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中的美学三境界

 天下小粮仓 2022-07-17 发布于福建
晓莉
2019-11-18
阅读 276

话说写出来千古名句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其“博士论文”《诗格》中说“照片要拍的好,诗要写得好,一定要把三种境界刻画到位,一曰物境,二曰情景,三曰意境。”今天我们唐诗班的孩子将把三位诗人的作品当做案例学习。

 第一首当然是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的诗了。诗的一开头就有金色的春光,还有红花绿草,仿佛把春草的味道也送到了我们的鼻子里。如此的美景怎么能少了小动物呢?于是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阳光还把沙晒得暖暖的,艳丽的鸳鸯也要享受着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沙洲上静睡不动。

可是大自然的春天百花齐放,诗人只写到了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是不是不够完整呢?当然不是。花有多红?是粉红、玫红还是大红?是什么话?除了鸳鸯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吗?这些问题诗人故意留着不说,需要你通过联想,加入自己心中的春天,去填充你心中的春意。这个物镜刻画的功力的确叹为观止,可以当范本了,也符合中国美学含蓄之美。像一幅水墨画,寥寥几笔,却让你遐思未尽,这就是中国美学第一境界——物境之美。

第二首诗,我们就直接把它想象成一幅油画吧!他用丰富的色彩叠加,如实地记录了创作者所看到的美景,同时将他无穷无尽的思想感情,隐藏在画里,等着你去发现。从这首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我们去看看张若虚——张老师。张老师将情景之美渲染得登峰造极,他一生之中就留下了两首诗,一首诗就能孤篇压全唐,相当于拍一部大片,就一直保持票房冠军的骄傲,感谢张老师言传身教教我们美学的第二重境界——情景之美。

今天还要欣赏第三幅摄影作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融物镜、情景、意境三境于一体寄慨言志,含蕴丰富,不得不服。

唐诗的美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这些美有的含蓄,有的具有情韵,有的灵动。今天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审美思维。只有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美,如何去欣赏美,才能体会唐诗的精妙之处,进而明白生活的美。

更新于 2019-1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