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练习题

 饶吉星大夫 2022-07-19 发布于河北

A1型题

  1.藏象的基本涵义是

  A.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内脏的解剖形象

  C.脏腑的生理功能

  D.脏腑的病理表现

  E.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

  A.实而不满

  B.虚实更替

  C.贮藏水谷

  D.贮藏精气

  E.传化水谷

  3.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是

  A.受纳水谷

  B.腐熟水谷

  C.运化水谷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消化水谷

  4.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

  A.解剖形态

  B.分布部位

  C.功能特点

  D.阴阳属性

  E.五行归类

5.六腑的生理特点是

  A.贮藏精气

  B.化生精气

  C.满而不能实

  D.藏而不泻

  E.实而不能满

  B1型题

  A.五脏

  B.六腑

  C.五液

  D.五官

  E.五体

  1.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

  2.具有“泻而不藏”特点的是

  A.胆

  B.胃

  C.脑

  D.脉

  E.骨

  3.选项中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4.选项中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二、参考答案

  A1型题

  1.E 2. D 3.D 4.C 5.E

  B1型题

  1.A 2.B 3.A 4.B

  三、难题解析

  B1型题

  1.A 2.B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应注意加以区别。

  3.A本题考查胆在脏腑分类中的归属。六腑总的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胆贮存并排泄胆汁,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故属六腑之一。而胆中所藏的胆汁被称为“精汁”,符合奇恒之腑“藏精气”的特点,故又属于奇恒之腑。

中医基础理论测试题——藏象X型题

1.藏与象的关系表现在()

A.藏决定象B.藏变象变C.象决定藏D.象变决定藏变E.象变反映藏变

2.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

A.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B.物质与代谢的统一C.局部与整体的统一D.人体与环境的统一E.形与神的统一

3.藏象学说形成主要是基于()

A.古代对尸体解剖的粗略分析B.精气学说的渗透C.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D.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E.阴阳学说的影响

4.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

A.五脏藏神B.功能不同C.脏讲功能、腑论形态D.形态有别E.脏主腑从

5.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A.面色B.舌色C.意识D.脉象E.心胸部感觉

6.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A.精神B.意识C.思维D.感觉反应E.睡眠

7.心脏的正常搏动依靠()

A.心气的推动B.心阳的温煦C.心阴的滋润D.心血的营养E.心神的主宰

8.与心密切相关的是()

A.血之主B.脉之宗C.气之主D.神之居E.魂之舍

9.肺气宣发,主要向上向外升发布散哪些物质()

A.浊气B.卫气C.血液D.津液E.水谷精气

10.肺的肃降,主要向下向内布散哪些物质()

A.浊气B.清气C.卫气D.津液E.水谷精气

11.肺失宣降可出现哪些病症()

A.无汗B.泄泻C.胸闷D.鼻塞E.咳喘

12.肺主一身之气主要表现在()

A.主呼吸之气B.主通调水道C.助心行血D.主宗气的生成E.调节全身气机

13.肺的宣发肃降能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

A.生成B.吸收C.输布D.排泄E.运行

14.肺的各项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

A.肺气宣发B.肺主呼吸C.肺气肃降D.肺朝百脉E.肺主治节

15.肺在体合皮的生理基础是()

A.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B.肺与皮毛均与外界相通C.皮毛汗孔宣通肺气助呼吸D.肺与皮毛均属金行E.邪犯皮毛, 肺气不宣

16.汗孔又称为()

A.气门B.玄府C.毛窍D.鬼门E.幽门

17.肺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

A.肺气的推动B.肺阴的滋润C.肺血的营养D.肺阳的温煦E.肾阴的充养

18.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内脏有()

A.胆B.肺C.脾D.胃E.肾

19.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饮食物的()

A.消化B.排泄C.传导D.精微的吸收E.精微的转输

20.脾运化水液主要指脾对水液的代谢具有哪些作用()

A.生成B.吸收C.输布D.排泄E.运行

21.脾的升举作用失常可表现为()

A.恶心呕吐B.腹部坠胀C.久泻脱肛D.皮下出血E.内脏下垂

22.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可见()

A.水肿B.气喘C.痰D.饮E.湿

23.肝疏泄气机促进对脾胃消化功能的生理基础是()

A.协助脾升胃降B.调畅情志C.调理气血D.分泌及排泄胆汁E.影响水液代谢

24.肝失疏泄,表现在精神情志方面可见()

