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

 王予红 2022-07-20 发布于河南

培养什么都不如培养坚韧的性格获益更多。

我们希望孩子的性格能够坚韧,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不要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就崩溃掉,或者完全放弃。只有坚韧,才能够在生活中经得起摔打,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当机立断,拥有一定的决策能力。

家长的日常行为有时候会摧毁孩子的性格力量,让他变成软弱的小绵羊。没有煎熬就没有成长,作为教育者应当适时地让孩子忍受一些煎熬。

有一年收书本费,有个小组长收了400多元。中午放学的时候就扔到桌斗里了,就这么放心的回家了。下午来上课的时候,发现桌斗里面的钱没有了。

他有些惊恐,跑来说老师,钱丢了。我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丢失这么多钱应该是一笔巨款了。他是非常惊慌的,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他确实有非常明显的过失,怎么能够把收到的钱往敞口的桌斗里面一扔呢,这是要检验谁呢?

 

我没有吵他,只是说了一句那你想想办法吧。,他就回去了。到了第二天下午,他来说老师,丢掉的钱,我妈说,我们家出钱补。我说妈妈吵你了吗?他点头,你现在还很难受吗?他说好多了,没有昨天难受了。” 其实,这时候我感到非常欣慰,他的心变得坦荡了。 

我说 我也查看了监控,学校也正在侦破,即便真的是找不回来的话,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全部承担,班里也会承担一部分,因为你是履行公职。” 他此时确实是如释重负,这一天来心上的大石头终于放下来了。

为什么我不在他告诉我的当时,就给他说这些话,让他安心呢?

我刚当班主任时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当时就会直接安慰他,不要担心,我来帮你想办法。但是现在我不会这样了,他已经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他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判断能力。

我知道他回去之后,经历了如何煎熬的一天。我是眼睁睁地看到的,但是我忍住了,没有去插手。晚上我给他家长打电话,沟通了这个事情。告诉他们,注意观察他的反应,可以的话尽量不要过多安慰,让他忍受一下,等过了这件事情,他一定会变得非常坚强。

其实我们花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坚韧的性格,这个事情最后一定是值得的。

这个事情之后,这孩子成熟稳重了很多。教育一定要抓住机会,每天层出不穷的状况,都是教育的机会。家长和老师要准确地把握。

在平安无事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孩子拉过来教育一顿,你要稳重,根本没用,教育就是等待这样的契机。等他内心有了激烈的苦恼和烦闷的时候,教育的机会就来了。

你要让苦恼和烦闷适当的持续一段时间,让它们帮助我们教育孩子,不要一看到他苦恼和煎熬就赶紧去安慰,帮他摆平,你每次帮他摆平之后,他就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但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承受能力来判断,让他承受多少。

不能动不动就心疼他,见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煎熬。人的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你从来不让他受委屈,他就变成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你从来不让他受煎熬,他就变成一个软弱无力的人。心胸狭隘和软弱才是真正让他长久痛苦的原因。

帮他回避委屈和煎熬,就亲手扼杀了孩子的成长,将来你必将自食其果。在处理这样的事情时候,我们只要把握好度就可以了。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让他受多大的委屈,要逐渐循序渐进。但是根本不受委屈是绝对不可以的。

有一次,我带学生去动物园做社会实践活动,给游人做义务讲解员。挑好了十二个同学参加,班里有个孩子,身上有浪荡习气,也特别想去,他来找我,我直接给他说,你不适合去。他坚持问我为什么,我就直截了当的说你太不认真,还不能受累,不符合我要求。

当时我这样说,他气得流着眼泪走了。我心里也不舒服,但是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好,他已经是初中毕业的学生,15岁了,他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他应该知道自己真实的样子。晚上我给家长打电话,问了情况,妈妈说他回家大发脾气,说老师看不上他。

