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建筑的地域性风格——书院的历史风格(贰)

 黄之中 2022-07-17 发布于上海


广东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建成于光绪二十年,是广东陈家族人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宗祠,占地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0.64万平方米氏书院是祠堂与书院合体的建筑,既是陈家合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同时也是供陈姓子弟读书的场所。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大门。跨过门槛,即为书院屏门,上面有“青春发达”、“大器晚成”等画题,寄寓了对族中子弟的殷殷厚望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与岳麓书院风格迥异,造型复杂,装饰繁糅,是一个充分艺术化的建筑组群。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称得上是一件精美别致的艺术品。在这里,建筑的每一个构件,乃至每一个细部,都经过艺术家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和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在岳麓书院那里,建筑师把建筑的空间和功能始终放在第一位,艺术上的推敲和处理,可以说是慎之又慎,能减省的决不铺张,该细致的决不简略。而在陈氏书院,艺术上的处理简直到了恣性妄为、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在整座书院中,凡是可以展示艺术效果的地方,艺术家似乎都可以全然不受限制地表现自己的艺术才情——其实,从本质上看,除了才情的充分的展现之外,书院建造者对财富和品位的炫示,也可以说到了毫不掩饰的放肆的程度。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广东全省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堂皇富丽、庄重典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片


大堆的钱,如果是到了土财主的手里,如果他也要做个把摆阔工程,结果可想而知,只能是俗不可耐、暴殄天物。值得庆幸的是,陈氏书院的创建者不仅手头有钱,还很有品位、很有艺术鉴赏力。陈氏书院的整体布局、建筑造型、内部装饰和细部刻画绝不是乡村土财主或艺术鲁莽者的率性而为,而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蓝图和总体效果,以满足祭祀和讲读为主要目的,根据祠堂和书院的特点,同时也根据广东的区域特征,有步骤、有计划地,在有经验和才气的建筑师与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


图片
聚贤堂的12扇扇,木雕精美,雕有《黄飞虎反五关》、《郭子仪祝寿》等从商周至宋代的各种传奇故事和民间传说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采取传统的“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主体建筑采用边长为80米的正方形,设前、后、左、右、东、西六院,八条长廊穿插其间,轴线突出,对称均衡,美轮美奂,气势宏伟。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东西厢房中除装饰有套色蚀花玻璃外,还装饰了许多书法和绘画,如王勃《滕王阁序》、李白《夜宴桃李园》等,意在激励子弟用功读书,建功立业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的总体风格,可以说是典雅精致、富丽堂皇。它像一篇精巧的六朝的骈文,词藻华丽,文采飞扬,处处是修辞,处处有用典,但是,你丝毫感受不到它的堆砌之弊、纤柔之弊。只要你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陈氏书院上到屋脊下到柱础,外至墙头内至天花,既充满着无休止的藻饰,又遍布着华丽的“用典”——它的许多刻画细致的装饰图案和纹样,就是书院的词藻;它的历史人物、戏剧故事和吉祥构图,就是书院的“用典”。


图片
图片
陈氏书院聚贤堂前的月台栏杆,石雕精湛。栏杆中间的黑色铸铁通花栏板,在当时来说也是相当的前卫

图片
“挂线砖雕”综合运用各种雕刻技法,特别是深刻技法,线条规整流畅,纤细如丝。陈氏书院的《刘庆伏狼驹》砖雕,有40多个人物,是“挂线砖雕”的精品

图片


图片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