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一方面军长征日记·第14天·队形好似抬花轿,中间坐着新媳妇

 兰州家长 2022-07-16 发布于甘肃

1934年10月23日长征出发的第14天:

1、大家好,我是老刘。今天继续说说红军长征1年零9天中每天发生的事,今天讲1934年10月23日长征的第14天发生的事。

2、这天中午12点,总司令朱德致电各军团,安排渡过桃江后的计划:8军团在南康、大余间西进。

文章图片1

全速向西挺进

其余部队都在大余、南雄之间西进摆脱敌人,全速向西挺进。

文章图片2

其余部队都在大余、南雄之间西进摆脱敌人,全速向西挺进

3、红1、红3军团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后,除留部分兵力监视信丰、安远之敌,掩护后续部队安全通过封锁线外,大部兵力继续西进。

文章图片3

监视信丰、安远之敌

(1)这一天红1军1师3团与师部会合,晚上前进至安息时与粤军相遇,总攻没有成功,半夜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命令撤出战斗避开敌人向西转移,在坪石以南绕过安西直奔桃江。

文章图片4

在坪石以南绕过安西直奔桃江

(2)红9军团第22师拂晓前,进驻石背圩,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团。维续监视安西、信丰、安远三处之敌,主力转兵西进。

文章图片5

第22师监视安西、信丰、安远三处之敌

(3)红3军团顺利地占领了与桃江近在咫尺的大塘埠

4、红军总部进驻古陂、杨坊,1934年10月23日的晚上,中央两个纵队和红军总部到达古陂的洋坊

文章图片6

5、毛主席的疟疾还未痊愈一直躺在担架上行军,毛主席这晚宿营古陂洋坊军田高,毛主席在这里住了两夜。张闻天、王稼祥也身染重病,与毛主席同行,是担架给了他们统一思想的机会,因为担架行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了红军的命运。

6、中革军委进驻下洋坊的陈氏祠堂。

文章图片7

中革军委进驻下洋坊的陈氏祠堂

7、至此,李德制定的红军突围各部队队形基本形成。

8、两个军委纵队的前后左右,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

9、红1军团和红3军团分别位于军委纵队前方的左右两边开路,红8军团和红9军团分别位于军委纵队的左右两侧护卫,红5团在整个军委纵队的最后面担任后卫。

文章图片8

“八抬大轿”行军队形

10、刘伯承说,这种队形像是红军主力抬着个“八抬大轿”,轿子里需要保护的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新媳妇”,这个“新媳妇”就是庞大冗长的两个军委纵队,这大大地降低了战斗部队的灵活性,但李德设计的这个行军阵形还有点优点,那就是在以后漫长的征战路途中,无论红军主力部队遭遇多么残酷的战斗,走在“甬道中间的这支上万人的队伍却少有战斗伤亡。

11、这就是长征出发第14天发生的一些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