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约·浅喜·深爱(2022)202·故乡

 木石匣 2022-07-19 发布于内蒙古

故乡

     人是矛盾的。

​      渴望稳定,但又期盼变化。

      如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想着去另外一些地方去看看,待到去可别的地儿,不到十几天二十几天时间,又开始思念原来的旧地儿,想法设法的回去。

     喜新厌旧吗?

     不见得。

    性情使然,也是本性使然。

    所以就有了“故乡”和“他乡”区别,所以就有了“月是故乡明“怀恋,所以就有了“甚荒唐,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感叹,所以就有了“旅游”的接踵脚步。

    我沿着祖先的脚步逆行一千1300多公里去了山西寻根问祖,脉络清晰的可追寻到了1300多年前,是故乡的故乡;我出生在大兴安岭最高峰下,那里有我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从山西迁来已经有了8代,也是故乡;我在工作地住了35年,有了我儿子、孙子孙女,又是了3代,是儿子和孙子孙女的故乡……

     想想看到处是故乡又到处不是了故乡。

    也难怪曹雪芹《好了歌》中的那份感叹,更难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那种无奈。

     

    故乡成了回去了待不住,走开了又魂牵梦绕的“离不开”。

     它成了象征。

      父母在则是了家,父母不在了它就成了思念。

     家随人迁,思念则无尽。

     和小孙子户外运动遇见了蒲公英,欢快的他蹲下身去把白色的花瓣吹开,散了满天。

     它的家是那片草地,随风而去不知落在了何方。

     再发芽,在开花,再散开……

      往复的循环记不得来自于哪里,可根还在了土地上。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星星有家吗有故乡吗?

     追问起来,就成了天文话题。

    它应该是有故乡的。

     太阳系,银河系,外银河系,整个宇宙……

     那我就应该是即有故乡又没有故乡的。

     若蒲公英,随处是故乡,随处又不是故乡。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明朝初,天灾人祸人口锐减,而山西未经战乱,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的总人口不及山西的一半。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内共有十八次大规模的迁徙,把山西人分散到十八省五百县,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所以呀,山东人、河南人河北人还有好多好多其它地方的人,本来呀,是山西人。

       由于大部分的山西人不愿离乡背井,官兵担心百姓逃跑,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刻了一刀作为标记,所以相传小脚趾甲两半的,都是山西人的后代。

       看看自己的小脚趾甲,是不是两半?

      是两半,就是山西人。

      每年的槐树开花,香气不绝。

      槐香,就是“怀乡”。

     我是山西人,族谱在,写的一清二楚。

     我是山西人吗?

      去山西,我只是了个游客。

     故乡,只在了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