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仄分析,建议收藏:杜甫五言律诗六首:《天末怀李白》《别房太尉墓》《春夜喜雨》《旅夜书怀》《月夜忆舍弟》《月夜》

 昵称42YQQOUF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一《天末怀李白》(平起仄收)

凉风起天末,(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现在变成了平平仄平仄,这种四拗三救,又称为半拗,比较常见,算作一种特殊句式。)

君子意如何。(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君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

鸿雁几时到(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现在变为了平仄仄平仄。鸿,在第一个字上,可平可仄。几是在第三个字上,也是可平可仄。也就是说这个句式变成了仄仄仄平仄。)

江湖秋水多。(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因为上一句变成了仄仄仄平仄,所以,这一句的第三个字,变成了平平平仄平。这种情况,属于对句相救但也可以不救。因为鸿雁几时到中,几,在第三个字上,可平可仄,对句救了,那叫讲究,不救,亦可。那什么情况必须救呢。就是出句第四个字平仄出了问题,那么对句的第三个字必须要救。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的平仄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但实际上是仄仄平仄仄,这时候,就不得不救了。所以对句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是仄,但现在必须要变成平。所以春风吹又生的平仄格式就变成了平平平仄平。)

文章憎命达(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实际上也是,合律。)

魑魅喜人过。(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魑,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过,属于下平声,五歌韵。

应共冤魂语(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应,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

投诗赠汨罗(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是,合律。)

二《别房太尉墓》(平起仄收)

他乡复行役(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现在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属于四拗三救,因为唐人用的比较多,也可以视为一种特殊句式。)

驻马别孤坟。(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因为,,是入声字,所以这句完全合律。)

近泪无干土,(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低空有断云。(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对棋陪谢傅,(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对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合律。)

把剑觅徐君。(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惟见桃花落,(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惟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合律。)

莺啼送客闻。(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三《春夜喜雨》(仄起仄收)

好雨知时节,(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节是入声字,所以完全合律。)

当春乃发生。(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发是入声字,所以完全合律。)

随风潜入夜,(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润物细无声。(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野径云俱黑,(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俱此处读平声,其余的例子如《沁园春·雪》的俱往矣,俱,按词律,亦应读平声。黑,是入声字。)

江船火独明。(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独,是入声字,所以完全合律。)

晓看红湿处,(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晓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看,此处读平声,其余的例子如,回看射雕处中的看,闺中只独看中的看,都是平声。湿是入声字。所以此句合律。)

花重锦官城。(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花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重,此处读仄声,不能读虫音。此前还见过课本上争论到底读chong音还是读zhong音的,现在根据格律来看,一目了然,无需争辩了。这样,可以出一个考题:请问在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有“花重锦官城”,有人觉得的应该读chong,有人觉得应该读zhong,你认为那种是对的?请说明理由。

四《旅夜书怀》(仄起仄收)

细草微风岸,(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实际上也是,所以合律。)

危樯独夜舟。(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独,是入声字,前面《春夜喜雨》中的“江船火独明”中出现过一次了,所以合律。)

星垂平野阔,(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月涌大江流。(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名岂文章著,(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官应老病休。(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飘飘何所似,(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天地一沙鸥。(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天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一字读仄字。所以,也合律。)

五《月夜忆舍弟》(仄起平收)

戍鼓断人行,(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边秋一雁声。(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一字读仄声,所以完全合律。)

露从今夜白,(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露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白是入声字,所以合律。)

月是故乡明。(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有弟皆分散,(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无家问死生。(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寄书长不达,(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寄在第一个字上,可平可仄,达,是入声字。

况乃未休兵。(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完全合律。)

六 《月夜》(仄起仄收)

今夜鄜州月,(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今在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导致疑惑的反而是鄜字,这个字容易山东秀才读半边,都城鹿音,仄声,就不好分析了。所以得多认字啊。所以,这句是合律的。)

闺中只独看。(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独是入声字看,读平声,所以是合律的。)

遥怜小儿女,(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实际上变成了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就如“凉风起天末”一样。)

未解忆长安。(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香雾云鬟湿,(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香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湿字是入声字,所以此句合律。)

清辉玉臂寒。(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实际上也是,所以完全合律。)

何时倚虚幌,(格式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又变成了平平仄平仄这个特殊句式,三拗四救。)

双照泪痕干。(格式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双字在第一个字位置上,所以可平可仄,所以本句合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