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REGULAR和在地文化来到阿那亚,我开始相信未来商业先锋地只此无他

 lz707061 2022-07-2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前段时间,成都REGULAR广州在地文化的两位主理人朋友,前后脚去了阿那亚。

前者的第二个项目便落子于此;后者早已进驻,最近又把我超喜欢的「白鳥之歌」带了过去,还顺手发了一个邀请函给我👇🏻

以下视频来源于
白鳥之歌by在地文化

「远方」的召唤真是「致命」的,转头我就定下了这次造访阿那亚的行程。

来之前,我做了一圈调研,请去过阿那亚的朋友谈谈感想,很有意思,大家可以先听听,作为本次沉浸式阅读开始前的情绪舒缓剂(排序不分先后,男女生稍作了交叉,只为听觉舒适度)👇🏻
号发言,来自28岁的CHI,一个在上海咨询行业摸爬滚打的高材生,她和男朋友便是在阿那亚在一起的:
号发言,来自30+岁的Juicy,一个在杭州商业地产工作的美丽的姑娘:
号发言,来自33岁的CONG,一个正在北京PR界大展拳脚的有为青年:
号发言,来自30岁的Vivian,一个在成都文化艺术圈创造自己一片天地的女生:
号发言,来自30岁的倪奥,一个在顶流大厂打拼、但却特别有趣的年轻人:
号发言,来自40+岁的梁亮,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超有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的优秀策展人,曾经在去年带着她的公益展「美好的书」去参加了阿那亚的戏剧节:
号发言很有趣,是纯粤语的哦,听力测试来了~来自30+岁的Rebecca,一个特别有活力、在五大行工作的广州姑娘:
号发言,来自27岁的Suki,一个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相当靠谱的媒体人:从内陆水泥森林开车大半天,驶进一个人工开凿的乌托邦,这是我对那次阿那亚旅行的整体记忆👇🏻
号发言,来自26岁的HUGO,一个很有sense和taste的成都商业地产界的后起之秀:
号发言,来自40+岁Mina,一位相当资深的品牌主理人、艺术策展人,前不久她和女儿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去了阿那亚,一下子特别「上头」,全程都在给我「直播」。

这是她跟女儿关于阿那亚的一次非常有趣且深刻的对话,真的不要太妙,一定要听到最后哦:

你看多奇妙,不约而同地,这些不同年龄的朋友们,纷纷给阿那亚贴上了种种令人浮想联翩的标签:「快乐老家」、「乌托邦式的远方」、「想在这样的园区工作」、「克制的丰盈」、「超级好吃又不贵的食堂」、「艺术氛围特别好」……


惊讶的是,大家几乎有着高度一致的好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切入点。

这就是阿那亚很有意思的「初始印象」:除非你亲自抵达,否则你对阿那亚的所有认知,都可能是片面而不真实的。

图片
*凌晨4点半的阿那亚夏季日出,上百人围观 | 2022年7月15日

事实上,关于「阿那亚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寅已经在很多地方讲过无数遍。

至于你的阿那亚到底是什么,真的只能由你自己来发现。

这一篇,只是「我」的答案:

一小撮中国先锋商业人在此地汇集,他们在这里「偷偷」在搞的事情,既是是当代实体商业的真正革新,也足以让这里成为最有潜力的未来中国商业「先锋地」

这种「偷偷」,传递出来的信息很明确: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不需要懂。

我认为,此地星火不必燎原,只需撩动「同类」的心弦。




上篇
关于阿那亚

视野有限,在我之前读过的关于阿那亚和马寅的文章之中,好像都未曾有一篇对阿那亚做出相对完整的事实性报道。

因此,开篇我先给出阿那亚的「全景图」,以便构建阅读后文的全域认知体系。

1. 基础信息

整个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项目,位于秦皇岛市昌黎县,是一个从北戴河沿渤海湾往南约25KM处的南北走向的滨海地块,分为南区和北区,共计6000多亩,整个海岸线约5KM长👇🏻。

