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波,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百优教师。2016年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提名奖获得者,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委员,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成员,《小学教学》语文刊封面人物,《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封面人物,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专家,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西安市首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首批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西安市雁塔区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新课导入 师:请坐。同学们,来,看黑板上王老师写了一个词语,你们会读吗?请举手,我相信你们一定特别熟悉,来,你来读。 生:成长。 师:非常好,这位女生,你来。 生:成长。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二。 生:成长。 师:因为你们现在是六年级,正是人生中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段。那说到这个成长,王老师前面加上一个“的”字,你会想到是什么样的成长呢?联系你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样的成长?好,这个男孩。 ![]() 生:快乐的成长。 师:对,很多孩子都是快乐的成长,还有吗?可以继续。来,你来。 生:飞快的成长。 师:还有吗?你来。 生:美妙的成长。 师:这个很特别,再跟大家讲一遍是什么? 生:美妙的成长。 师: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还有吗?来,你说。 生:幸福的成长。 师:是,在这边我感受到的是幸福的,是美妙的。那这边同学,你有没有想到其他词语?这个男孩,你说。 生:丰富多彩的成长。 师:我们的生活是特别丰富多彩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文章,它的题目是《夏天里的成长》。好,咱们一起来读课题。一二! 生:夏天里的成长。 ![]() 指导朗读 师:夏天的成长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有没有也想到一个词语?回想一下,刚刚过去的夏天,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来说。 生:我感觉夏天是非常热的。 师:嗯,那它的成长是什么样的? 生:是非常快的,我一个夏天就长了好几公分。 师:再说一遍,夏天的成长是怎么样的? 生:夏天里的成长是十分迅速的。 师:嗯,夏天长得特别快的,还有吗?没有了?好,那这样,课文中有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一二。 生: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那如果现在我问你,夏天里的长是什么样的长,你可以怎么说?很多同学,很会提取信息,能在上面立刻有所发现。 生:可以是跳跃的长。 师:对,一个了,跳跃的长。还有?你来说。 生:活生生看得见的长。 师: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是我们从这句话中获取的信息,那同学们,就这句话,告诉我们成长是这样的有意思。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夏天里的长……”一二。 生: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 师: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你想一想这种快乐,这种飞快的长是什么样的?来,这位同学你来。 生: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不错,再请一位男生,来,你来。 生: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识记字音,了解谚语 师:是啊,这就是夏天里的成长,夏天里成长的事物可多了,到底有哪些呢?王老师请你们打开语文书,你边读的时候一定要去勾画,勾画什么呢?夏天里,哪些事物都在成长?拿出你的笔,注意不光标出哪些事物,最好标出一个序号来,谁听明白了,举手。好,现在打开自己的语文书,我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并且标出序号来,开始。 