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堪舆知识:十二倒杖,各杖法该怎么用?

 众生平等 2022-07-15 发布于云南

风水家杖法有十二,曰:顺杖、逆杖、缩杖、缀杖、穿杖、离杖、没杖、对杖、开杖、截杖、顿杖、犯杖。倒杖,以明峦头为本,理气为用之意。

1、顺杖富贵不在局而在于龙?

顺杖,龙气缓和,正气入穴。顺接来脉,正面点。此种穴位一般位于主山俊拔端正,落脉逶迤而下山麓之地。

图片

此处脉气山脉微曲,不强不弱,缓来聚穴,不软不硬,龙虎适中。站在这儿观看峦头,仰角一般为30度,因而不会产生压抑感。此外朝山案山远近相迎,砂虎砂左右护送,形势理想,故用顺杖。顺应龙脉来势,不用饶减之法,直接发挥正面交接优势,太极晕不偏不歪。脉气和顺必用顺杖。顺本山之来而受穴,则龙气力量雄厚。“饶”者:添、添加、抛出。“减”者:让、截去、凑入。

若龙体贱,用顺杖不会有福。故顺杖富贵,不在局而在于龙。此所谓,“脉淡迢迢势软平,委蛇退卸似龙形。气从脑入棺中进,顺杖仙机妙如神”。

2、什么情况下宜用“逆杖”?

逆杖法又叫闪受法。祖山清秀,龙势耸拔,气峻雄急。逆受来脉,倒受入穴。偏靠一边,则受龙气。

图片

高直山脉,下降急切,要将峻急的龙气挫减,归于平坦之地。逆接本山来脉而倒受,须祖山高耸,细如灰线嫩如蛛丝。对山宜秀远高,顿跌起伏,转折而来方吉。平缓之处,偏侧下穴。阴行阳发,结穴强速。逆面入气,发达亦速。避开顺杖及犯杖。龙雄气急,偏则倒受;穴朝祖山,前方入气。所谓,“急硬冲来气势雄,立穴巧忌直为冲。气以耳入用斜受,逆杖饶偏方见功”。

此杖法适合于选择那些祖山耸拔清秀,而主山却细嫩无脊、平淡无奇的穴位。不过它要求祖山和主山之间必须开阔无障,保持相当距离,即所谓“两旁开睁,而不避压”。因为只有疏远,才能使权充朝案的祖山不致喧宾夺主,对主山构成威胁。

3、什么情况下宜用“缩杖”?

缩杖法用于百会穴,或天螺穴。来龙脉势缓且短,龙气冲奔在头顶和百会之间。缩为退,为收剑。气聚于峰坪,入首落脉,高处集气,如鸡心状包突。因生气融结上聚,故顶部金斗要收入天庭,缩入头脑中。远处看不出坟墓,故称缩杖盖穴。

图片

缩杖法要区分于“孤山不可葬”。孤山即不吐毡,也不开窝,托坪不见,高处无气可停,周围无山可护。山峰遥远,河流远隔,势单力薄,孤独无助。缩杖之山峰开窝吐毡,顶峰汇聚生气。四方山峰拥簇护卫,距离恰当,不近不远。四势高应,明堂远聚。受遥山耸秀,喜远水生光。上聚下散,高峻环合,气钟顶脑。虽藏牙缩爪,而杀气全无。山坡峻峭,在短快距离内即成山峰,势短聚高也。

龙脉来势短缓,高位集气,百会藏穴,主出英雄豪杰。紧凑穴顶,气缩顶穴,不用饶减。脉势缓短龙气冲顶;四山簇拥,缩螺盖穴。此所谓,“势短缓来峰集气,天庭藏气产英豪。凑紧金斗截百会,缩入天螺不用饶”。

4、什么情况下宜用“缀杖”?

