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了没有生姜的桂枝汤会怎样?

 一得斋主人 2022-07-19 发布于山西

“桂枝汤主之”,“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神农本草经》:“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桂枝在本方中主要是取其“主上气咳逆(干呕),吐吸(鼻鸣),利关节,补中益气(不温覆取汗的桂枝汤就是温补剂)”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在本方中取其“破坚积寒热(发热),止痛,利小便,益气”的作用,与桂枝配伍,一入一出。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一阴一阳。生姜、炙甘草、大枣,加上人参,就是《伤寒论》中补虚四药。

“生姜,切,大枣,擘”,后世中医以生姜、大枣为药引子,加入各种处方之中,至于有没有作用,就不是医生考虑的范畴了。《神农本草经》:“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单用生姜就有发汗的作用,以前老人看到有人受寒,就会煮一碗浓浓的姜汤,喝了就发汗,身体就暖过来了。生姜还有降逆气的作用,强调切碎,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发汗止呕的作用。在桂枝汤中不是什么药引子,而是辅佐桂枝发汗、止呕、降逆的骨干。《神农本草经》:“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大枣可以“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强调擘,是为了把大枣的肉汁熬出来补气补津液,这也是服西药退烧药后容易反复,服中药发汗退热后不反复的主要原因。大枣配伍生姜就是生姜大枣汤,既可以发汗退热,又可以补气补津液,后世中医改为姜枣茶,方便日常使用。桂枝汤虽然药仅五味,但其中暗藏三个常用的小方,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生姜大枣汤,故后世中医称桂枝汤为“群方之冠

吴谦在加减法中讲到:“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谓专走肌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荣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裹虚心悸,腹中急痛。小建中汤再加黄耆,名黄耆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仲师对药味、药量极为重视,稍作加减,就是另外一张处方,芍药、生姜加倍,加人参就是新加汤。芍药加倍芍药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饴糖就是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就是黄芪建中汤。其实还有桂枝加倍的桂枝加桂汤,去芍药的桂枝去芍药汤,加葛根的桂枝加葛根汤,加附子的桂枝加附子汤,极为严谨。增加剂量、减少剂量,增加一味药、减少一味药,治疗的病证就大不相同。反观现在的医生,加了十几味药还叫桂枝汤加味方,很不严谨。另外,因为《伤寒例》中说了一句:“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导致后世中医避讳使用桂枝,比如金元四大家中的李东垣先生,在他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等处方中都不用桂枝,他善用茯苓、猪苓、白术、泽泻,但就是不用桂枝,我们学伤寒,用伤寒,要胆大心细,不可因噎废食。

