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机会:同时观赏梵高的五个《卧室》

 丁益奇 2022-07-16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微信公众号:老范馆(xuedeFan2021)

配图:梵高油画作品

图片

本文是琴棋书画系列“画” 的第16篇



导读:这是北美第一次将梵高的三张《卧室》(Bedroom)放到一起展览。原作一张珍藏在阿姆斯特丹,一张在巴黎,一张在我们芝加哥。



图片

太幸福了,2016年2月17日,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我看了特展——“梵高的卧室”。这是北美第一次将梵高的三张《卧室》Bedroom)放到一起展览。原作一张珍藏在阿姆斯特丹,一张在巴黎,一张在我们芝加哥。虽然我都看到过原件,但把它们三幅放在一起看,这还是第一次。同时,还有两张初稿,加到一起,整整五个《卧室》。

报道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将梵高的卧室系列聚集在一起展出。上一次是在梵高逝世一百周年,但那次不是特展。这一次展出的36幅梵高的画作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房子。更准确些:家。它让我一再思考并感受着自人类以来就探索的一个基本问题:家。

什么是家?

图片

第一个展厅的大墙上贴了许多小图片。

第一张小照片就是房屋,画于1864年,这是迄今至今发现的梵高最早的作品,那年,梵高才11岁。他画的是一个谷仓和农舍,中间一棵树,普通人家。

无论是谷仓还是农舍,画的都很踏实。

这是一个预示吗?它暗示着梵高一生在寻找一个家?又意味着他一生都在流浪,无家可归。

忘记是谁说了,梵高一生住过大约37个地方,虽然他住过这么多地方,但却没有一处是他自己的家。于是,他画下了自己在阿尔租下的房间,画的名字就叫“卧室”(Bedroom in Arles)。这样,这个“卧室”就成了家的象征,也成了艺术史上甚至人类史上最著名的房间,就连梵高本人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一幅油画,尽管在当时的市场上一文不值。

图片

展览大厅置放了一个梵高卧室的模型,它是根据梵高的画“卧室”和历史资料而模拟出的卧室。

这就是梵高梦想的“艺术家之家”。

黄房子对面的大墙上,不断地打出梵高的一些话,其中一句话是:“我渴望一个地方,在那里我可以生活、呼吸,能够思想、画画。”

梵高的三张大的《卧室》就在卧室模型对面的大墙上,小小的,画前一排人头,静静地看着。

图片

图片

还有一封1888年10月16日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有一张小小的素描。

专家认为,这个素描最接近现在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第一张“卧室”。它是梵高于1888年10月创作于阿尔勒。

图片

( Bedroom in Arles ,72 x 90 cm, (first version)

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这一次纯粹画我的卧室,在这里,只有色彩是无所不能的。色彩的简化,让单纯的色彩赋予平常事物更为庄严的风格,引发了休息或睡眠的感觉。总而言之,观看这幅画应该让脑力得到休息,或者更确切一些,让脑子想象力休息。

墙壁是浅紫罗兰色,地面呈红砖色。床和椅子的木头是鲜奶的黄色,被单和枕头呈非常淡的柠檬绿。鲜红色的床罩,绿色的窗子,蓝色的脸盆,淡紫色的门。这就是全部了——除了一扇关着的百叶窗,屋子里什么也没有。家具不能侵占其余的空间,墙上是肖像,一面镜子,一条毛巾和几件衣服。

至于画框,因为画面没有白色,所以它将是白色......我会再为这幅画工作一整天,但你看,这构思多么单纯。调子和投影均抑隐不显,我用类似于日本版画的自由、平舒的淡涂法来画,这样会形成对比......不能写再长了,因为明天要起得很早,我打算开始画寒冷清晨的光线,这样来完成我的布面油画。”(《梵·高艺术书简》第327页)

梵高认为,自己的画作以生动的补色和漫画手法表现了内心生活的纯洁。(《梵高传》,637页)

在三幅《房间》中,阿尔勒的这幅房间的色彩是最温暖的。它完成于高更即将抵达阿尔勒之际。房间是梵高为高更的到访特意布置的。

充满了梦想。

图片

(给高更信中的草稿)

次日,10月17日,想必是梵高在完成了“卧室”之后,他在给高更的信中再次说到了他刚刚画完的《卧室”》:

“色彩平缓,笔致略粗,使用颜料厚涂,墙是浅紫色,地板是红色,已经褪色,并且已经坏掉了,椅子和床是铬黄色,枕头和床单是非常浅的柠檬绿,毯子是血红色,脸盆架是橘色,脸盆是绿色,窗户是绿色。这些东西有非常丰富的色调。我想表达出一种完全的宁静,你看整幅画除了镜子黑镜框反射的特征之外,都没有一点白色。”(同上,第329页)

关于这几幅画,一切要说的,梵高都说了。

我需要的就是用整个身心去欣赏画。拍摄了几张照片后,我在三幅“卧室”前仔细地观赏。

图片

( 阿尔勒版《卧室》的局部 1)

图片

( 阿尔勒版《卧室》的局部 2 )

图片

 ( 阿尔勒版《卧室》的局部 3  )

图片

( 阿尔勒版《卧室》的局部 4 )

简练,绝对的简练。但这是带着丰富色彩的简练,丰富的互补的色彩,成了一首彩色的交响乐。

清晨的光照进了卧室中,扑面而来的是水灵灵的乳黄色,这向日葵之光弥漫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完全宁静”,闪光的宁静。

是的,正是在迎接高更来临的日子里,梵高有了一个梦:他渴望建立一个画室,一群爱画画的人在这里为他们的梦想塑型,涂色。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可以生活。梵高把他的梦想画在了画面上,于是,第一幅《卧室》诞生了。

《卧室》是一个梦,梦的是家——心灵的庇护所。爱的家园。

梵高自认,这是他最好的作品,在这里,他达到了完全宁静。      

当梵高于1888年搬进“黄房子”时,梵高欣喜若狂,梦想成真!“艺术家之屋!” 

