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得声,字重帆,号听涛海阁主人,1946年生,双面透视大海技法创始人,国礼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艺近六十载,在国画、版画、剪纸画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欧洲、东盟、非洲多国大使馆及众多政要藏家收 藏。 张得声的海洋画作品中,充满着水的剔透无暇,大海的广袤无垠、礁石的巍然耸立,一幅幅动人心弦、别具一格的画卷从不同角度将海的博大精深刻画得淋漓尽致!上升到人文高度,欣赏张得声的画作对观者来说不仅是一种视觉冲击,更是一种灵魂的震撼,甚至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斟酌。 作为中国海洋画里程碑式人物,张得声以中国画传统为基础,以海洋、江河为题材,结合水墨透视和西方油画光影透视,创立了双面透视大海技法,在中国海洋绘画史上留下了饱满的时代印记。 ![]() 回顾张得声先生的作品,不难看出他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20世纪60至70年代是他艺术创作的基础阶段。历时20年,张得声其时以版画国画为创作主攻方向。早期他的艺术著作已颇丰,众多作品在业内脱颖而出获得了肯定和奖项。1975年作品《汽迪响彻万重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作品展,1976年他受邀参加浙江、广东四川三省联展,1977年作品《界外球》在中国美术馆庆祝建军50周年作品展,1977年他参加了由中国人民文化部主办全国美术作品展。 ![]() 第二阶段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得声先生的创作仍然以传统国画题材为主,渐将创作方向伸向中国海洋画新领域,改革开放大潮充分燃起了张得声对于海洋的热情,他想要通过画笔,展现蕴含在广袤海洋之中拼搏奋进的时代精神。这个阶段,是张得声海洋画作的酝酿阶段,他的海洋技法日渐成熟,对海洋的观察和理解日渐加深,热爱海洋画的种子已然埋下。这个时期的他也创作出无数优秀的佳作,1980年作品《诵》入选第二届美展,1981年作品《山乡》入选第一届版画作品展览,1982年版画 《冬云》获一等奖,1982年由黑龙江美术馆主办北国风情美术作品展《林乡曲》入选,版画《山林之歌》也于同年在黑龙江美术馆获奖。 ![]() 90年代以后,则进入了张得声海洋画创作的高产期,他不仅在海洋画作品上获得硕果累累,更是开宗立派,成为海洋画里程碑式人物。他在传统水墨透视技法上结合西方油画光影的绘画技法,独创了双面透视大海技法,其特点是绘画力度拿捏精准,绘出的海水晶莹剔透,海也是立体的,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个时期他的画笔下涌现出大量的海洋画佳作,1991年,国画《澎湃》于日本东京美术馆展出并获优秀作品奖;1992年国画《大海》入选《中国美术家》一书;2002年国画《浪吞山河》参加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荣大奖;2005年国画《圣地》参加“祖国颂国际书画大赛”并获银奖;2008年国画《激情声浪》入选奥林匹克美术大会;2011年6月美国驻华大使收藏张得声海洋绘画作品;2022年张得声作品被选为喀麦隆共和国50周年国庆日重要礼物,赠送各国驻华使馆外交官嘉宾。 ![]() 张得声先生的重要海洋画作品有《屹立》、《云中炊歌》、《沧海颂》、《出海》和《激情澎湃》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万里海浪千堆雪》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霞飞欧浪》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万里听涛》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三个殿堂级美术博物馆都收藏了张得声的作品,这也见证了张得声先生在海洋画创作领域的斐然成就,他不愧是用作品说话、用作品为自己留“声”的伟大艺术家。 ![]() ![]() 张得声将画大海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1995年启功先生曾为其题字《听涛海阁》,他始终记得启功先生的寄语:“笔墨当随时代,大海表现时代”。他一直坚定地选择大海,40年来一直全身心投入到双面透视大海创作艺术当中,用无数幅海洋画作呈现出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与如海洋般辽阔的胸怀,用最深刻的绘画语言诠释着海洋文化,为我国的海洋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