师:咱们有很多同学的习惯,非常好,一拿起笔就提醒自己坐姿一定要端正,特别好。还有很多同学习惯都特别好,王老师刚刚讲过的要标出序号,他立刻就开始了。 ![]() 师:好,读完的同学,请坐端正。好,特别好,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读书特别端正。这篇文章,篇幅不太长,但是有几个词语,我还是要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谁会,请举手,对,这三个词。这位男孩,你先来。 生:增加,缝隙,谚语。 师:读得不错,再请一位。来,你来。 生:增加,缝隙,谚语。 师:注意最后一个词——谚语。有没有听过谚语?之前有没有听过,谁听过,举手?到底听过没有啊?来,听过的同学,这位同学你听过吧?能不能给大家讲一句? 生: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师: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我还听了和他不一样的,你猜谁的脸?说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也算,好了,同学们,谚语特别多,在这篇课文你有没有发现有谚语,我们来读一读。来,你来。 生:六月六,看谷秀。 师:来,不错。 生:处暑不出头,割谷唯老牛。 ![]() 师:注意,她是这样读的,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可能会跟她稍微有些不同。你来。 生:处暑不出头,割谷唯老牛。 师:还有其他读法吗?还有,这位同学你来。 生:处暑不出头,割谷唯老牛。 师:你听出来,你们读出来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字读音不同。 师:第一个字读音不同,那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字到底读哪个音呢? 生:处(第四声) 师:有没有查过字典?这个读音怎么来的?我问问其他几个同学,这个读音你们怎么读的?只有他一个人读处(第三声)你们没有其他意见吗?你查过字典没有?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做出这个判断的? 生:因为有个节气就叫做处暑(第四声) 师:是不是?可是我查了字典,叫做处暑(第三声)是不是我们两个查的字典不一样?来,请起立,你现在觉得应该读什么? 生:处暑(第三声)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字典上是处暑(第三声)。 师:你查了没有? 生:没有。 师:我查了,下次预习的时候可以查一下。处暑不出头,割谷唯老牛。这就是谚语,谚语非常多,这里也有三个谚语。这三个谚语都是和季节有关的,那我读一个谚语,你是否能猜出来这是其中哪一个谚语?比如说,我现在说冬天,你读哪一个? ![]() 生: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我现在说的是春天,你读哪一个? 生: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吧,我现在说的是秋天,读哪一个? 生: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 师:读得还不错,但是我觉得不够好啊。同学们,谚语是什么?是口头的,是民间流传的,所以你不需要读得很正式,你可以把语速稍微快一点,可以再自然一点。这位同学。 生: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 师:你看他最后读得特别好,收不到屋里不算粮。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一二。 生:(齐读)三春不如一秋忙,收不到屋里不算粮。 师:这都是谚语,而且跟农业相关,所以也叫做农谚。在这篇文章中,还有这样的一些词语,我还是请两位同学来读,第一行的词语,来,你来。 生:苔藓,瀑布,铁轨。 师:不错,第二行的词语,这位同学你来。 生:菜畦,草坪,柏油路。 师:我发现你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这些词语你们读懂了,我发现这六个词语在读的时候,可以分一下类别, 有没有发现第一行词语都和什么有关?来,你说。 生:第一行都是植物。 师:你把这三个读一读。 生:苔藓,菜畦,草坪。 师:那么第二行呢?有没有见过“瀑布”? 生:见过。 师:对,是自然的景象。那么第三行呢?柏油路是什么?来,你继续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路那样的,就是人走的路。 师:好的,就是我们修建出来的。来,你来读一读。 生:铁轨,柏油路。 紧扣中心句,梳理脉络 师:总共上面有六个词,同学们三类六个词,其实我知道这篇文章写到夏天的成长,不止这六个词,而且我刚才发现你们在读课文,在标画的时候,虽然说是语文课,但是数学学不好,都很难把他弄清楚。你笑得很开心,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会这么讲? 生:因为里面不止这些。 