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马哥读书汇:细腻不足,功在凿空--《中国小说史略》

 昵称42YQQOUF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地位上的排名:“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或许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喜欢张爱玲,有人喜欢沈从文,有人喜欢周作人,但似乎又挤不到前面去。现在网络文学发达,调侃名人的段子很多,有的人甚至抓住一点缺点就不论其他。以郭老来讲,很多人津津乐道,揪住他的婚姻和感情问题不放,但郭沫若在甲骨文和诗歌、历史剧上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很多嘲笑他的人难以企及的。

但还好,还没有几个人想去借攻击鲁迅来炒作自己。

鲁迅除了文学上的散文、小说、杂文之外,还有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的小说史,到现在应该是数以百计,但要说真正超越《中国小说史略》的著作,还没有出现。后世学者要么是在文献上继续完善,继而对一些结论加以微调,对框架加以补充;要么是在学理上显得更加具有逻辑性。比如大家觉得,六朝的鬼神志怪书、明代的神魔小说是从内容上来命名的,话本则是从形式上来命名的,讽刺小说是从手法上来命名,谴责则是从动机上来命名,比较乱。又比如,才子佳人小说未曾提及等等。这样抱有遗憾的分析,当然有道理。但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小说史的书,必定有粗疏之处,但却是凿空拓荒之作。

除了第一部的先机之外,这部小说史略从内容上而言有何值得推荐的呢?

第一,作者是站在当代“小说”的角度去梳理中国古代小说史的。

因为古代的“小说和当代的“小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古代小说所包含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今天的小说,天文地理杂史杂论杂说都可以算进去。前些年,有一位先生编了一本小说资料,居然是用古代的小说概念作为标准来编书的。说法依稀还记得是:既然是编古代的小说资料,就要按古代的标准来。“刻舟求剑”啊!结果编出来一部杂七杂八,让人啼笑皆非的书。时代在变,观念在变,视角也要变,才是符合时代的学术精神。

第二,这部书不是固守一隅的钻牛角尖式的著作,而是一部从神话传说到六朝鬼神志怪再到唐传奇宋话本拟话本,元明讲史神魔人情小说,再到清代的讽刺才学狭邪侠义公案谴责等等。这样,就有一条比较鲜明的小说演变的脉络。

第三,这部书在论述过程中能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可以把这种方法看成是“知人论世”方法的扩大。比如作者在谈及宋代的传奇远远不及唐代传奇的原因中分析为,唐代的传奇束之高阁,宋人未曾见到。

原文为:

宋既平一宇内,收诸国图籍,而降王臣佐多海内名士,或宣怨言,遂尽招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书,成《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各一千卷;又以野史传记小说诸家成书五百卷,目录十卷,是为《太平广记》,以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三月奉诏撰集,次年八月书成表进,八月奉敕送史馆,六年正月奉旨雕印板(据《宋会要》及《进书表》),后以言者谓非后学所急,乃收版贮太清楼,故宋人反多未见。-----《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


第四:作者见识高远,有些话可以给予极大的启发。比如笔者在读《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上)中,论及《补江总白猿传》看到“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这句,觉得作者似乎又在抽着烟冷笑了。古代人不都是好人,会有奸邪之辈,投降之徒,好色之流,自然也就有了诬陷和诽谤。


也就有

这本书是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入门必读书。

打个比方,你弄懂了《论语》再去看后代的儒家著作,理解后代的儒家思想就要轻松些。反过来,如果从当代新儒学开始入手读书,一直上溯到《论语》就比较被动了。所以读完了《中国小说史略》,再去读其他中国小说史,就要轻松些。当然,这本书并不适合一般人读,因为这是用文言文写的。既然你鲁迅提倡白话文,创作白话文,为什么不用白话文写这本书?据鲁迅自己说,是因为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

今天大家不用省钱抄书了,但苦了一些文言文没学好的孩子。知道是好饭,却眼睁睁瞅着咽不下去。


这本书的版本很多,推荐中华书局版本的。

原因嘛,除了印刷和校对,还在于后面附了三十多篇的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小说史略

2唐代小说诬风考释

3文献视野的中国小说史略及其引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