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积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具备有一定水平的职场中人都有过被“过河拆桥”的遭遇,“吃亏”的次数多了,就不免时时小心谨慎,处处设防,担心被过河拆桥。 现实当中,的确有很多老板不讲诚信,喜欢做过河拆桥的事情,以为自己很聪明,花小本钱占了大便宜。 比如,利用面试的机会,骗取应聘者的答案;借助“试用期”考察的名义,骗取求职者的经验和劳动成果;以谈合作的名义,骗取顾问的方案或讲师的课件等。 类似这种情况有很多,作为职场中的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很多时候,作为弱势的一方的职场中人,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无奈的,即使明知道有诈,但还不得不甘心被骗。 比如,应聘时,必须要给面试官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应聘者就不得不把答案讲出来;求职者在试用期,要获得认可,更是必须展示出真实能力,并做出成果来;顾问或讲师谈合作时,要获得对方的信任,也必须给对方展示自己的实力,给出初步方案或基本课纲…… 职场中的人,遇到这种无可奈的事情时,该怎么办? 其实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使自己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当是自己的一个锻炼过程。 比如在应聘时,招聘单位即使目的就是骗答案,也没关系,就当检验自己在面试现场的应对能力:如果能够回答对方的问题,也由此证实自己的确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如果回答不了对方的问题,就说明自己还存在着短板,还需要继续学习。能够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比如在试用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相应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有的人,或许已经具备了理论上的能力,但却一直缺乏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检验和完善的机会,那么,遇到这种“可能过河拆桥”的试用期的机会,就应该完全放下心态,利用这个“临时的平台”,尽快打磨和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何况,在这个“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还能得到相应的资金(工资)回报! 即使要对可能的过河拆桥进行防范,也只有在自己的确具备较完善的经验和能力之后,才能收放自如,做到“有保留”的奉献,到那时,即使被过河拆桥,也不会感到太吃亏。 比如能够做顾问或讲师的人,社会经验、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在谈合作时,可能会提供一个初步的框架性方案,但却不会提供特别具体的实施内容;可能会提供一个课件大纲,但不会提供具体的课件内容。这样,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却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留了下来,那么,骗方案、骗课件的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拿到大纲,也顶多偷学到个思路,却不可能做出想要的结果。而真正具备相应能力的人,也根本用不着去骗别人的方案或课纲。 而且,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即使拿到了顾问给的详细方案,也未必能做出想要的效果。 比如,曾经有一企业的高管,自称是懂管理的,创业开管理咨询公司,请了一个高手加盟,空口承诺给股权,但实际公司注册时却没有给任何股权,而该高手在帮他做第一单管理咨询业务时,也没有任何防范心理,尽自己努力做好客户服务,并把给客户企业的具体方案甚至做业务的流程都毫无保留地全部给了该老板一份。第一单业务基本结束后,这个老板就甩开了这个高手,自己带着助手去做新的业务。但是,毕竟别人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做的落地方案,对一个不具备真实能力的人来说,就只是一个模板而已,一旦脱离了具体的适用环境,其效用和网上可以公开下载的模板差不多。结果,该老板做的第二单业务,客户根本不满意!之后,更是开拓不了新的业务,于是这老板的管理咨询公司基本上就停业了…… 所以,职场中的人,没有必要对可能的“过河拆桥”有太多的顾虑,过于防范。尤其是对经验、能力还有所欠缺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因为,或许你以为的“过河拆桥”,人家其实是根本就没有看上眼…… 而且,抱有“过河拆桥”的心思的老板,几乎没有能够把事业做成功的,当然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大。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不是系统性地进行学习,那么,通过骗答案、骗方案的方式偷学到的就只能是点状的知识,不成体系,这样的点状的知识,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家大企业是纯粹靠骗答案、骗方案做起来的。 所以,职场中的人,快速提升自己的实务能力,才是解决类似问题的根本方法。 点击文章名《助力2022年职务晋级!》,可得到快速提高实务工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