师:有多少个? 生:很多个。十个。 师:十个,你来说说看,你在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怎么样?同学们,不止十个。同学们,你们刚刚化了多少个?来,你告诉大家你画了多少个? 生:19个。 师:19个,谁画的是19个?有没有比他还有多的?你画了几个? 生:21个。 师:这么多的事物都在成长。要这样的一篇文章,要写这么多的事物,可能会容易乱。但是这篇文章一点都不乱,因为这篇文章会做一件事,作者做了什么事呢?围绕一个句子来写,全篇文章写了这么多事物,就是在围绕一个句子来写的,谁刚才读课文发现了?围绕的是哪个句子?来,这个男孩,你读给大家。 生: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 师:可是我发现这篇文章并不是全部都是生物啊,所以这个肯定不是全文围绕的句子。那么全文围绕的是哪一个句子? 生: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师:谁认为是这句,请举手。特别好,就是这样的一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一二。 生: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师: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看这个“万物”,多还是少? 生:多。 师:太多了,刚刚你画了十几个,二十几个,的确特别多,这就是全篇文章所围绕的那个中心句。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围绕了这个中心句,有些段落还可以围绕他们段落的中心句,比如说课文第二段,你有没有发现课文第二自然段围绕了哪一句话呢?这个男孩,你读给大家。 生: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特别好,就是这一句,生活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比较特殊,继续…… 生: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师:是啊,长得有多快呢?你读这个句子,就能发现长得有真快,到底是多快呢?你读哪个分句体会到生物生长得速度之快?你来说。 生:我从一天可以多出几寸。 师:对,一天可以多出几寸,比如说昨天你去看两寸,今天你去看,怎么样了? 生:今天去看,就六寸了。 师:长得很快,一下子就多出了四寸。那我后天去看,几寸了? 生:十二寸。 师:这一倍一倍地增长啊,过了几天,你又去看了,多长了? 生:十五寸。 师:这么快啊,同学们,数学学得怎么样?来,我们班数学最好的是哪位同学? 生:(学生名字) 师:好的,这位同学,我来考考你,不要紧张,非常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目。请问,15寸大概有多少厘米? 生:15寸大概有50cm。 师:来,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 生:(齐读)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 聚焦段落,感悟写法 师:发现了吗?夏天的成长果然是很快,但是学语文只关注内容还是不够的。有没有发现就这么一段话,作者在写的时候哦,他的语言就很讲究,你比如说上面写的是一天可以长出几寸,底下就有一句话,就是说……来,你来说。 生: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师:你看上边说的是在棚架上看瓜藤,底下说的是…… 生:一天可以长…… 师:不不不,和它对应的那个句子。 生: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师:上面是看瓜藤,下面是……来,你来说。 生:听声音。 师:看瓜藤对…… 生:对听声音。 师:你看,作者写到了所看到的,也写到了所听到的。那同学们,到了田地了,我们除了能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还能去干什么?你想想看,到了田地里,我们除了听,除了看,还能干什么? 生:扯点谷子来尝。 师:扯点谷子来尝,你就不能扯点好吃的来尝吗? 生:可以啊。 师:你准备扯点什么来尝。 生:黄瓜。 师:这个真的可以吃,那你呢? 生:闻。 师:闻什么? 生:闻麦香。 师:稻香,麦香都是可以来闻的。同学们,我们可以来到花丛中,也可以来到果园中,还可以来到菜园里等等地方。那你到底是来干什么呢?是听呢?还是闻呢?还是尝呢?其实我们都可以去做,去感受夏天里的成长,那么王老师给大家一张图片,这是什么呀? 生:桃子。 ![]() 师:那你想干什么呀? 生:我想吃。 师:这个是可以吃的,对吧,这个是? 生:草莓。 师:你想干什么? 生:把它吃掉。 师:这是什么? 生:麦子。 师:你是不是从小在城里长大的? 生:嗯,是的。 师:你果然是城里的孩子,这不是麦子。 生:这是水稻。 师:我以为南方的孩子都知道它叫水稻,你见过麦子吗? 生:没有。 师:哦,不怪你,没见过,这是水稻。那么看到水稻你想干什么? 生:水稻也是可以吃的。 师:水稻暂时是生的,还不能吃,你可以闻闻它的香味,好不好? 