East Asia serve as main contributor for paternal Lineages. Central Asian and West Eurasian genetic component was significantly present(南亚人群贡献了最多的母系成分,东亚人群贡献了最多的父系成分,而中亚和西欧亚基因成分则显著可见)。

对于尼瓦尔人的来源,文章认为The vital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reported that the Newar Ethnicity was formed by accumulating varied population within a single ethic group with common language, culture etc。研究结论是尼瓦尔人是由许多不同的人群构成的,这些人群有各不相同的基因群体,但语言和文化大致相同。

三个部族中,释迦族Shakya具有最多的中亚成分,是典型的中亚入侵者后裔组成的部族,他们控制了原来属于汉藏语的土著部族并成为统治者,而这些土著其实也是汉藏语父系人群与印度本土母系的结合。释迦族Shakya在印度语言中既是萨卡人Saka,也就是斯基泰人Scythians。不过古代斯基泰人Scythians的DNA数据显示他们最多的是R1a类型,而释迦部族最大的父系类型为J2a-M410,可能是王族人口壮大造成的。

另外一点,不可忽视的是,佛祖所在的释迦部族,及其他两个部族,都有极其浓厚的汉藏语父系成分,尤其是除了释迦族之外的两个部族,父系有60%以上的成分来自汉藏语的O2-M117和D1-M15,母系中20%以上的A、D、G2、Z等成分,也是具有东亚特色的,显示古代释迦等部族,除了印度本土外貌外,应该还有很强烈的东亚外貌特点。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