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古钩沉龙首渠

 衆妙之門 2022-07-20 发布于陕西

来源:渭南日报

姜巍

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七十一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成功入选。早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地球档案”栏目播出了专题片《千年奇柱》后,此遗址便备受国内外关注。

笔者工作的地方蒲城县永丰镇,其所辖的温汤村,分布着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龙首渠井渠遗址,因此笔者曾多次到遗址徜徉。一个春日的午后,笔者又一次来到井渠遗址。阳光虽然灿烂,但不热烈,在眼前的土塬崖壁上,几根直径1米多、高约10米的土柱,镶嵌在黄土里,虽经风雨剥蚀,“千年奇柱”仍岿然矗立,让我惊叹不已。

龙首渠是汉武帝时期关中东部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也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它以首创“井渠法”而闻名于世,在我国水利史和科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龙首渠的开凿始于西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据《史记·河渠书》记载:“其后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这一段话说清了修龙首渠的前因后果。大意是说:有一个叫庄熊罴(罴,音pí。《汉书·沟洫志》作“严熊”,因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改庄为严,又省去“罴”字)的人向汉武帝上书,他说临晋(今大荔县)的百姓愿意开挖一条引洛水的渠道以灌溉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土地。如果渠道修成了,就可以使一万多顷的盐碱地得以灌溉,收到亩产十石的效益。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调发兵卒一万多人开渠,自徵(今澄城)引洛水到商颜山(今铁镰山)下。由于黄土土质非常疏松,如果按通常的施工方法沿山脚明挖河渠,渠岸容易倒塌,工程无法进行下去。于是沿流凿井,最深达到四十多丈,许多地方都凿了井,井下互相连通,使水通行。水从地下穿商颜山而过,东行直到山岭之中十多里远。从此产生了井渠。凿渠时曾掘出了龙骨(远古时期的动物骨骼化石),所以便命名此渠为龙首渠。这条渠修了十多年,有些地方虽然通了水,但是并未得到太大的好处。这就是说龙首渠建成后,虽然缓解了大荔县一带灌溉缺水的状况,但通水的地方有限,并未实现原定的设想。未能如愿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井渠未加衬砌,井渠通水后,黄土遇水坍塌之故。

龙首渠建设中采用了开凿竖井(从地面向下凿的井),令“井下相通行水”,这种井和渠相结合的办法,被后世称为“井渠法”。当时,用井渠法施工的情况是:在地下挖一条暗渠,渠道要穿越十余里的商颜山,如果只从两端相向开挖,施工面较少,洞内通风、照明也有困难。若在渠线中均匀布设竖井,把长距离的地下渠道分割成多个分部工程,然后相向开挖,这样既增加了施工工作面,又易弃土弃渣,提高工效,同时也改善了洞内通风和采光的条件。一举数得,确为绝招。井渠法无疑是隧洞施工方法的一个新创。开挖之前,每隔一定距离先开凿一口竖井,以确定暗渠开挖的位置,并作为开挖暗渠的出土口和通风口。竖井的深度随暗渠距地面的深度而不同,最深的达40余丈。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这种竖井和暗渠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就叫井渠法。

井渠法,是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利用当地地理环境的结果。它开创了后代隧洞竖井施工法的先河,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通过丝绸之路,井渠法传至西域,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旱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中亚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带也用这种办法灌溉农田。井渠法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先辈高度智慧的结晶。井渠法水利系统不仅仅是中华文明体系下一项灿烂的科技成就,也为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是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时,龙首渠的施工还表现了测量技术的高水平,它在两端不通视的情况下,准确地确定渠线方位和竖井位置,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手抚着“千年奇柱”,笔者一时有些恍惚。仿佛触摸到了时间的脚印,顺着时间的脚印,又回到了几千年前的一天。有一位地方官员,多次目睹洛河泛滥成灾的惨景,也了解人民的疾苦,更深知井渠的筑建对全面开发关中粮仓的重大作用,带着数以万计的官兵和劳动人民,用少量铁器,大多为青铜和木器,使数万公顷盐碱地得到灌溉,从而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座四季飘香的粮仓、千秋万代的聚宝盆。在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条件低下的几千年前,能挖出如此地下暗渠,无疑是创造了人间奇迹。

千百年来,缺水一直困扰着我们。除了自然气候的极端恶劣以外,笔者以为还是留不住水。为了能留住水,让水为关中地区造福,可以说中华民族祖祖辈辈都在寻方问计,井渠法自然应运而生。它是劳动人民为改变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战的一种明智之举。

古人云,“圣人治世,其枢在水”,水利灌溉、河防疏范是历朝历代的国之大政。治水是社会生产之基、生活之要,在经济发展、治国理政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华治水文明史。炎黄子孙将梦想与实践相结合,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放眼整个中国古近代水利工程史,就是广大人民同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抗争的拼搏进取史,可歌可泣,壮丽辉煌。

近世,李仪祉等科学家借助古人遗留下的珍贵科学技术“井渠法”,并将之发扬光大,通过秦东劳动人民的数代努力,到了今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古人未了的夙愿,终于如愿,龙首渠(今洛惠渠)全面竣工,从此秦东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世代康宁。面对遗址,探古钩沉,抚今追昔,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让我甚感自豪、振奋。我辈当更自强!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