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家汇源景区之三-观测台、藏书楼、徐汇公学旧址

 hsgzlgg 2022-07-15 发布于山东

徐家汇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872年12月,徐家汇观测台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气象预测和预报机构在徐家汇诞生,后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计时处后,曾2次参加国际经度预测任务,成为当时世界上三大测量经度的基准点。

天文台大楼为三层罗马式建筑。正立面三段布局,中间三层,底层圆拱大门贯通二层,三层有玫瑰窗,平顶露天阳台。外立面采用灰色清水砖墙,圆拱券窗,窗框和窗下用红砖装饰,局部墙身带有齿形饰,部分窗框由红砖筑成隅石状,平台及室外楼梯栏杆为宝瓶状。

1963年被拆除的测风铁塔,成为此次修缮施工中的难点。经过结构设计的测算,铁塔的高度约为18米,净重约11吨,采用70吨的汽车吊分批吊装完成。这座百年建筑终于恢复了百年前的古朴风貌。

  



主楼的楼面安有大钟一座,“逢刻奏乐、遇时鸣钟”,为周围居民报时。据气象台的老员工介绍,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座大钟还能精确报时。

背面除中央部分以外几乎与正面完全一样。

航拍图。像哥特式十字教堂一样。

特意保留的“历史痕迹展示”墙。这面墙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了这座历史建筑的外观变化及其外立面施工的工艺谱系。

  



 二楼正门,平台和室外楼梯采用古典式宝瓶状栏杆。

导游图。

大门后一号厅。门口的32方位罗盘,每个尖尖角都代表一个方位。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当中的回音壁。站在正中间仰头说话,只有自己能听见回音,旁边的人听不到。

二号厅(走廊),历经变迁的上海气象展厅。西端有木质楼梯和木扶手,旁边是按1:20的木质风向风速塔模型,原塔高40米。

木质风向风速塔模型。

左侧是一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1930年徐家汇地区航拍(含徐汇中学、天主堂、藏书楼、观象台、徐光启墓等)

右侧是上海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自1872年12月1日开始,140多年未中断)。

三号厅早期航海船舶。

外滩信号塔和黄浦江码头模型。

黄浦江码头模型。

外滩信号塔

在2012年徐家汇观象台成立140周年时,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雅罗授予上海市气象局国际世纪气候站证书,表彰徐家汇观象台连续140年收集的长时间序列气候资料,对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系统和计划做出的突出贡献。全世界获得此殊荣的只有两个,而其中一个就是徐家汇观象台。

第五厅。墙壁上许多图片。玻璃罩内是1900年左右法国制的气压机/温度计。

法国1900年左右的气压机/温度计。

法国1900年左右的气压机/温度计。

第六厅。墙壁上有徐家汇观象台1872年12月1曰首份气象记录。

自记气压机,法国1900年。

左右为折叠式红色温度计,19世纪;中间为毛发湿度计。

第七厅。

电报接收机和发报电键。

现代气象观测网的起源

1879年7月31日遭强台风,1915年7月27~28遭严重台风侵袭,同年8月10日开始申报刋登气象预报。

第八厅。

八分仪

经纬仪。

天文钟。

第九厅。中间方柜为国际交流资料台。前面一个旋转楼梯。还有三个独立玻璃展柜。左侧两个大玻璃展柜。右侧是照相设备和一组相片。

旋转楼梯。

三个独立玻璃柜

英国产19世纪菲茨罗伊气压机/温度计/风暴瓶。

 《1879年7月31日台风》(能恩斯著.1879年)。

玻璃柜后面墙上有一幅能恩斯手绘台风图。1879年上海遭强台风袭击,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通过分析沿海各灯塔站及周边各站的气象数据,预报了这次台风,从此拉开了中国天气预报的序幕。这幅手绘图让人不禁感叹,在人类尚且不能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年代,能够如此准确地绘制出台风眼,需要多么强大的想象力!

棍式气压计

大玻璃展柜中是世界各国观象台寄给徐家汇观象台的明信片及早期绘制印刷的地图等。

皇朝直省地舆地图。1904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出版,自清康熙年代开始绘制,历时196年,为石板彩印。由1883年10月为第二任台长蔡尚质(1852~1930)参与地图绘制並书写地图序言。 1900年负责筹建佘山天文台,並任佘山天文台首任台长至1924年。

另一个珍贵挡案大玻璃展柜,柜中有指南针、望远镜等。

  

徐家汇观象台解放前历任共有七任台长,除第一任能恩斯台长为瑞士人外其余均为法国人。劳积勋(1859~1932),法国人,1920年著,1896至1931年先后二次(第三、第五任)被任命为台长。劳积勋台长,发明並推广了可视气象信号系统;与国际气象台建立了无线电通讯,实现了国际经度联测和精准授时;画了台风路径图。

这位大胡子先生在日军占据上海租界期间,利用与墨索里尼的关系,保护了徐家汇观象台。资料得以完整保留。当时日军没有进入观象台。徐家汇观象台的观测和记录在一百多年内都是连续不断的,甚至在文革期间都没中断过。这种百年观象台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

