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常见的狡辩术

 萨克斯高hg0ryu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狡辩; 就是要误导观众到错误的结论上它只针对个别议题。 由于逻辑是普世准则,两个理性之人展开诚实的对于相反的意见的讨论,虽然他们的论证基础在不同的事实上。 只要他们能理清之间的矛盾,必然就会达成同一个共识。‎

‎而狡辩就是不诚实的人,为了私利、目的,故意误导发掘真相、阻扰达成共识。 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撒谎,还有就是对事实做错误或片面的叙述。 进而喋喋不休,反复叙述就变成了洗脑宣传的手段。 因为现在互联网时代简便的信息查询,检索手段,寻求真相并不难。 ‎

‎狡辩的招数,①最基本的是转移话题然后张冠李戴。 比方我们都知道的孔孟思想的仁德义理到了后来的程朱理学和宋明理学虽然有所发展但中心思想已经是物事人非了。 人格攻击是低级的狡辩术,一些小心思,毫无智慧可言。‎

‎②由于一般人普遍没有逻辑思辨和因果律的思维能力,狡辩的招数就是利用相似的论述来误导话题从而达到张冠李戴。 亦或者把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为一谈。 《‎‎简述:由条件能推出结论,但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充分条件。 如果能由结论推出条件,但由条件推不出结论,此条件为必要条件。 如果既能由结论推出条件,又能有条件推出结论,此条件为充分必要条件》。 ‎

‎‎还有一个‎更加隐秘的狡辩招数变种,看起来似乎很理性很合理的论述,但事实上从逻辑上解释它毫无意义,比如; “科学家可能已经发现AI可以自行纠错,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具备思维意识。 我可以简单地告诉各位,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人发现人工智能可以自行纠错就是基于思维意识的前置条件。 但是这些标题在逻辑上并不算错误,只不过因果关系的意义在这里的重点是“可能”两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这不是废话吗? 任何对关联事件的随机性讨论时,一定要给出机率,毕竟1%和99%完全是两回事。 隐秘的狡辩只说“可能”,给人的印象就是大约50%,其实是远远低于1%的。 现在的商业宣传和广告说词大多数语意皆是如此。‎‎

我觉得最高段,也是最难发现的狡辩术,是利用语义学(Semantics)上的不确定性来浑水摸鱼。 人类的语言是在实用中演进出来的,不但没有逻辑严谨性,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化,所以有心人可以根据词汇在定义上的含糊,来误导对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