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有真假两层被膜
外层为甲状腺囊
由颈深筋膜(气管前筋膜)构成
与颈血管鞘紧密相连
内层为纤维囊
是贴覆在甲状腺本身的被膜
真被膜深入甲状腺实质将腺组织分隔成若干小叶

甲状腺癌被膜侵犯
就是甲状腺癌细胞逐步突破甲状腺被膜的过程
简要示意图如下

图A:结节位于腺内,无被膜侵犯

图B:结节紧贴前被膜,无侵犯

图C:结节和被膜接触,前被膜侵犯
图片来源:DOI:10.1155/2014/351058
根据Jeff精准观察体系
甲状腺癌和被膜之间的理想距离是>2mm
大数据提示
甲状腺癌结节距离被膜>2mm
且甲状腺被膜连续的情况下
几乎可以100%排除被膜侵犯

DOI:10.7863/ultra.15.02006
当结节贴近甲状腺被膜
并且接触处甲状腺回声出现中断
大数据提示
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65%
如果结合其他被膜侵犯特征
几乎可以100%鉴别被膜侵犯

案例说明:绿色处为被膜回声缺失,橙色箭头所示处被膜回声存在。
DOI:10.7863/ultra.15.02006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对结节和被膜接触处进行超声分析
如果在结节和被膜之间观察到血流信号
特别是血流延伸穿过甲状腺外的被膜组织
则可以提示甲状腺癌被膜侵犯
案例1:甲状腺癌前被膜侵犯

图 A :纵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被膜接触处血管(绿色箭头),被膜侵犯;
图 B :纵切面超声,提示被膜接触处回声消失(绿色箭头),大病理证实被膜侵犯;
DOI:10.7863/ultra.15.02006
案例2:甲状腺癌后被膜侵犯
因为甲状腺后被膜往往界限并不清楚
导致后被膜侵犯的鉴别比较困难
Jeff过去也只能凭借经验推测
超声医生在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时
如果发现穿越被膜的血管
基本就可以判定后被膜侵犯
被膜外血管征象鉴别腺外侵犯特异性高达89%

案例说明:贴近甲状腺后被膜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普勒超声发现经包膜血流。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气管软骨侵犯。
DOI: 10.2147/IJGM.S349299


对于凸出甲状腺被膜的结节
L/V 测量方法如上图 A
白色五角星代表代表皮下组织
白色空心三角形代表甲状腺前被膜(假被膜)
白色实心三角形代表甲状腺
短双箭头表示 L 值
即从结节突出的甲状腺包膜的边缘长度
长双箭头表示 V 值
即结节的垂直直径
当L/V 比> 0.2325时可以比肉眼更为准确被膜侵犯
除此之外
对于超声检查中怀疑被膜侵犯的甲状腺癌
还可以采用造影、弹性成像、增强超声
CT、MRI等方法来进一步辨识
Jeff在今后的文章里面可以进一步介绍

案例:弹性成像方法判断被膜侵犯

案例:结节造影方法判断被膜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