上三楼。十号厅气候变化展长廊。1.5万年前至今气温冷暖变化曲线(温度反常现象)

十一厅互动演播厅

室内参观完毕。

主楼外花园。

国际经度联测是徐家汇观象台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科研活动。在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后,徐家汇观象台于1926、1933年,两次参加国际经度联测任务,成为重力加速度的基准点,是世界三大基准点之一。

国际经度联调基点

中国重力加速度基点。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由天主教耶稣会士于1847年创办,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缩影。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两幢建筑。藏书中,1800年前出版的西洋善本中的早期中外语言对照辞典、中国经典西译版本、中国文学经典西译版本、欧洲汉学资料等最具特色。

藏书馆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砖木结构,两层双坡顶。南楼原为“神父楼”,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典型的外廊式建筑。北楼为藏书楼,建于十九世纪末。1956年徐家汇藏书楼的中西文善本并入上海图书馆,亦并入亚洲文会图书馆等藏书,堪为西文汉学古籍收藏重镇。藏书楼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一楼原为中文书库,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造,藏书按照经、史、子、集、丛分列五部,藏书有12万册。二楼西文书库,依照梵蒂冈教廷藏书楼内部格式布局,保持耶稣会藏书楼原样,存放西方文献8万余册。徐家汇藏书楼其“汉学”和“神学”著作最为珍贵。

雕塑

  

铭牌

北楼入口大门。

  


  

门厅


楼梯。

一楼中文书库,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造,木质书架沿墙而立,上下计12格,上部9格较窄,用于摆放一般书籍,下部三格略宽,便于摆放大开本书籍或报刊,顶格书架边装有固定的铁栏杆,供顶端有钩子的特制长竹梯沿书架挂靠,使之不易滑动,便于安全拿取书籍。

  

藏书按照经、史、子、集、丛分列五部,藏书有12万册。

书架上的典籍译本。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上海》文献展。

前言

馆内局部

展厅局部

北楼二楼西文书库,依照梵蒂冈教廷藏书楼内部格式布局,保持耶稣会藏书楼原样,存放西方文献8万余册。徐家汇藏书楼其“汉学”和“神学”著作最为珍贵。

12格木质书架“顶天立地”,半腰的木质走道底部有铁栏杆支撑,3架扶梯与走道相连,整体形成六进六出的“回廊”,就像一个个中国字“四”。这种开架式,取书特别方便,每一本基本都是触手可及:高处的就走楼梯上去,低处的稍稍弯腰就行。

  

  

  

  

耶稣会总院内景之一角,现在为藏书楼的阅览室,原来是神父们的食堂。

  

在此房间的两壁,保留有西班牙传教士范廷佐所制作的描绘圣经故事内容的浮雕两块。

  

徐汇公学旧址

徐汇公学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办学模式所创立的学校之一,被誉为“西洋办学第一校”,或被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校”。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徐汇公学由天主教传教士南格禄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办,早期称圣依纳爵公学,又因地处徐家汇,亦谓徐家汇公学,简称徐汇公学,是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1931年改名徐汇中学,1953年改为公立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徐汇中学。

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应洛、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翻译家傅雷、戏剧家洪深、现代作家叶辛等等,都曾就读于此。

徐汇公学校名变迁。

马相伯题写“徐汇中学”和校徽。

记事。

1918年落成的崇思楼,是徐汇公学唯一留存建筑,外立面为砖石结构,内部以木结构为主,属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是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变迁历史

马相伯胸像。

题诗

历经百余年的道路。

马相伯在晚年题写“汇学”二字,现位于徐汇中学门口。“汇学”之意,一为学校简称;二为办学之道,意蕴古今传承,东西汇通。徐汇公学在他的带领下蓬勃发展,人才备出。

2010年,徐汇中学修建了集中展现学校发展历程的“汇学”博物馆,馆内的每帧照片、每篇文稿、每件家具,都记录着汇学人的过去和当下,它是一个集历史建筑、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宝库。

汇学博物馆内收藏有百年来徐汇中学各类珍贵文字、图片档案及珍贵文物。

张伯达老校长的办公桌。

上下课时敲的铜钟。

自右至左:创建人法国耶稣会士南格䘵。第一任校长意大利耶稣会士晁德莅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汉学家。马相伯第一任华人校长墙上是校友相片。

教室。课桌和墙上有许多老照片。

学生合影。

师生合影

羽毛球获奖。

徐汇公学作为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式学校之一,课程设置较为完备,且很早就拥有自己编撰的教材及刊物。这些教材采用多种文字编撰,涵盖了泰西科学(近代科学教育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在19世纪末的中国被统称为“泰西科学”)、哲学宗教、世界历史、国文、法语、英语、拉丁语、音乐、体育等各个学科。

  

  


  

  

 《风琴小谱》

 《透视学撮要》

徐汇画苑。两侧的绘画作品。

会议室。

在这样学校就读,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