A.惊恐不安B.精神抑郁C.心神不定D.急躁易怒E.悲伤忧愁

25.肝藏血功能表现在()

A.贮藏血液B.调节血流量C.防止出血D.固摄血液E.推动血行

26.下列指肝的有()

A.主血海B.刚脏C.气海D.罢极之本E.水谷气血之海

27.瞳神又称为()

A.黑眼B.瞳子C.瞳仁D.白眼E.瞳孔

28.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是()

A.齿B.爪C.发D.骨E.二便

29.头发的濡养主要依靠()

A.血B.津C.液D.气E.精

30.肾的封藏作用表现在()

A.藏精B.生髓C.主骨D.纳气E.藏元阴、元阳

31.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

A.温煦B.推动C.兴奋D.制约肾阴E.气化

32.肾阴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

A.滋润B.气化C.宁静D.制约肾阳E.濡养

33.肾气不固可见哪些病症()

A.遗精B.牙齿脱落C.遗尿D.脱发E.久泄滑脱

34.外肾是指()

A.阴茎B.阴道C.睾丸D.阴囊E.尿道

35.前阴包括()

A.阴茎B.阴道C.睾丸D.阴囊E.尿道

36.胆为六腑的依据为()

A.胆藏胆汁B.肝胆相表里C.胆汁助消化D.胆形态中空E.胆不直接传化饮食物

37.消化饮食物主要依赖于哪些腑()

A.胃B.大肠C.胆D.膀胱E.小肠

38.吸收饮食精华主要依赖于哪些腑()

A.胃B.大肠C.胆D.膀胱E.小肠

39.六腑之中哪些腑具有排泄功能()

A.胃B.胆C.大肠D.三焦E.膀胱

40.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内脏有()

A.心B.肺C.胃D.脾E.肾

41.和女子胞功能关系密切的内脏有()

A.心B.肺C.肝D.脾E.肾

42.三焦的生理功能有()

A.通行元气B.运行水液C.主持诸气D.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E.为血液运行的通道

43.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消化B.血液运行C.血液贮藏D.血液生成E.神志活动

44.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津液代谢B.血液运行C.呼吸运动D.气机调节E.阴液互资

45.肝与肾的关系可概括为()

A.水火既济B.先后天互资C.藏泄互用D.精血同源E.阴阳承制

46.脾与肾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A.先后天互资B.燥湿相济C.水液代谢D.上下相应E.精血互生

47.脾与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阴阳交通B.纳运相得C.升降相因D.气血互生E.燥湿相济

48.脏与脏在血液方面关系密切的有()

A.心与肝B.心与肾C.肝与脾D.心与脾E.脾与肺

49.以下哪些不是表里关系()

A.心与心包络B.肝与胆C.肺与三焦D.肾与大肠E.脾与胃

50.“乙癸同源”是指()

A.肝肾同源B.精血同源C.气血同源D.肝胆同源E.津血同源

51.下列属于“五液”的有()

A.尿B.泪C.涕D.唾E.汗


【考点精讲】

1.中医学以生理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3.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进阶攻略】

重点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这部分内容常以A1或B型题进行考查。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中医学认为五脏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A.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B.传化物而藏,满而不能实

C.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D.藏精气而不泻,虚实而交替

E.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2.区分五脏、六腑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生理特点的不同

B.分布部位的不同

C.阴阳属性的不同

D.表里联络的不同

E.解剖形态的不同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2.【答案及解析】A。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1、有“藏血”功能的脏腑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有“藏精”功能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附  关于津液

中医上津和液是分不开的,就是平时所说的津液指的是水分,指的是比水分黏腻的物质。在津液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

 因为小肠在泌别清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 故有“小肠主液”之说。所以张景岳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 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 化物出焉”(《类经》)

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如小肠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因此,临 床上就有“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

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小肠主液”。 大肠——吸收多余水分,“大肠主津”。

血与津液均是液态物质,均有滋润和濡养作用,与气相对而言二者均属于阴,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病理上相互影响。

运行于脉中的血液,渗于脉外便化为有濡润作用的津液,“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当血液不足时可导致津液的病变,如血液瘀结,津液无以渗于脉外,以濡养皮肤肌肉,则肌肤干燥粗糙甚至甲错,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渗人脉中以补偿血容量的不足,因之而导致脉外的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表现。所以中医有“夺血者无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者不可发汗”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