在将息法中,“上五味,咀三味,有人考证什么是斧咀?其实没必要,无非就是把药物弄成小块,容易煎煮出有效成分。我们现在的药物都已经被机器切成小段,可以忽略这个过程。“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从七升水煮到三升水,首先是把药物浓缩,其次说明煎煮时间久,桂枝、生姜都是富含挥发油的药物,“微火”久煎,容易析出有效成分,还不会使挥发油很快散失。“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河南南阳地区常以小米熬粥,热粥就是小米熬的粥,《神农本草经》:“黍米:味甘温。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小米“味甘温”,甘温除大热,有去热的作用,小米“益气补中”,有补虚的作用,熬“热粥”的过程,模仿了腐熟水谷的过程,水谷精微进入胃中,可以立刻补充汗源。服热粥还可以辅助发汗,帮助药力发散,解决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的问题。从服热粥中,体现了仲师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粥作为日常食物,被仲师赋予阴阳属性,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伤寒论》141条:“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面对“利过不止”,仲师没有急于用药治利,而是“进冷粥一杯”,“热者寒之”,下利自止。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太阳中风的“汗自出”是病汗,服药后出的汗是药汗,所以虽有“汗自出”,也要发汗。喝了药不一定就能发汗,这时候还要温覆,盖被子捂汗,达到遍身汗出的效果,而且要尽量维持两个小时以上,不能一见汗出就掀被子,脱衣服。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刚喝完药就去上班、上学,刚出汗就被风吹回去了,严重影响疗效。但也不能说出汗好,就无限制的发汗,以至于“如水流漓”,医生正确开方是第一步,教会患者正确将息,是更重要的一步。不然,发汗时间太短不能愈病,汗出过多还会造成亡阳,反而治成坏病。“如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我们现在开方,大多是一剂熬两次,早晚各服一次。仲师说:“如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如果喝一次药就能发汗病愈,就不必喝第二煎,体现了中病即止的学术思想。但如果发不出汗,就按照温覆的方法取汗,隔两个小时喝一次药,在半天时间内,可以喝三次药。如果病重,“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不分昼夜的服药,一直到汗出为止。“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从这里可以看出,仲师从来没有说过一天一剂,一天两次或三次,而是注重临床实际,注重个体差异。《伤寒论》中很多处方后有“余如桂枝法将息”,就是指上面桂枝汤的将息法,中病即止,不中则不停服药。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是讲饮食禁忌。在现代医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认为“生冷、粘滑、肉面”对疾病不会有任何影响,却不知这些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影响气机,太阴主开,太阴主升清,这些东西吃太多,不能升清降浊,就会影响疾病的进程。“生冷”,现在主要是冷饮,冰糕、酸奶等饮料,很多小孩反复感冒,就是不忌口,孩子想吃啥吃啥,家长太过溺爱。尤其是咳嗽、气喘的患者,吃这些东西就不易痊愈。“粘滑”,比如糯米糕、虾滑、鱼滑等粘腻的食物,既不好消化,又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严重影响气机。“肉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几乎没有缺营养而感冒的,都是营养过剩,很多小孩爱吃肉,没有肉不吃饭,吃得越多,病的越重,因为肉的热量高,发烧的更厉害,所以中医提出“损谷则愈”。临床上,当我们告诫患儿家长要忌口的时候,经常会有家长一遍一遍的问,能不能少吃一点海鲜或鸡腿?不给孩子吃孩子就不吃饭,其实不吃正好,相当于损谷。“五辛”,五辛就是五荤,辛是辛荤,不是辛辣,辣椒、生姜也辛辣,但吃了以后嘴里没味,不算五辛,道家以薤、蒜、韭、葱、芫荽等辛臭刺激的蔬菜为五荤,刺激性比较大,有发散性。“酒酪”,发酵食物,比如腐乳,助湿助痰,阻遏气机。很多嗜酒如命的人,病了也要喝酒,酒类气性发散,影响疾病的痊愈。“臭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剩菜剩饭的人少了,但普遍口味重了,喜欢吃臭豆腐、榴莲等重口味食物的人越来越多,这些食物气味重浊,气往下走,而桂枝、生姜等药物气往上走,所以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桂枝汤如果不“温覆”取汗,就是一剂温补之方。不能一见桂枝汤就认为是解肌,就是汗解。在《金匮要略》中,桂枝汤被用于孕妇妊娠呕吐。而且,在桂枝汤中,真正发汗的是生姜,不是桂枝,所以桂枝甘草汤可以温心阳,而不需顾忌发汗。这也是后世中医用不好桂枝汤的原因所在,后世中医认为生姜是药引子,随便放几片即可,却不知仲师委以生姜发汗的重任,用的是三两,而不是几片。陈瑞春陈老讲过一个医案,患者服了没有生姜的桂枝汤后,浑身瘙痒。在桂枝汤中加上生姜后,很快痊愈。“曾治一老教授,因终日畏寒,经常感冒,于某年夏天来诊,自谓背部怕冷,既不能洗冷水,也不能睡凉席。据其脉证,拟桂枝汤原方合玉屏风散,服5剂后身暖如日浴,嘱其再服上方。适逢生姜用完,遂煎无生姜的桂枝汤服。不料,服了没有生姜的桂枝汤,全身瘙痒难忍,且不得汗出,皮下郁郁不畅,十分不舒服。又来与我面商,问是否有何变故?当即与其测血压,诊脉察舌,听心脏,未见何特殊体征。诸身一如常人,料无妨碍,不必易方,嘱其觅生姜置药中再煎服。当即又进上方一剂,因诸药齐备,药后身痒止,仍如前述,身暖如热浴温煦。病者惊叹不已,生姜一味,居然如此重要,可见中医之奥秘,还真是神秘莫测,博大精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