缀杖,如线缀衣,联穴于脉。多用在“龙势雄急”、“落脉强健”、山形陡峭之地。为了不使主山逼压居者,所以要适当远离山麓一段距离,“就龙脉将尽不尽之处定穴”,以降低仰角。由于这种杖法有似缀扣于衣,故名缀杖。

图片

来龙落脉急速,山脉较直,以至到头顿削成壁。将尽未尽,拖延不底线,将达未达。只可用客土缀合培育,趋气化煞。这种方式又叫半接脉。

由于龙势雄劲直迫,在前面脱卸杀气,而在后面拦集求取生气。需离开正脉几尺,大量缀培细嫩之土,高塍长接续上龙脉。脉急点穴缀杖法,朝贫墓富发如雷(切忌犯顿杖)。缀者如线缀衣,缝缀其穴于脉。盖龙势强劲,结穴最低。立穴高一寸伤龙,低一寸脱气。落脉虽急,而穴不觉其猛。地穴虽低而局不觉其沉,在缓急相乘间,缀穴于脉方合法。落脉成壁,将达未达;龙头崔嵬(泛指小土山),高塍点穴。此所谓,“脉气冲来不可回,龙头直煞上崔嵬。脱煞黏穴乘生气,高塍续脉发如雷”。

5、什么情况下宜用“穿杖”?

穿杖脉气上刚下急,下面没有团聚之气,在山势停缓处,必有脐眼之窝。脉斜旁来,龙虎弯抱,水聚明堂,朝案分明,堂局端正。山脉上边刚劲,下边急促,气势中间蓄落。中停好不好,要看落星官鬼曜,十字形山脉变换交错,龙气横受。中部取穴,成剪刀形或成十字形。横枕靠乐,直截龙脉,气贯腰部,犹如柄斗插进斧眼,又似钟棰相撞。此局前官后鬼,横欹乐星,横向受气,交剪定穴。正坐斜受,生气入穴,发福悠久(与对杖相似)。脉自旁来,如线穿眼,气从腰入。来龙遥远,正来斜来正结,至此不再分枝分臂,龙尽气钟,乘脉立穴,脑耳不受,腰受为正。上刚下急,中落脐窝;交剪裁穴,正坐斜受。此之谓:“下急上刚势峻,中停好觅枕乐星。十字交剪横受气,神仙穿杖谁能知。”

图片

6、什么情况下宜用“离杖”?

离杖实为离脉,脱离本山来脉而受穴。山势雄劲气势刚猛,主星高壮祖山冲天(如木火之星),险峻难住,落脉急速难停,脉搏无法承受。

离开本脉,脱脉铺毡,展席如棋,山脚脱卸,落成平坡,止后起凸,离脉结穴。

图片

脱去来脉猛急之势,生气上浮,忽高忽低,原山势毫无关联。实为脱脉地面干燥,结穴较浅。在平洋中寻穴,就是找坡地,寻平洋一凸,四势均衡。经曰:“平洋一凸值千金”。宽阔平坦窝中结穴必深,顺势着就,倒杖立穴,高堆客土,犹如在金棋盘中垒坟。

脱离本山来脉而受穴,结穴如蛾脱茧,似蝉脱壳。“美女辅毡”,“仙人弈棋”,“猿猴捕影”,“狮子戏球”,皆脱本山之形。大顿大跌,小顿小跌,剥换出来而无煞。穴场聚于平坦微突处。离祖作穴,力大富贵,长远悠久。气势雄劲,脱卸离脉;凸泡扬起,棋毡结穴。有云:“雄势气猛峻难停,卸落铺席展平毡。脱脉坪中用倒杖,棋盘正中垒成坟”。

7、什么情况下宜用“没杖”?

