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封伪造的“天书”,让宋朝癫狂了十四年之久,宋真宗意欲何为?

 昵称vUWeivtn 2022-07-16 发布于陕西

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突然间收到了一封信,正是这封信使得北宋举国上下都变得不正常起来……

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全部都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大家就像“集体发病”了一样,出现了“幻觉”

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那就是这种“全国上下如病狂热”的荒唐局面,竟然维持了整整14年之久。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封信,能让整个北宋陷入如此癫狂的状态呢?

要说这封信,还真不一般。

因为,这是老天爷写给宋真宗的信!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很扯:老天爷怎么会写信给宋真宗呢?更扯的是,他居然还收到了信!

没错!这件事情就是扯……

公元1008年大年初三,朝廷官员们都回家过年去了,可宋真宗却突然将他们全部召集了回来,要开个紧急会议。

用宋真宗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出大事儿了!

那天,看到大臣们来得都差不多了,宋真宗便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宋真宗缓缓说道:“诸位臣工,你等可知,朕居住的寝殿非常之大,四周都挂满了黑色的布帘,穿堂风一过,布帘就会摇摆不定很是瘆人,朕时常担心会不会有神仙鬼怪从布帘后钻出来……”

听了宋真宗的话,诸位大臣面面相觑:这一大早的,皇上该不会无聊到让我们来听鬼故事吧?

宋真宗见大臣们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着说道:“前两天,朕疲惫不已,便在寝殿中打了个盹儿,睡得正酣之际却被一道闪电惊醒,等朕睁眼一看,一个头戴星冠,身穿暗红色长袍的人就站在朕的面前……”

宋真宗很聪明,他没有直接说破此人是谁,而大臣们就更聪明了:恭喜皇上,皇上见到的那个人肯定就是神仙!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宋朝一直都崇信道教,尤其是到了宋真宗这里,他简直就是一个狂热的道教迷。

宋真宗口中的“星冠”,指的就是道家的帽子,而暗红色的长袍,更是道教中级别非常高的神仙才可以配备的“制服”。

因此,星冠+暗红色长袍=神仙!

前面的铺垫已经做好,宋真宗的第二轮表演也开始了……

宋真宗告诉大臣们,“神仙大佬”惊艳亮相之后就跟他说:“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箓道场,吃斋念经一个月,届时会降下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切记!天机不可泄露。”

之后,宋真宗还真就修建了一座道场,且十分的虔诚的吃斋念经,从上个月十二月一日到现在,整整忙活了一个月。

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合着皇上这一个月就是忙这件事情啊!

当然,宋真宗将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并不是为了“汇报”自己这一个月的工作了,他依旧还是在铺垫,铺垫有关“天书”的事情。

毕竟,宋真宗之所以搞出这么多事情,就是为了“神仙大佬”要给自己送“天书”。

可是,一个月期限已到,“天书”是否送来了呢?

送是送来了,只不过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几天!

其实,年三十的时候就满一个月了,可“天书”却没有如期而至,难道是老天爷在故意考验宋真宗,想看他是否诚心?

于是,宋真宗又坚持了三天,直到大年初三这天,他的嗓门异常的高:“诸位爱卿,适才皇城司紧急来报,左承天门南发现一条两丈长的帛布悬于屋脊上,朕甚是奇怪,即派人前去查看……”

很明显,宋真宗是话里有话的……

试问,皇帝的深宫大内,外人进不来,城门又那么高,谁能(敢)往那里挂东西呢?

而宋真宗言下之意,自然就是要表达:这个东西就是神仙挂的!

当然,宋真宗自己是不会去点破的。

于是,他接着说:“前去查看的人回来禀报,那条悬于屋脊上的帛布里还捆着书,朕就在想,莫非那就是天书吗?”

说到这儿,大臣们彻底明白了:原来,皇上一大早紧急召我们来看他自编、自导、自演的这出戏,为的就是告诉我们——“神仙”真的赐给他“天书”了!

既然皇上爱“演戏”,身为大臣又怎么敢不配合皇帝的演出呢!

随后,众大臣跪成一片,高呼万岁。

宋真宗见大臣们如此配合自己,显得更加来劲了:“既然众爱卿都在,不如此刻就随朕一起,去将天书请回来看看吧!”

毕竟,没有“剧本”、没有提前拟定好的“台词”,大臣们又有些不太懂事儿,不知该如何“接戏”了:“皇上,这天书乃上天赐予您的,也只有您这样的真龙天子才可以看,我等凡人又怎么敢看!”

