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合教育中有关特殊学童融合的各项指标,收藏起来!

 临渊草堂 2022-07-19 发布于江苏

由于政策的开放和对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越来越多的星孩进入到了普通小学。同时自闭症这个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认知中,人们慢慢开始可以理解自闭症儿童,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也明显变多了。于是家长就会经常问一个提问:

“自闭症孩子该接受融合教育吗”

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有个正常的社交环境,能够对改善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特别希望能够和正常儿童建立友谊;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不适应,导致情况更糟糕。但是据目前的了解来看,觉得自闭症孩子该接受融合教育的要更多一些。‍


图片

康老师个人也是赞同星孩进行融合教育的。但是进行融合教育不是说把孩子送去普通学校就可以了的,要进行综合考虑评估孩子现阶段的状况适不适合进入普通学校。

自闭症主要表现在『 社会交往、言语沟通和行为 』三个方面,其心理发展特点呢,主要有『 社会交往、语言和沟通、情绪情感、感知觉、智力』

星孩与普通孩子相比,其学习的内容不只是学科知识和技能,他们更需要在普通班级环境中,学习并恰当运用社交规则,获得与人亲近带来的愉悦感受,获得顺利完成某项任务带来的成功体验。‍

图片

01
儿童入学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儿童本身的能力状况

一个孩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情况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弹性比较好,能够比较快的调整自己的行为,那这样的孩子入普校肯定会比那些弹性差的孩子要好。

②:学校整体的氛围 

自闭症儿童从踏入校门到下午放学回家,他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同学,老师,学校环境等显性场景。还有整个学生对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就是学校氛围怎么样。

有见过开学不到两天就被家长拉横幅要求学生离开学校的,也见过刚入学校就被安排融合老师积极跟进的。可想而知,学校整体氛围好,一入学就能够有积极介入机会的孩子肯定要比没有的好奇。

毕竟小学的儿童都是老师的向日葵,爸爸妈妈的小宝贝,一般儿童对自闭症儿童的看法和对待方式更多的是来源于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成年人。

图片

③:自己的承受能力

能够90%确定。我们的孩子入学之后一定会发生。比如:被要求陪读了就是一种状况。

可以预想的还有周围人不能理解的声音,比如:这样的孩子去特校不是更好。这样的孩子会拖累我家孩子。这样的孩子对班级影响太坏了等等。

遇见过的一个家长就曾经被班主任一天打十几个电话投诉孩子出现的吐口水,到处乱跑的电话。

因为班主任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根本无法处理。所以入读普校,不仅自闭症儿童要做准备,家长也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入读普校真的对此有帮助嘛”

首先我想说家长们应该想想,孩子入读普校对孩子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要明白这种期待不单单只是家长对孩子在普校的期待,而应该是包含对孩子整个未来的展望。

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这12年的时间对一般儿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何况是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所以不要让入普校成为绝对的选择,而要看一看自己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想对星爸星妈说『 我们应该支持和赞同星孩受融合教育,但是不要盲目的去,要更具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明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图片

下面与大家分享香港自闭症学童融合教育评估表相关内容。

该评估表由老师或其他辅导人员在课堂和校园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后填写,评估结果用于评价学童的课堂及社交适应情况、制定学习目标、监测学童融合相关技能的发展情况。供广大家长自评时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估表适用于在主流小学就读的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症儿童。(希望孩子进入普校的家长要做好准备哦)

ONE

文章来源:天津拓慧智原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