没者,沉没下落也。山脉乳头肥大丰满,龙气沉潜无迹可寻,脉势阴健,急落开窝。

阴来阳结,入首气潜,沉于窝底化阳结穴。窝中立穴,杖得窝底,酌深乘本龙正气而受穴。大开明堂,宽阔墓基,与脉一线,开凿穴口,中正接气,正中承气,生气沉没,故要酌情运用没杖。

图片

阴来阳受,龙势雄急,急落开窝,气沉窝底。脉既深沉而来,则穴必深藏而受。所谓“阴来”,是指山无凸形,多呈凹状,犹如单人沙发。此穴形多见之于山间小盆地。将穴位选在“窝底”,即盆地的最低处。虽然不无压抑之虞,但在盆地过小,因而在难以使用缀杖、离杖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若窝太深,又应使用“架法”:将穴位选在盆地的边沿上。

阴势隆隆而来,若不开窝,煞气未除,断不可用,谓孤阴不生。若隐然如金盆、 螺旋,中底旁高、自然集气,此为阳结。旁不忌昂,但求无山岩破碎,阴奔阳受,气沉窝底,乘本山入脉,杖没窝底,规矩准绳而受穴,长治久安也。来脉丰满,龙气沉潜,深坑开窝,正气受穴。则“乳肥面满脉微茫,阴脉阳及承正气。开茔阔大气潜收,没杖斟酌始相当”。

8、什么情况下宜用“对杖”?

将杖头对准前后左右,取其四势登对而中心受穴。在龙真穴正,四势和平,可是落脉却没有“窝、钳、乳、突”这些明显的地貌特征可资选择的山间小盆地,用窝杖等法比较困难,于是,堪舆家就只好将手杖对准前后左右心“天心十道”之法定穴,故名对杖。

图片

龙脉直昂,上部挺直,中间停顿,下面突然跌低,此乃上无停,下无平,旁无结。高处下穴,龙势峻急,低处落穴,脉气柔弱,无四象之形。在中腰高低相接折中处,主峰尖端,左右辅弼,宾主有礼,前后左右四正有情,用天心十道裁定立穴。

在对杖山脉时,重在观察四势登对中正与否。虽真龙占穴可发福,但是山高气脉昂扬,不可脱尽急杀之气,难免成败交加,吉凶其半。对者杖头紧指有情处,须祖宗俊拔、行度精俊、直来若奔。一水横栏,其止山停,四势平和,局正龙真,乃中心受穴也(与穿杖相似)。上直下削,中部停板;天心定穴,四正登对。故曰:“上昂中平下削低,刚柔顺逆皆非宜。对杖宜用天心法,发福之时半凶吉。”

9、什么情况下宜用“开杖”?

开杖,指穴场龙脉气硬,来龙直硬压头,冲杀难当,所以宜偏离脉气而在其左右定穴。杨筠松《十二杖法》:“开者,龙势直冲当头,有杀对顶,中分其脉,两边受穴,分开一脉而作两穴,脱中杀而傍脉倚穴者也。”山脊往往风大,所以,闪开山脊线(即所谓的脉气),在其两侧点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图片

《葬经翼》中说:“凡开杖之法,脉势雄硬,上之则冲杀难当,下之则气散不结。别寻生气趋向何边,看左右相顾之水,收前后朝应之山,稍离来脉,此谓开杖。经云:直杀冲中,夺葬其旁。然止离二三尺,不可太脱脉也。倚左长先发,倚右小先发,侧受倚穴用开杖。”

10、什么情况下宜用“截杖”?

截去穴前多余之气即吐出之舌,以受穴位。此为截杖。这种穴形的特征是:来脉两水夹出,一水横拦,呈长岗之形,左右虽为龙虎夹拱,却难包其长吐之舌。故立穴宜截去其多余之气,于“舌根”正中骑脊立穴。长舌犹如“本”字,去其竖划下部,即成“太”字。明十三陵之首的长陵,就用的是截杖,所截去的长舌(即史书所说的北坡),足有两里长。