一般情况下,大臣们的回答也算是很合理、很得体的,可这毕竟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既不合理,也算不上得体,宋真宗自然也不希望得到这样一个得体的回复!

宋真宗一看大臣们要退出“剧本”,不陪自己玩儿了,一下子就炸毛了:这可不行,朕的剧本可不是这样的,之所以把你们都叫来,就是要你们来当见证人的!

于是,在其冠冕堂皇的“游说”下,一场吃瓜群众围观宋真宗拿天书的大戏开演了……

既然皇上已经决定了,大臣们也不敢再推辞,便跟着宋真宗一起来到了左承天门南。

“天书”到手后,宋真宗命人将它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表扬信,大概的意思就是:你这个皇帝表现不错,我准备给你们宋朝再“加个时”,再赏你们几百年的国祚。

看起来,老天爷给宋真宗点了一个硕大的赞啊!

大臣们一看气氛到了,连忙跪了下来,一顿彩虹屁输出,听得宋真宗眉飞色舞,同时也松了口气。

戏演到这里,总算是完美杀青了,可故事却还没说完……

那么,宋真宗为什么要自导自演这场“天书”从天而降的戏码呢?

纵观历史,宋真宗不算是一个昏君,在位期间也是治国有方的,可他为什么要伪造一份天书来迷惑和欺骗自己的臣民呢?

究其原因,这件事和几年前曾发生过的一件大事有关……

公元1004年,辽国举兵南下,一路直奔开封府打了过来,当时的宋真宗心里很害怕,便想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然而,宰相寇准却坚决反对,并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无奈之下,宋真宗只得带着部队和大臣们来到澶渊,与辽军形成对峙。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相比起辽军,宋军明显是更有优势的。

首先,宋军在局部战役上,早已取得了一些胜利;其次,当时各路勤王的部队也已经源源不断地向澶渊靠拢了,可辽兵这边却还是孤军深入。因此,很多人都觉得此仗必胜。

可是,宋真宗却并不这样认为……

在宋真宗看来,过去历史上与辽军的交战中,宋军的战绩并不好,可以说是胜少败多。另外,先皇宋太宗在幽州城下与辽军展开的大决战,当时的情形也是对宋军有利,可还是败给了辽军,最后还死于这场大战中的箭伤。

可以说,宋太宗的死,给宋真宗留下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一想到要和辽军打仗,宋真宗就怂了!

最终,宋辽两国的局面就演变成了:辽国拿不下宋朝,而宋朝也不敢撩拨辽国,唯有议和!

因此,宋真宗就和辽国签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关于“澶渊之盟”,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

根据条约,宋朝每年要向辽国进贡三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而辽国要做的就是撤出宋境,从此不再侵略宋朝就可以了。

不过,虽说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却也给宋朝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因为,自打条约签订后,宋辽之间基本上都是和平相处,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争,也正是在这种长期和平的环境下,宋朝的经济才会一路飙升,百姓们的日子也才越过越好。

可是,就在宋朝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辽国却出问题了……

辽国的一场内乱,使得宋真宗差点因此抑郁!

有人说,辽国内部出了乱子,对我们宋朝来说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吗?该庆祝、该高兴,怎么还会抑郁呢?他们可是敌人呀!

别忘了,宋真宗的脑回路和一般人可不一样!

在宋真宗看来:如今辽国内乱、国力衰弱,朝中会不会有人开始琢磨当年的那份“澶渊之盟”到底该不该签,搞不好又要逼着我去打辽国?

事实上,还真有大臣在私底下议论此事,这就令宋真宗很上火、很委屈了!

宋真宗认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御驾亲征,和辽国战斗、签条约,如今宋朝发展趋势这么好,就是自己的光荣政绩,是要被载入史册的。现在可倒好,这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变成自己的污点了,这可不行,这件事情一定要解决!

于是,宋真宗想到了一个人——王钦若

王钦若是宋真宗的心腹大臣,虽说没有什么本事,却最善于察言观色,很懂皇帝的心思。

宋真宗为此事郁闷不已,便将王钦若叫到了面前好一顿吐槽:“王爱卿,如今辽国内乱,朝廷中不少的大臣都在私下议论,说朕不该签订“澶渊之盟”,这可如何是好?”

心中早有计谋的王钦若为了稳妥起见,试探宋真宗道:“皇上,我们杀到辽国去如何?”

宋真宗一听连连摆手,冠冕堂皇地说道:“朕实在是不忍心看见子民们饱受战争之苦啊!”

