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19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开展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的建议)
钮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通市致力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加大减煤控煤力度,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加强能源碳排放指标控制。一是紧守能耗总量控制底线,强化节能管控,全力完成“十三五”能耗增量控制目标。预计2020年我市能源消费总量为2364.2万吨标煤,较2015年增加210.6万吨,完成“十三五”能耗增量215万吨的控制目标。二是加强节能目标管理。强化节能目标约束,落实地方政府节能责任。对区县节能进度实施动态跟踪,对完成目标进度滞后的地区及时预警,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各项工作。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2%,十三五累计下降23.34%,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能耗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三是积极加强源头管控。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度,做好项目会商、会审、转报各项工作。加强审管联动,摸排2014年以来通过节能审查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煤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摸排,通过市级督查、县级检查、企业自查的形式,全面推动节能审查意见落实。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南通市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各项重点任务,推动实施“项目攻坚、创新示范、智能制造、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培育、绿色制造、质量提升”七项工程,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二是淘汰低端低效产能。严控项目建设审批,严格市场门槛、技术门槛、环境门槛,停止审批过剩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切实从源头防止新增过剩产能。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严格关停“小散乱”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退出形不成产业链、简单集中的园区,共责令停产停业1147家,关闭取缔企业489家。三是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进一步聚集高端产业,大力推进新基建,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1176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6.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增长15.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7.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4.6%。 (三)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一是优化利用化石能源。严格控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关停华能电厂两台35.2万千瓦机组。续推进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已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严控煤碳增量,落实等煤量替代等相关要求。二是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截至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规模达到484.2万千瓦,同比增长20.6%,其中风电累计并网规模为316.4万千瓦、同比增长28.5%,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145.5万千瓦、同比增长9.6%。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79.9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19.7%。 (四)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一是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2020年度2家绿色工厂、2个绿色产品被列入工信部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9家工厂入选首批江苏省绿色工厂。二是组织实施绿色化改造工程。2020年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162个,61家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强化企业绿色化改造资金扶持,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理念,加大产品绿色设计、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和资源回收再生利用等环节绿色化改造力度。强化对在建绿色制造项目的跟踪管理,组织对列入工信部计划的绿色制造系统供应商项目验收。三是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申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任务顺利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启动南通市碳排放达峰行动,编制全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南通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结合南通实际和国家、省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要求,采取多情景预测模型,研判我市的达峰时间和峰值,指导10个县(市)区分别制定县级达峰方案。编制我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30?60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进一步梳理南通市产业结构、能源机构现状。 二是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以促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绿色发展为目的,鼓励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实现企业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培育打造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提升绿色服务的水平。 三是培育示范试点。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增强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鼓励政策和予以一定的资金奖励等,使单位企业主动参与示范试点建设。积极争取应对气候变化条线中央和省资金项目,做好相关项目储备和对上争取。 四是加强监督考核。分解省下达我市的碳排放目标任务,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严格控制碳排放增量,将碳排放强度目标任务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 五是加大碳达峰碳中和宣传力度。在六五环境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低碳意识,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 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生态环保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6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