图片

龙脉雄急直泻,底下则软弱受凌,稍弱之中定有停缓。脉气亢旺,毡唇吐舌,龙气所发。应在血行气通,缓急刚柔之处,适中拦截,犹如骑马。吐长舌者,带煞气也,截杖则可斩截前方余气。即龙之尽头,堂局不美,或不结穴,后节堂局完美生气凝结,则可骑龙截关。扦后节龙,截断前去之余气(避开犯杖),这样立穴真气就能停聚融结,久远富贵。

截去穴前吐出之气,砂头左右无包之杀。后龙未结,前水横栏,两水夹出,气不他往,势如群羊见犬。双双回顾,后无劫鬼,前无飞官,一山长,众山短,玄武尽处为穴的。脉气亢旺,上泄下泻;龙唇吐舌,骑龙截关。有诗为证:“上雄直泻下无凭,稍雨之间必见停。截杖龙腰骑马脊,初始小败终大成”。

11、什么情况下适合用“犯杖”?

伤犯来脉,凿山受穴。此法适合于在四周众山高大,其中一龙低小的条件下选择穴位。

犯杖与缩杖的相同点是都在高处点穴,而不同点则是缩杖中的来脉虽然低小,可是却款款而行,落势平缓,因而即使在高处,也有宽敞之地可以受穴。而犯杖则不同,其中的落脉不仅低小,而且落势峻急,峭拔耸立。

图片

欲在高处点穴,就不能不大挖土石,清理场地。这在古人看来,总有点伤犯脉气,故称之为犯杖。故有“山脉死硬,玄武尖突,长嘴带煞。四山高大,逼压六场,主星低小,元武雄急。山峰尖长,突嘴安坟,杀气强硬。伤犯龙脉翻金倒骨,刑伤六畜祸害子孙”之说。

众山俱长,此龙独短;众山俱大,此龙独小,众山雄伟,此龙软矮;众山皆秀,此龙独粗。阴发阳行,缓处立穴,伤于太柔。局量浅小,伤犯本山之脉通山水,犯杖裁之未有不绝。龙死脉硬,近山高压;犁头煞恶,翻骨刑伤。所谓“玄突尖嘴龙死直,长嘴安坟煞气恶。违背葬法乱穴场,煞气倒骨见刑伤”。

12、什么情况下适合用 “顿杖”?

顿起高丘,以垒穴山。适于选择的穴位的特征是:四周众山低小,其中龙独高,可来龙去脉不太清晰,给人一种孤单感。为避“私生子”之嫌,所以要“堆客土以聚生气,培假阜以配真局”,用堆山的方法再造一个小主山,从而使此龙上升到“爷”字辈,成为祖山。明十三陵之一的泰陵,其背后为笔架山,虽然脉络比较清楚,四周众山也不低小,可是由于背山险峻,来势雄急,故而为避其杀气,也使用了顿杖之法,在穴后山前堆起一小圆丘。

图片

山脉来势刚劲,落脉险峻,精气不存,困顿不堪,脉气全脱,勉强堆积客土以配堂局,与杀气相斗撞,导致急射之凶。此举有百害而无一益。在雄急峭险的山脚下堆土争峰,没有不险恶的。要辨清利害祸福,忽将顿杖当缀杖。否则吉不到凶先到。家贫如洗,子孙夭折。故有诗云:“到头崎岖势峻险,脚下凑峰难免凶。气脱难饶当缀杖,困顿养尸必家贫。”

图片

好书推荐

  • 形峦神斷

  • 论二十四坐杀立向定局

  • 喝形取象七十二例

  • 阳宅天井放水法

  • 算命秘传口教

  • 廖厚家传地理秘诀

  •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

  • 一粒粟

  • 地学金针

  • 斗首家藏秘本

  • 秘本通玄鬼靈经

  • 穿山透地真传

  • 平砂玉尺经

  • 催官篇

  • 寻龙记

  • 三僚大教枕秘

  • 疑龙经

  • 撼龙经

  • 杨公开门放水经

  • 地理千金赋

  • 拨砂经

  • 贵人登天门起例

  • 民间斗首日课秘本

  • 地理秘传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