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娟 | 汪曾祺:《七里茶坊》却与茶无关

 明日大雪飘 2022-07-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51期7版
点击上图免费阅读最新一期内容
图片
小说开篇就说,“七里茶坊”只是个地名,并没有茶坊。很久以前应该是有的。琴棋书画烟酒茶,文人雅士总离不开,何况才子汪曾祺。《七里茶坊》写于1981年,汪曾祺迎来他写作的春天:《受戒》挥洒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氛围下的畅快,《大淖记事》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小说的“调性”反映作者的情绪,《七里茶坊》沉静下来。
小说写的是1960年,塞外张家口附近一个小城,天寒地冻。冬季农闲,积肥,农科所派了四个人到城里掏公厕,住在车马大店。没有刺激的情节,人物都普通,全篇写的最多的是几个人晚上闲聊天。汪曾祺堪称“手艺控”,他的小说中写了许多匠人,锡匠、挑夫、铁匠、车匠、画师、鸡鸭名家……足以凑出“百工坊”了。不掺假的粪经过发酵产生的独特酸味,汪曾祺让他的人物“猛吸了一口气”,品味那“余韵悠长”。幽默,却不黑色,其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种种,都有了质朴底色。
图片
掏粪的四人,年纪身份却也个个不同——
“我”,老汪,下放干部,有文化,在所里工人中有点威信,进城掏粪,是个领头的,但内心压着“思想改造”这个事。看着运粪大车走了,心里高兴为所里做了一点事。人随和,诚恳,几乎可以看作是汪曾祺本人。
老乔,老江湖,年轻时跑仰光、腊戌,运输抗战物资,老了在农科所开拖拉机,修农业机械,他是技工,工资高,爱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人情练达——他第一个看出小王有烦恼,对小王说:“就这个事吗?值得把你愁得直眉瞪眼的!叫老汪给你拿二十,我给你拿二十。” 他带头帮助小王,却把老汪摆前头,有里(礼)有面。
图片
老刘,老长工,是个光棍,年轻时背一卷行李到处漂流,年年到坝上割莜麦,庄稼活样样精通,使冰镩子也是行家;不爱说话,常常一声不响地盘腿坐半天——农民一年到头劳累,坐着就是休息。他们请假,理由也是“我要坐一天”。老刘爱喝酒,喝不上酒就发牢骚:“这是咋搞的?咋搞的?”帮助小王,他也紧跟着说:“我给你拿上十块!现在就给!”说着就摸出一张十元的新票子,从红布肚兜里——贴肉放着的钱,拿出来了!
小王,念过高小,想当教员、会计,不够格,他和老刘都是农科所与公社订合同招的合同工,他干活勤快,一个月挣二十九块六毛四,刨去交社里一部分和自己的饭钱,所剩无几。他25岁,为了结婚,已做了长期的储备,可算来算去还差五六十元钱。那时结婚并不铺张,可一床里外三新的被窝、一套花直贡呢的棉衣、一身灯芯绒裤袄、绒衣绒裤、皮鞋、球鞋、尼龙袜子……总要有的。女方只额外要一支金星牌钢笔。这条件提得不俗,小王倒因此很喜欢。可是钱呢?发愁。
在这个塞外、黄土色的市镇,供销社货架上只有几包火柴、一堆柿饼,酒坛子里没酒,酒提子是干的;新华书店只有几套毛选和一些小册子。住店要自带莜面,交给店掌柜推莜面窝窝,顿顿吃这个,只有麦麸子做的大酱,更别想有肉吃了……饭后一根烟,烟是掺了榆树叶子的。
图片
一片荒寒中,“精神会餐”展开绚烂多彩的神奇世界。老乔回忆云南鲜美的菌子,玫瑰重生酒、肥酒,金钱片腿、牛干巴、锅贴乌鱼、过桥米线、汽锅鸡……都是汪曾祺吃过的,写来活色生香。从云南说到坝上,老乔说,坝上人吃肉不论斤,放开肚子吃!老刘说,坝上养鸡,散养,鸡到处吃草籽、到处下蛋,隔十天半个月挑着筐去捡蛋,捡满了算。那里的山也奇怪,一个山包只长一样东西,有韭菜山,有芍药山……老汪和小王无比神往。小王说:上韭菜山掐两把韭菜,拿盐腌一腌,就莜面吃!
出乎意料,坝上人竟从天而降,出现在车马大店!这三人,手持赶牛棍,奇特打扮,红白色彩,漂亮得像神话里的人物。他们也自带莜面,只是让店家给换几个窝窝头吃。
图片
坝上、坝下,掏粪的与赶牛的,在车马大店遇到了。交流起这几年的生活状况,不说“字儿话”。这伙人一早从张北出发,顶风冒雪赶牛下来,途中两头牛掉进雪窟窿,还有三人在往上弄呢,他们先把剩下的牛送到食品公司屠宰场,到店里等。老刘问:“这样的天气,你们还往下送牛?”答说:“没法子。快过年了。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
老乔把“我们的酱碗”给他们送过去,把自己的烟口袋递给他们。他们吃了饭,见同伴还没到,就向掌柜的借了木杠,把“我们”车上的钢绳也借去,又顶着风雪寻那三个同伴去了。老刘把地上的赶牛棍归拢在一起,感叹:“他们真辛苦!”上了炕,又自言自语:“咱们也很辛苦啊!”老乔说:“中国人都很辛苦啊!”老汪很久没睡着,想着那句“过年,怎么也得叫坝下人吃上一口肉!”
图片
有个大学生,看了《七里茶坊》,给汪曾祺写信,说:你写的那些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支柱。汪曾祺说,他看懂了。
半夜,坝上人“轻手轻脚”走进来。“我”关心相问:“牛弄上来了?”答:“弄上来了,把你吵醒了!睡吧!”第二天“我们”醒来时,赶牛的坝上人已经走了。
小说开头,粪场负责的人问老汪:你带的人,人性咋样?当年汪曾祺下放劳动改造,群众认为他“人性好”,要给他提前“摘帽”。这些人性好的人,不期而遇,又不辞而别。小说戛然而止。——此时,小说开篇那一段“闲笔”,竟如骊歌徐徐响起:
远来的行人到了这里,说:“快到了,还有七里,到茶坊里喝一口再走。”送客上路的,到了这里,客人就说:“已经送出七里了,请回吧!”主客到茶坊又喝了一壶茶,说了些话,出门一揖,就此分别了。
图片
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曾想以《边城》、以自己的全部创作,造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人性”;《七里茶坊》也是汪曾祺建造的空中楼阁,在荒寒中燃一炉火,沏上热茶,暖老温贫。
离世前,汪曾祺想喝茶,说:“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茶还没到,人就走了。
作者简介

图片

       

郭娟,文学硕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新文学史料》主编,曾主持或参与编辑《鲁迅全集》(2005年版)、《汪曾祺全集》(2019年版)《汪曾祺回忆录》等图书。著有《纸上民国》《有女如彼》《写在水上》等随笔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