我就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孩子,我今天伤了你的心,真的很抱歉,但是我应该如实告诉你我的看法,你之前做事确实不能受苦,太粗糙。有问题不丢人,谁还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是不是能下决心改变。如果你能改变,今后再有机会,就不会被拒绝。

教育就是要实事求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是清爽,明明做的不好,害怕伤害他自尊,非要说成好,结果培养的是虚荣。

少年时代养成这样的虚荣,导致将来在工作中出问题。很多人习惯把正当的批评当作是对人的侮辱。本来工作就是工作,工作中大家要配合,客观上就需要互相指出问题,以便大家不断调整,才能合作共事。

很多人会把这样的指出问题,认为是在忍受人身的攻击,这就造成工作就是痛苦。很多孩子都有这个问题,虚荣心蒙蔽了心智,让他看不到客观事实。凡是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不能在工作中快速进步,也做不好工作。

孩子应该承担生活中自然产生的困难,家长不要毫无保留的出手相救,而要观察,哪些是可以承受的,尽量不干涉,确实超出承受能力的再帮助。孩子经历之后,要给孩子表达清楚,我为什么不帮你承担,让孩子知道是自己的责任就必须自己承担,要学会这样的语句妈妈很爱你,但是爱你不是帮你做你的事。

有个学生小王,高三时爸爸去世,上大学时,妈妈肿瘤住院,我听到这个消息时觉得心都碎了,这孩子的命运怎么这么苦。直到她期末考完试,舅舅才告诉她妈妈住院,她当即赶回家照顾妈妈。

我去看小王,问,你还行吗,需要我帮助吗?她说老师,如果生活对我再艰难一点,我能怎么办,难道我就坐到这儿哭,还不是该干啥干啥。从此,我再也不为她操心。因为在我眼里,她已经不是我的学生,她是我尊重的朋友。

现在小王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她是我见过的学生中生活状态最好、最快乐的,并且她的快乐是具有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快乐。我从未发现生活的苦难在她身上留下阴影,但是她的成熟乐观却非常突出。

有的人受的苦刻在了脸上,有的人受的苦留在了心里。有的人受的苦被完全消化,变成了成长的营养。

所以有如此的区别,无非是因为我们对待苦难的态度,小王们拥有更宽阔的胸怀罢了。她并没有负重前行,她如果想,人家都不这样,生活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她就变成另外一种样子。

受苦的人会说你哪里知道我所受的苦,世上没有感同身受的。因为不能感同身受,你也不可能知道别人的苦。

我们应该从小心翼翼的让孩子不受苦,变成大大方方的让孩子受苦。这是为了让他够获得真正的精神上的幸福,吃苦让人的精神变得更坚韧、聪明。

与精神上的苦相比,肉体上的苦其实不算什么,尤其是孩子。即使你不想让他受苦,但是他仍然会受苦。精神上的苦大多数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孩子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他每天都会受到煎熬。这些你是看不到的。你会关心他是不是受到了学习的打击。可是你不知道,其实他最近一直沉浸在他的同桌不理他的痛苦中。

没有吃过苦的孩子,也不会产生真正的自尊心,只有虚荣心。没有比战胜困难更让他感到自豪和骄傲的事了。如果你想要一个积极阳光、又务实的孩子,受苦是必须的一道工序。

吃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不太容易留下阴影,孩子小的时候,从不要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开始。合理的可以满足,不合理的不要满足。

不应该让孩子养成经常怜悯自己的习惯,家长和老师也不应该没有原则的大发怜悯之心,那样他就会变成一个弱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弱者不会有多大欢乐,他不知生活的真正幸福。理想对他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也难以达到,弱者还会产生利己主义和胆怯的行为。你越是历经艰难,你是个人,这种思想可能越鲜明,就产生人的自豪感的心灵。"

1. 新初二如何学好物理

2. 我们生活在前人的阴影之下

3. 如何培养自觉的孩子

4. 如何培养认真的孩子

5. 用爱表达爱

分享朋友圈让大家看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