其实,宋真宗心里真正想的却是:这可不行,上次御驾亲征就搞得我心惊胆战了,这次还要去打仗,那我八成是要挂了,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听皇上这样说,王钦若也就吃了一颗定心丸,既然皇帝不想打仗,那自己的这个主意他肯定会喜欢。

王钦若只告诉了宋真宗四个字——“封禅泰山”!

所谓“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所举行的超大型的祭祀天地典礼。

早在宋真宗之前,历史上有五位皇帝曾封禅过泰山,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玄宗李隆基和唐高宗李治。

由此可见,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随随便便去封禅泰山的!最起码得达到两个标准:要么厥功至伟、政绩突出;要么老天爷赏脸、天降祥瑞。

虽说,宋真宗算是一个还不错的皇帝,但毕竟又是一个畏战的人,还曾签订过不平等条约,如果要论功绩的话,他还真没资格去封禅泰山。

因此,要想解决这件事情,宋真宗只能选择第二条路——天降祥瑞!

宋真宗一听王钦若说的封禅泰山,立刻两眼放光,喜不自禁。

但是,他很快就犯起了嘀咕:首先,自己并不符合封禅的条件;其次,“天降祥瑞”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可如何是好呢?

宋真宗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王钦若后,王钦若答道:

“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若人主深信而崇奉焉,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陛下谓河图、洛书果有此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耳。”

王钦若的意思是说:皇上,你可不要太天真了!天降祥瑞的事情是等不来的,也不靠谱。但是,我们却可以自己“制造”祥瑞啊!

就拿河图洛书的故事来说,如果您自己都对这份“制造”出来的祥瑞,表现得非常虔诚与崇信的样子,还有谁敢去怀疑它的真假呢?

说白了,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就这样,宋真宗下定决心,并模仿河图洛书的创意,自导自演了一出“天书”从天而降的大戏!

毕竟,天书一出,自己就有了封禅泰山的资格,而之前“澶渊之盟”一事带给自己的困扰,也可以就此搁置,不会有人再提起了。

那么,这场大戏结束后,事态真的就如同宋真宗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的吗?

此后,宋真宗还真的借着“天书”之名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然而,令宋真宗没有想到的是:在此过程中,竟然有人胆敢加戏!

要知道,从得到“天书”到封禅泰山,还得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就在这个过程中,宋真宗为了提高封禅的热度,让它只增不减,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继而使得这件事情慢慢地开始变味了……

为了迎合皇帝,大家都好像开了天眼一样,又像是集体发病了一样,经常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并且还第一时间汇报给宋真宗。

对于这些,宋真宗也是乐见其成,暗自高兴。

一见皇上如此开心,大家的工作就更有干劲儿了……

有一天,一位大臣来到宋真宗面前向他禀告:“皇上,自从您即将封禅泰山,那里的老虎就变得很奇怪了!不仅不吃人,还呼朋唤友、拖儿带女的集体搬迁了……”

宋真宗听后不禁感叹:这肯定是上天为我封禅一事,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就连那山中之王也得给我让道,真是我大宋王朝的福分啊!

一个名叫丁谓的大臣,他的戏更是堪称“一流”,但凡看见一只鸟,他都将其称之为“天鹤”。

一次,几只小鸟从装着“天书”的车子上飞过,丁谓便赶紧跑去向宋真宗报喜:“双鹤度天书辇,飞舞良久!”

虽说,宋真宗也很喜欢别人拍他的马屁,但丁谓此次的马屁拍得却让他很不满意,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件事情太假,是不可能的。

毕竟,当时有很多人在现场,谁都不曾看到天鹤在车子上跳舞,还跳了很久。

于是,宋真宗说道:“丁爱卿,过了!过了!还是改一改吧……”

谁料,丁谓却一脸坚决的告诉他:“皇上,这可不能改呀,这样才可以彰显您对上天的虔诚呀!”

丁谓表示,不但不能改,还得将此事记载到正史中去,这有这么做,上天才会看见我们大宋朝的诚意!

宋真宗听后,觉得丁谓所说不无道理。后来,这件事还真的被记载进了史书里。

此事之后,所有人都弄清楚了宋真宗对“天降祥瑞”一事的底线,那就是:没有底线。

于是,这件事情的走向也越来越诡异了:

所有人都想尽办法去撒谎,不断地对一个伪造出来的“天书”去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不断去讨好宋真宗……

这种“彩虹屁”满天飞的现象,竟然整整持续了14年之久,直到宋真宗去世,这场大戏才真正杀青,而史书中更是将此时期称之为“天书政治”时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