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字的起源与发展(1)

 结绳文字起源 2022-07-19 发布于天津

     发明了“一”之后,有了“丄”(上)shang,“丅”(下)xia,到了有数量“三”的意识后,发明了工。工(gong)发音有待研究。应该起源于“公”,公起源比较早,公起源于结绳文字(八厶), “纬”没有发明的时候,多为竖着挂绳子,“经”的时代。

       工有工具的深刻含义。一种含义这是一种尺子,用途很广,工可以做成大的,可以做成小的。大的可以丈量土地,距离。东北解放前还有。小的“工尺”可以做许多物品的标准。

      工是“规矩”中“矩”的起源,“公式”中“式”的重要组成。 确定尺寸,距离,是人类迈向数学,明白数量重要的一步。有了计算的工具。

       上“丄”,下“丅”字在产生发展中也有尺矩的功能,丁字尺,拐尺。伏羲女娲手里经常拿着。

      在打治石器时代,对一个石头,要上,下打治,敲打,让普通石头有了石簇,石刀,石锥等功用。上下方位的产生,人类有了深刻空间,三维抽象概念。

       打治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200万年到5000年。打治石器中有段和肩的产生,

榫卯结构的起源。      段的左部与尹:yǐn有深刻联系。尹有尹吉甫fu名人,殷商。

       尹古字形像以手持杖,表示有权力;或以为像手拿笔,以表示治事。 尹由治理引申指官名,用作名词。尹也用作姓氏。"尹"在商代官位显赫,常在君王身边,管理国家或君王的有关事务。据典籍记载,商代的"尹"相当于"相"。西周"尹"的地位很高,仍为君王辅弼之官。到了春秋战国之时,楚国的官长多称"尹",并且有"左尹、右尹"之称。《姓源韵谱》记载:“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子殷执掌工正,被封于尹城,后代子孙因此为氏。尹佚,也称史佚,《清华简》记为“作册逸”,  他曾经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且记录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引自《360搜索》

现今存世的文物“兮甲盘”,

图片引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图片引自《西泠líng 印象》。亦描述了兮伯吉父的功绩。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根据周朝官僚职责,祭祀活动主要是以尹氏(一说为太史)为首领的太史寮负责,对外战争主要是以太师、太保为首领的卿事寮负责。

     肩的甲骨文,是指石器有缺口的位置,叫肩,横的叫肩,竖的叫段。

     不知现在治玉师是不是还如此叫法。段的甲骨文,应该是打治石器的一个角,形成缺口。段的甲骨文字非常象形,古人的造字智慧,在此致敬。

     今天的“今”与段有关系,

      玉器中“段”与“肩”比较明显,玉戉yue,玉斧,玉琮cong。而石戉yue ,石斧早于玉器。       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

距今100万年以后的遗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第1地点的北京人文化为代表,在南方以贵州黔西观音洞的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可用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文化(见丁村遗址)为代表。另外比较重要的有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和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数量增多,有萨拉乌苏遗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遗址、山顶洞遗址(见山顶洞人)等;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的水洞沟文化山西沁水的下川文化,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的虎头梁文化。

在东北地区,属于这一时期的重要遗址有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和黑龙江哈尔滨阎家岗遗址等。引自《360搜索》

      在南方,这一时期出现了几个区域性文化,如以四川省汉源县富林遗址命名的富林文化类型,以重庆市铜梁县张二塘遗址为代表的铜梁文化类型,以及最初在贵州省兴义市猫猫洞遗址发现的猫猫洞文化类型。另外,在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也发现了一些属于这一时期或稍晚的旧石器文化地点。引自《360搜索》

       中石器时代定义: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中石器时代,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陕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许昌灵井(中石器时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 (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等。

       新石器时代定义: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会使用陷阱捕捉猎物。出现了龙虬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等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制作陶器、纺织,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开始了定居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完结后,人类开始进入铜器时代。引自《360搜索》

      工的衍生字有巨,王,壬,巫等。

      “巨”字,到2.8万年(山西峙峪遗址石箭头)演变为弓箭的弓。工与弓的材料应该是木头或树棍。小的“工”会不会是石器或者玉器需要研究。但是木制的“工”,最方便,易取。巨甲骨文

巨的同音字,矩,距,拒,锯,炬,钜,苣,車,讵,车,且,秬,榘,岠,乬,怇,句,ju的发音产生的字有深刻的造字逻辑,衍生逻辑,传承逻辑。

       最有名的是句芒,句发音gou。      句芒(gōu máng),少昊的儿子。传说:他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忠心耿耿地辅佐太昊(皞)伏羲。 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引自《360搜索》       句,与勾的关系需要讨论。

     ㄐ Jiu古之「纠」字,《说文解字》:丩,相纠缭也。纠,绳三合。与结绳有深刻关系。

      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传说它的本来面目是鸟,它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它: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引自网页《360百科》) 

     尹,句芒都是古老的词语,尹作为远古姓氏流传下来是个需要研究的。         

必须学习考古虽然难

2021.9.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