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开放第一将:袁庚

 a_123 2022-07-17 发布于河北

#抄书打卡##读书#

提起深圳特区,大家都津津乐道,那么深圳的蛇口有多少人知道呢?它又在改革开放中担任什么角色呢?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蛇口工业开发区的大胆尝试,上海、温州、珠海等14个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步伐或许也没有那么快。

蛇口工业区进入历史舞台是在我国600亿美金引资计划搁浅后,而袁庚正是蛇口开发区的“老板”。

文章图片1

袁庚创办蛇口开发区,一没有被纳入国家计划,二没有财政拨款,但是袁庚争取到了两个权力,一是可以自主审批500万美金一下的项目,这个权力直接大大简化了蛇口的招商程序,我们现在一个项目从设计到建设都要漫长的时间,而在当时的蛇口,或许只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是允许向外资银行举债,这项权利让袁庚向港商和银行借了15亿,这也让袁庚的三通一平有了经济基础。

袁庚一方面通过“三来一补”引进外资企业,大大发展了当地经济;二来通过制度变革,实行干部一年一聘,民意考评达不到半数就要下岗,这也是“老板”的由来。基于这几项举措与变革,袁庚让蛇口成为了中国最醒目的试验场,直接导致了深圳特区的成立,大大推动了我国14个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步伐。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1992年,袁庚交出了管理权,而蛇口也因为体制羁绊退出了改革的前台;2004年6月,蛇口工业开发区正式被撤销。

我觉得大家会感兴趣的是,袁庚在任内做出的最后一项重要决定就是让蛇口的三个下属公司走到了体制外,实行股份化。也就是后来的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公司和南山港口开发公司,可以说,袁庚就是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的缔造者。

晚年的袁庚每想起蛇口都有三件遗憾的事。第一件事就是蛇口太小了,没有接受李先念画的70多平方公里的圈;第二件事是当时设计的蛇口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法律、顾客就是皇帝。为了谨慎起见,当时只用了前两句;第三件事是1981年香港企业想入股蛇口,袁庚没有答应,这就导致了蛇口未被彻底资本化。遗憾的是袁庚袁爷爷于2016年1月31日在深圳的蛇口与世长辞。

纵观袁庚和他的蛇口开发区,我借用美国法律大师罗尔斯的一句话:建立在个人开明基础上的权威体制,如同“流沙上的高楼”,一旦那个权威人物退位或影响力消退,它所具备的进步性便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是由收听@晓书童频道整理而得,如有侵权,还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