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术后,有哪些方法可确实有效地降低复发风险?

 江海博览 2022-07-19 发布于浙江

众所周知,癌症是令所有人无比恐惧的疑难重症。其中,肺癌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稳坐“癌王”的位置。


事实上,构成癌症的个体癌细胞,和我们体内的普通细胞一样十分脆弱,无论是利器切割(手术)还是辐射(放疗),药物毒素(化疗)又或是冷冻/高温(消融治疗),大多数癌细胞都是可以被轻易干掉的。



癌症真正的可怕之处,是其具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性。这意味着,虽然不少患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很快去除掉体内的可见肿瘤,但癌症复发会让患者此前付出的时间、精力和身体承受的损伤前功尽弃。而随着复发、治疗的次数不断增加,患者很可能会无法继续耐受治疗,陷入到极其被动的状态。

所以说,想要攻克癌症,核心问题不是能否消灭肿瘤,而是要想尽办法,尽可能降低患者治疗后再次复发的几率。

今天,我们就以肺癌为例,看看目前有哪些方法确实可以降低癌症复发风险。

化疗

化疗虽然是很多人眼中的“洪水猛兽”,但与此同时,它也是确实可以降低肺癌复发风险的良好手段。



从原理上看,很多肺癌患者的复发,与手术时癌细胞就已经“潜伏”在人体各个角落有关。在早期患者中,只有一部分人存在这种隐患,但当分期到达中期和中晚期阶段(II-III期),患者体内隐藏有“敌特分子”概率,会相对早期高得多。

因此,肺癌患者在术后使用辅助化疗,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通过体内循环系统让药物反复走遍全身(除脑部),追杀癌细胞残党,降低复发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当医生判断患者有较高复发风险时,会强烈建议患者去忍耐痛苦,尽可能做足术后化疗。

免疫治疗

这里的免疫治疗,指的是PD-1、PD-L1、CTLA-4等近年来在癌症领域大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经被证实,确实可以降低某些癌症患者的复发风险。这个结论的依据,来自于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前的虚拟新闻发布会公布的III期临床试验IMpower010。

该研究显示,IB-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后接受了标准辅助化疗后,分别接受支持治疗和免疫维持治疗,共计16个周期,结果表明,接受免疫维持治疗的患者,无癌状态持续的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

如果是经检测PD-L1为阳性的患者,则免疫维持治疗的效果更佳,有74.6%的患者连续2年没有复发,60%的患者连续3年没有复发。


靶向治疗

肺癌术后靶向维持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式防复发治疗方式之一。目前,已经有不少携带EGFR等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在接受了术后辅助治疗后,选择靶向维持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依据,来自于知名的ADAURA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他们携带有EGFR突变,则可以在术后使用EGFR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进行维持治疗,以延长无癌状态的时长,同时大幅降低死亡风险。

图片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

对于肺癌来说,该研究可谓意义非凡,因为在众多癌症当中,肺癌属于靶向药选择特别多的类型。而该研究所呈现的医学逻辑,有助于临床上医生更好地参考借鉴,帮助更多可靶向治疗的患者从中受益。


图片

了解了以上三类可降低肺癌复发风险的治疗方式,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是否所有患者在术后,都应当考虑接受相应治疗呢?

绝非如此!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对于癌症防复发治疗,同样也是如此。对于适合防复发治疗的患者,合理的治疗措施毫无疑问很有价值;但对于不适合此类治疗的患者,则做得越多,错得越多,非常容易陷入过度治疗的陷阱之中。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大约2年前,文先生(化名)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右肺上有一枚几毫米的磨玻璃结节,以及数枚更为微小的结节。由于难以判断良恶性,故文先生开始了定期随访。


随访刚满1年,文先生右肺的磨玻璃结节就出现了“密度增高”和“体积增大”的变化。这两个词在肺结节患者的定期随访中,往往预示着恶性风险增加。

在医生建议下,文先生很快通过手术切除了这枚已经长到9mm的结节。术后病理显示,它的确是一枚恶性肿瘤,分期属于TIaN0(早期),没有发现肺部之外的任何转移。基因检测显示,文先生携带有EGFR21突变。

*肺癌患者携带EGFR21突变,意味着可以使用突变对应的靶向药治疗,如特罗凯、凯美纳、奥希替尼等等。

上文我们提到,肺癌术后通过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治疗等手段,可以降低复发风险。那么既然文先生存在可以靶向治疗的突变,是不是应该尽快实施靶向维持治疗呢?

然而,文先生问了许多医生和病友后,他们的结论却各不相同:有人说,为保险,还是该把能用的方案全用上,省的哪天复发了追悔莫及;也有人说,既然是早期,而且已经切干净了,术后什么治疗都没有必要,不用自己吓自己...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先生陷入了两难,他亟需得到确定、可靠的结论,指导自己后续的治疗。不久后,文先生通过盛诺一家预约到了一位来自美国哈佛的权威肺癌专家,用远程咨询的方式来为自己“一锤定音”。

美国专家在详细了解了文先生现状和既往病历后,很快给出了结论:

无论是术后化疗、靶向治疗又或是免疫治疗,什么都做!

美国专家认为,当前文先生处于肺癌早期的IA阶段,属于早期中的早期,没有任何转移,复发风险大概只有10%左右,治愈希望很大。而当前被证实有效的各项术后防复发治疗手段,对于此阶段的患者,可能带来的收益会远小于治疗可能带来的身体损伤,非常不划算。

比如化疗,美国专家表示,对于早期且肿瘤小于4cm的肺癌,辅助化疗并不能带来明显收益。而文先生的肺部肿瘤有多大?只有9mm。

因此即便做足了辅助化疗,文先生可获得的收益也微乎其微,远低于化疗毒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损伤,血亏!


又比如靶向治疗,虽然患者携带有EGFR21突变,但既往的任何研究中,都没有将Ia期且肿瘤不足1cm的肺癌患者纳入,因此没有任何可靠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文先生的术后使用靶向药维持治疗。

同理,既往证实术后免疫维持治疗的研究,纳入的患者也不包含Ia期患者,因此文先生也不适合尝试免疫维持治疗。

美国专家强调,在精准医疗时代,患者接受的抗癌治疗,必须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逻辑。

简单来讲,就是抗癌疗法的使用,背后都必须有严谨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否则,患者很容易遭遇过度治疗,又或者浪费宝贵的治疗时机,错失效果良好的必要治疗。



无论是刚刚确诊癌症,还是已经对抗病魔数年的抗癌老兵,只要您前遭遇到了治疗困境,希望尽快预约国际知名医院的权威专家,快速获取前沿治疗方案,或对当前的病情、治疗方案进行专业评估,您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盛诺一家将竭尽全力为您的治疗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