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后有感:《猎人笔记》苦难深重却不放弃希望

 阿榧榧香 2022-07-17 发布于江苏
屠格涅夫在创作《霍尔和卡里内奇》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对作品抱有多大的希望。当时的青年屠格涅夫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可能对于诗人的前途感觉比较渺茫,他甚至想用这篇既是小说又像散文随笔的短篇与文学界告别。没想到的这个作品在《现代人》上刊发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得到了著名作家别林斯基的高度评价。屠格涅夫大受鼓舞,于是继续回到文学作品的创作,陆续又写了21篇,后来增补3篇,包含25个故事的《猎人笔记》让屠格涅夫声名鹊起。
屠格涅夫是描写大自然的圣手,在很多故事里都有对风景的大段描写,朝霞、露珠、薄雾、阳光、湖水、草原、浮云、蓝天……在他的笔下,描绘了一幅俄罗斯中部地区的绚丽景色。《猎人笔记》也得到了文学大师沈从文的高度赞赏,“对于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起,有独到好处。”
当然,《猎人笔记》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景物描写,甚至不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别林斯基说:“《猎人笔记》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或许,这正是《猎人笔记》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这部小说中,猎人以游猎的形式,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地主和农奴。这些地主凶残贪婪,伪善阴险,即使看似“开明”的地主,也只是一个“优雅”的恶棍。
在这些地主们的压迫下,生活在俄国土地上的农奴们生活无疑是悲惨的,他们被奴役被摧残,却很少对自己的状况表示不满。《霍尔和卡里内奇》中的霍尔是佃户,却不愿意为自己赎身:“我为什么要赎身?眼下我跟东家处得很好,我也交得起租。”按理说,能得到自由总归要好一些,但是霍尔却不愿意付出代价,因为一旦成为自由人,管他的人反而更多。《莓泉》中的斯焦布什卡欠着租,儿子死后生活更加困难求告无门,可是说起这些悲惨的往事却是带着笑的,只是“那小小的、皱得紧紧的眼睛里噙着泪水,嘴唇抽搐着。”《里果夫村》中的老人“小树枝儿”做过很多工作,主要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因为女主人不允许农奴结婚而孤老,他的要求不高,“有一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瓦夏不知道缘由挨了打,还是认为“是我该打。我们这儿无缘无故是不会打人的,我们这儿不兴这样,决不会的。”
女奴的命运也很悲惨,阿丽娜只是想要结婚,却被主人认为忘恩负人,被剃了头发送去了乡下。马特廖娜与小地主相爱,却在小地主求婚后被打发到了村子里受苦,即使跟着小地主离开,前主人却始终没有放过她,为了不留恋爱人,马特廖娜无奈选择了自首。
最让人感慨的,是《活骷髅》中的女奴露凯丽娅。这个曾经是猎人家里“所有仆役中的头号美女”,因为生病被主人家赶出来,只能在角落的板床上苟延残喘,就这样躺了六年多。昔日的恋人另娶妻子,她给予了祝福:“托上帝的福,他现在过得很好。”她不需要别人多少照顾,“我自己能拿到杯子,因为我有一只手还能活动。”她拒绝猎人送她去医院的提议,“从来不给人添麻烦,听不到她诉苦,也听不到她抱怨。”对于别人的善意,她很感激。即使已经病得唱不了歌,她依然觉得“我什么也不要,感谢上帝,我什么都有了,但愿大家都健康。”她唯一的希望,只是希望地租减轻一点儿,因为农奴们的生活太不容易了。多么善良的“傻”姑娘啊!
面对俄罗斯的现状,猎人也只能感慨:“这就是旧俄罗斯呀!”正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这些善良的农奴们,俄罗斯就还有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