图片

(第二个版本,1889年9月,72 x 90 cm,藏于芝加哥藝術博物馆 )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版 卧室 局部 )‍

从第一张《卧室》到第二张《卧室》前,我仅仅走了几步,但梵高却跨越了将近一年。

1888年10月到1889年9月。

1889年9月初,梵高按照《卧室》的原作重新画了一张大小几乎一样的《卧室》,这一版的《卧室》现在就存在于我们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我的最爱之一。

第二版的造型仅仅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很小的改动。但颜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墙面的蓝色更深了,地板的颜色破碎,一种阴冷的感觉充斥在房间里。

梵高绝望了。

就在画这幅画的过程中,9月5日或6日,梵高写信给弟弟说:“让我们以北方人的冷静来面对现实吧!这讨厌的艺术生命快要耗尽了。”(《书简》第356页)

梦碎了。

图片

(第三个版本,1889年9月底,57.5 x 74 cm,藏于奧塞美術館 )

几周后,他又创造了第三个版本的《卧室》,作为礼物送给母亲和妹妹,他在1889年10月20日至22日给妹妹写的信中说:“我想获得一种简练的效果......用明亮的色彩画简单的事物根本一点也不容易。......这就是这幅画存在的理由。”

但他紧接着又说,像他这样有着这样理想的简练风格的画家,“最后都难以实现理想”,也就是说,孤独凄惨地活着。(同上,第365页) 

图片

图片

(第三版 卧室局部)‍

从第一幅《卧室》到后两幅,仅仅一年,在这之间都发生了什么?

高更走了,“艺术家之家”的梦想破灭了。黄房子中又只剩下了他孤零零一人,和他心痛的反省。

梵高病了,1889年2月27日被送进了医院。他出院后回到“黄房子”后又被小镇的人看成是疯子,被鄙视、被嘲笑、被诬陷、被举报,被弃绝、甚至被追打,追打他的竟然是孩子。

1889年5月8日,梵高自愿住进了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住院期间他几次病发,但只要身体一好,他就画画,疯狂地画。

图片

图片

他用画画来承受苦难。他说:“我开始想,发疯与别的病一样,就把它当作一种病承受下来就行了。”(《亲爱的提奥》第421页)

他说:“算了,受苦而不抱怨,是我已经学会的第一课。我们所能够做的事情,也许就是对我们莫大的痛苦一笑置之,就像人世间的一切伟大人物所做的那样。”(《提奥》第416页) 

他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命运——为艺术献身。

他唯一放弃不下的,就是他的梦想——画画。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仅仅在一年前,1888年,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那是古今中外从来没有的语言。他渴望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一种安慰受伤的心的艺术”( 《书简》,第341页)

谁了解梵高在这一年中的痛苦有多深,谁就能明白他画的后两张《卧室》有多么伟大。

梵高是活在地狱之中而描绘乐园的美景。并且,尽管他亲眼看到梦碎,但却在画上没有留下任何抱怨、痛苦、破碎的痕迹,即使那个床架子,那两把椅子,他自己都认为是“最丑陋的两样东西”,(《书简》第365页),但他也把它们画得尽善矣、尽美矣——弥漫着明亮大光的宁静,在这“完全宁静”之所,人的灵魂可以安歇。安宁,永远安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890年5月21日,梵高到了巴黎郊区的奥维尔。

《卧室》特展展出了几幅梵高在那里的作品,他再次创作了村舍系列,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梵高又回到了生命之初,回到了最初画画时引起他心灵共鸣的主题:故乡的村舍——房子——避难所——家。

我站在一幅幅梵高画的村舍前。他的笔触柔软了,色彩也不那么浓烈,一种宁静洋溢在画面中。是那些屋顶上的茅草引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吗?还是院子里的菜地令他回到了少年,也许,就是家吧?一个离开的家,一个回不去的家,一个梦想中的家。

就在梵高生命的最后日子里。1890年,他用自己1882年的石版画《在永生之门》为底子,画了一幅油画。他解释说:“有种高贵、伟大的东西在那儿,它不属于蛆虫……这幅画远离所有的S学,它是在描述,那位坐在炉台边、最穷困、最渺小的伐木工。或者是矿工,都可以有自己发泄感情和心绪的时候,让他体会到一个永远的家乡,而且是已经接近了。”(注1)

初稿完成于2016.2.28  深夜11.54

修订稿完成于2020.7.31 下午

注释:

注1,转引自:临风 著 《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6至287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