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吃相,什么人。 古人有云:“贪小便宜者,必吃大亏。” 蹭吃蹭喝,贪小便宜,是世上最赔本的事情。 有时候便宜占尽,不仅淡了情分还会丢了人心。 吴国宰相伯嚭曾深受吴王的赏识和信任。 但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爱蹭吃蹭喝,贪图蝇头小利。 他不仅利用自己的官职,到处参加“免费”的饭局;还不断接受别人的贿赂。 越国的官人正是抓住了伯嚭的弱点,不断的请他吃饭,给他各种金银财宝,在饭桌上挑拨伯嚭与吴王的关系,从而让伯嚭帮助勾践攻打吴国。 伯嚭想着饭桌上曾经的点点滴滴,以为自己和勾践已经达成了共识。 当准备投靠越国时,勾践却对手下的人说:“伯嚭蹭吃蹭喝,易受重贿,难以重任”,随后派人将他杀了。 伯嚭贪图小利,爱占便宜,为一己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 换来的不是荣华富贵,反而还留下了千古骂名。 那些看起来不需要付出的收获,将来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让你偿还。 左宗棠说:“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 小心那些平时饭桌上爱蹭吃蹭喝的人,他们往往精于算计,斤斤计较。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久了,时刻都要担心他背地里使绊子,真心也会被消耗。 饭桌之间,不管吃饭还是交谈,尽量多包容多忍让,这样既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正如曾国藩所说:“与人往还,最忌小处计较。” 做人无需太精明,与其事事算计,不如宽仁他人。 无论在饭桌上还是生活中,为人厚道,不怕吃亏,才能问心无愧,一生坦荡。 2 吃相难看,没有教养的人 俗话说:“什么吃相,什么人。” 通过吃相,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教养。 收藏家马未都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饭局结束后,父亲和儿子在回家的路上说道:“儿子,父亲认为你的那个朋友不可深交。” 儿子表示费解,并说道:“在生意场上合作的时候,朋友的处事还不错,况且这是第一次吃饭,为什么这样评价呢?” 父亲回答到:“虽然我对你的朋友不是很了解,但是从吃相看,大概也能知晓一点他的品行。他夹菜时,喜欢把筷子插到饭菜里面,从下往上翻,还扒拉两下再夹走菜,这种习惯可以看出他非常自私,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儿子摇了摇头,并不认同,仍然继续和朋友合作。 不出父亲所料,这个朋友果然背信弃义,倦了钱财跑路。 最后也落得个人财两空。 常言道:“吃品见人品,餐桌见三观。” 饭桌上的习惯其实就刻在骨子里。 你的一举一动都能直观的反应出你的教养,影响着别人对你的评价。 吃饭狼吞虎咽,只图自己痛快,这样的人往往自私,没有同理心;而品行好的人,都懂得换位思考,照顾他人的感受。 总是顾着自己,消耗别人的人,最后朋友只会越来越少。 到最后,任何一段关系拼的都是人品和教养。 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事有分寸,才能心安,不愧于他人。 3 浪费食物,是折损福报的开始 《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世间的一粥一蔬、一枝一叶,都是命中求来的福报,不能随意浪费。 俭朴,才能积福。 明朝富甲一方的张义方,家中良田万顷。 每年收到的租粮都堆积如山,多得不得了,长时间以此,吃不完的粮食就腐坏了。 有人劝他用这些吃不完的粮食救济百姓,不然就浪费了,这么做也算是给自己积福。 但他就是不肯。腐烂的粮食扫除丢掉,甚至还拿去喂牛羊牲畜。 有人认为这是造孽,劝他莫要浪费,但他却丝毫不在乎。 可殊不知“腐烂的是良心,倒掉的是福报。” 几年后,黄河决堤,犯了洪水,张义方的良田也化作了虚无,一夜之间,便倾家荡产。 因为他的为人,没人愿意出手相助,最后张义方一家人都活生生的被饿死了。 古语有云:“善恶终有报,天道有轮回。” 上天最看不惯的事情,就是浪费粮食。 这样的人,花钱大手大脚,只知道沉迷于享乐,随意挥霍,最终家必衰败,人必落魄。 远离这种人,才能修养身心,避免祸端。 浪费一点食物,看似没什么,但其实倒掉的不是食物,而是自己的福报。 人无寿夭,禄尽则亡。你吃一分,命少一分;你糟践一分,命里就少十分。 要知道,福报都是靠自己修来的。有了德才能“得”,想得到福,就必须先修德。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珍惜粮食,才能得厚报修后福。 ▽ 《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间自古就离不开吃,一餐一饭,一筷一碗,一箪一羹。 吃饭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最能看清一个人的品行与修养,遇到以上三种人还是尽早远离。 往后余生,愿你所行都坦途,所遇皆良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