生:可以呀。 师:好,再看这个,什么? 生:豆子。 师:你除了看,还可以耳朵听,来,这个同学你说。 生:啪啪爆开的声音。 师:成熟之后就会裂开的,那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一想,你们在什么地方……一天可以在哪里?你到什么?拿出你手边的这张纸,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列,第一部分,拿出自己的笔,我们来学一学作者的表达方法,看一看你能不能尝一尝,闻一闻,来感受夏天里的成长,好,抓紧时间。 师:好,依然注意自己的坐姿,握笔姿势,非常好。好,时间差不多了。有没有同学已经把第一句写好了,请举手,来,第一句。这位同学读给大家听。 生:你在水稻田里…… 师:别着急,一句话写的好,读好也很重要。不要着急,一定把它读好了,好不好? 生:到稻田里去闻一闻香,一天都可以精神百倍。 师:好,可以。其他同学还有吗?来,你来。 生:你在田野里看水稻长大,一天可以长出好多麦穗。 师:奇怪了,奇怪了,你看他水稻田里开,结果长出了好多麦穗。这是怎么长出来的? 生:写错了。 师:哦,写错了没关系,写错了你可以改一下,你再来读一下。 生:你在田野里看水稻里长大,一天可以长出好多稻谷。 师:长稻谷没问题,长麦穗就真有问题了。还有其他同学们吗?这个男孩,你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你在竹林里挖笋,一天就能挖好几斤。 师:注意注意,打击再听一遍。 生:你在竹林里挖笋,一天可以挖出来好几斤。 师:挖出来好几斤笋,有没有吃过这个竹笋? 生:吃过的。 师:在哪个季节? 生:就是春天和冬天。 师:这个同学啊,文章写得不错,生活尝试有所欠缺,冬天的笋啊, 不行的。我们得到春天长出来,你到夏天去吃笋,那吃的不是笋,那吃的是竹子。所以夏天里吃笋,那你就成大熊猫,吃竹子了。好,同学们,你看,我们可以去听,可以去看,可以去感受,这就是夏天的成长。同学们,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篇文章中啊,有一句话,就是这句。 ![]() 你特别能感受到夏天成长之快,哪三个词语?你来。 生:花苞,鲜花,小果实。 师:昨天还是花苞,今天就是鲜花,到了明天就是小果实。这是三个时间词,一起来说。 生:昨天,今天,明天。 师:是啊,作者用了三个时间词来写它的变化,它的变化真大,同学们,我来问问你哦,就是这位同学,我觉得你其它都好,就是生活常识有所欠缺,我们来现补一下,往前算一下,昨天的前一天,是哪一天? 生:前天。 师:再往前数一天是? 生:大前天。 师:我觉得还不错,再来试一下,大前天是什么?前天是什么?你想一下,我们在读这个句子,可以把它变一下,不按这个句子来,我们把它变一下,你想一下。来, 你来。 ![]() 生:大前天是种子,前天是小芽,小麦芽,昨天是花苞,今天是鲜花,明天是小果实。 师:感谢你,你一读我立刻就感受到了成长,真的长得太快了,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可以跟她不一样,还有吗?你看这个时候,别人都不会的时候,有同学立刻就举手了,请起立。你在咱们班是不是学习成绩特别好的那种,是班长啊还是学习委员啊? 生:不是。 师:咱们班班长来了吗? 生:班长就是那位你说数学成绩特别好的那位。 师:好,那学习委员呢? 生:就是后面的那位。 师:都在那边是吧,好的,那我等下去找他们,我先听你说,我想看看是你厉害还是他们厉害,我觉得不一定。 生:大前天是小芽,前天是刚出的茎,昨天是花苞,今天是鲜花,明天是果实。 ![]() 师:这边说的流畅,但是说得还真是不够好。我们把这个挑战呢,送给我们的班长或者学习委员。班长是你,是吧?请起立。你会不会? 生:会。让我想一下可以吗? 师:班长需要想一下,那学习委员呢? 生:我也需要想一下。 师:学习委员也要想一下,刚刚那位同学你说,班长厉害,学习委员厉害,我发现他们还没有你厉害。现在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那你把你刚刚说的再说一遍,能不能说得更好一点? 生:大前天是小芽,前天是刚抽出叶子的小草。 师:本来其实挺好的,但是一听班长不和学习委员不怎么会,你也不会了是吧。其他人会不会,有没有人想再试一下,你想前面是种子吧,可以怎么说?大前天是……你来吧,我看你没问题! 生:大前天是刚刚播下土的种子,前天是刚刚破图而出的小芽,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是小果实。 师:你看这位同学很厉害,学习委员和班长要有压力,好好的努力,你看这位同学说得还是很不错的。同学们,如果这么讲的话,今天是鲜花,明天是小果实,那么再往后推一天,明天的下来一天是什么? 生:后天。 师:后天的再下来一天呢? 生:大后天。 师:那你们能想象吗?昨天是?今天是? 生:明天是小果实,后天是含苞欲放地,就繁殖了。 师:这是怎么长的?怎么就长回去了?来,你来说。 生:明天是小果实,后天就成熟了。 师:果实本来就成熟的,那能不能长大一点? 生:后天就长大了。 师:大果实,那大后天呢? 生:就被吃了。 师:好吧,就被吃了,好吧。同学们,夏天的成长可真快,在课文中,我还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你们在这句话中,看到了哪些成长?来,举手告诉大家。来,你说。 ![]() 生: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师:有没有发现什么变化,刚才都是什么? 生:植物。 师:现在都是什么? 生:动物。 师:对,你看,作者写到了植物的成长,还写到了动物的成长,这些都是夏天的成长。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一个问题。学语文,我们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包括标点符号。你看王老师是教语文的,我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语言有一个小问题。你们也是学语文,一般也是会关注语言文字,也会关注标点符号,你有没有觉得有点小问题?你看,好多同学都有发现。我们语文老师批作文的时候,发现这个同学,他标点使用不对。 ![]() 生: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之间都用了逗号。 师:那你觉得一般需要用什么? 生:顿号,这样读起来不会那么连贯。 师:就是你觉得并列的词语之间应该? 生:应该空一点? 师:那你觉得用什么符号? 生:顿号。 师:那么作者没有这么用,你觉得他想说什么呢?夏天的成长实在太快了,读这句话的时候能不能间隔? 生:不能。 师:来,你自己来读一读这句话,你来读一读。 生:(自读) 师:我觉得这样练是不行的,来,自己练,自己掌握自己的速度。来,怎样了,我们来听一听是不是速度非常快?作者就是想不要停顿,让我们感受到成长之快。来,这个女生,你来读。 生: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师:很流畅了,但是不够快。还有没有同学,来,你来。 生: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师:也比较流畅,但是不够快,尤其是第一句,还有没有同学?来,你来。 生: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师:这位同学不错,我发现我们班的男生比女生的嘴还要快。此刻,那边的普通同学在举手,这边的学习委员也在举手,先听听学习委员的。 生: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师:不错,速度不错,很流畅。来,这位同学,对,这个机会留给你了。 生: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师:怎么样?很不错,是吧,来,把掌声送给他!真的是太快了,个把月不见,已经变化很大了。同学们,接下来这些事物,个把月不见,变化也很大。我希望你们在写的时候,能跟作者一样,能把并列的事物,可以不用顿号,然后在读的时候,也能读得快一点。我们的练习纸的第二部分开始选择其中一个来写,来,注意抓紧时间。 ![]() 师:依然注意自己的坐姿。还有谁写好了,可以举手,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来,这位同学你来,好的,还有你。最后一位,赶快。我们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来,谁写的是植物的成长?来,这边。都写了,你就在中间吧。 生:田里的番茄柿子黄瓜青椒,十来天没去看了,那茂密的绿荫中已经冒出了跃跃欲试的小果实。 师:跃跃欲试用得真好,你看这个同学非常会用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成长。 生:田里的青瓜小树小庄稼,十来天没去看,已经比原来高出了半节。 师:不错。 生:田里的桃儿杏儿梨儿,十来天没看,有的都掉下来了,还有的已经坏了。 师:你看多可惜啊,所以成熟了要赶快去摘。 生:田里的黄瓜茄子辣椒,十来天没去看,都已经成熟了。邻家的小猪小羊小鸭,十来天没去看,都已经长得和它妈妈一样大了。 师:夏天的成长可真快。来,你来。 生:刚出生的小鸭,十来天没去看,已经能在水里追逐嬉戏了。 ![]() 师:哦,十来天没见,已经在嬉戏了,真不错,还有吗? 生:邻家的绒毛还没长齐的小鸟,十来天没去看,已经能在空中翱翔了。 小结,布置作业 ![]() ![]() 师:你看,这就是夏天的成长,真快啊。好,大家回到位置上。夏天的成长,真的是特别特别快,我们不仅发现了作者的表现方法,而且更可贵的是大家有发现,还有表达的实践,收获特别大,这节课我们看到了动物和植物,但是在这篇课文中,还有人和其他的事物。那么作者又会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它表达清楚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最后呢,王老师要给大家留个作业。请看前边,第一个是搜集更多的农谚,积累下来。第二呢,冬天很快就到了,冬天也是有着很多乐趣,但是冬天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我希望大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意思去表达。好,作业大家听明白了吗?好,那这节课,我们上到这,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