图片


图片

*阿那亚地域范围示意图,手工绘制不精准,仅供概念理解使用。

这块南北走向的狭长海岸,便是「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所在地。

这里总计有10期商业社区,已经全部交付使用的1-6期,7期为在建部分,预计明年1月交付使用,9期为在售部分,而8期和10期尚未投入市场。

从时间线上来看,1-7期所在的南区是最早期的地块,其中的商业社区的产品类型涵盖了高层海景公寓、低层公寓、独栋院落、叠拼、瞰海大平层、别墅等等👇🏻。

图片

*阿那亚全景规划图,摄于2022年7月14日。注意哦,上图中「南区」字样所在的一大片绿地,是阿那亚的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目测超过1500亩,是曾经的高尔夫球场改建的,生态环境真的不要太好。


目前,阿那亚在售的9期有4个户型,且9期所在的北岸,是阿那亚的迭代产品,不仅有更加丰富的艺术文化载体和内容,还有更多优质的差异化社区配套(据悉国内首个卷宗公寓也将在此落户),现场听过介绍之后,很难不心动👇🏻。

图片


图片
*2022年7月,阿那亚在售的9期规划与户型。可以感受一下,即使是实得面积最小的98平套二,也设计出2个卫生间,充分考虑后期作为业主闲置时期民宿运营的可能性和细节,不要太赞。

围绕这10期商业社区(这里没有70年产权的住宅,只有40年产权的商业社区)马寅和他的团队建造了一座真正「遗世独立」的「城邦」:

这里不仅有剧场、艺术馆、公共食堂、医院幼儿园、图书馆、电影院、礼堂、海滨浴场、多个泳池、各种球类运动场、马场、滑板公园、湿地公园等精致的社区配套,还有一众国内顶流的小众商业品牌组成的业态丰富、内容一流的国内顶尖社区商业……

图片

*阿那亚在售的9期样板间,卷死同行得了。


在这些极为饱满的「生活内容」之中,颗粒度极细的园区运营管理、规划极佳的园区硬件、体验感天花板级的环境氛围,以及包括社区在内的每一栋独具当代顶尖审美力设计风格的建筑,让阿那亚成为文旅界的「中国神盘」

图片
*暑期旺季时段,夜晚的阿那亚礼堂依然人山人海 | 摄于2022年7月13日晚间

虽说谁都不可能没有Bug,但在目前的运营管理状态下的阿那亚,任何一种善意的挑剔都多少有些吹毛求疵的嫌疑。

毕竟,站在商业操盘手的角度,在没有做到比马寅更好之前,这些「差评」都有可能是酸葡萄心态作祟。

因此,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座「远方理想国」

图片
*阿那亚新置业中心的窗外景色,有人开玩笑问,可以买下这个置业中心吗?

2. 运营模式

在我走访全国的商业之中,阿那亚算是一次比较尴尬的「滑铁卢」——

来之前,我除了阅读了一些阿那亚的情绪夸夸文,完全没有做过任何「出行攻略」,因此也完全不了解这是一座「封闭式管理的社区」

于是,抵达阿那亚的第一晚,我便因为没有住在园区内部的酒店或民宿而没有获得认证的身份信息,被保安小哥亲切地堵在了门口。

长距离奔袭、长时间舟车劳顿,再加上阿那亚外部环境的极其恶劣(道路照明严重不足、没有人行道、也没有交通信号灯等等),在漆黑的夜色中,被阿那亚拒之门外的我,打开手机的电筒,为了躲避飞驰而过的车辆,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公路旁乱七八糟的绿化带上,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在阿那亚「没有身份的人」的悲壮,差一点就要怒回故乡。

图片
*阿那亚APP/小程序的登录界面,色彩、风格、交互理念,与线下内容保持了高度一致,这很难得。

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反思:

这件事,恰好反映了阿那亚的管理极为细致。

同时,又不同于以会员费为唯一判定标准的「金钱主义」场所,阿那亚用一种非常科学、谨慎且相对公平的方式,为整个园区竖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

屏障内,是不以物质条件为唯一判定标准的「价值观趋同」的「阿那亚村民」
屏障外,是不了解或不认同阿那亚价值观的「其他人」

图片
*阿那亚园区内部 | 图据网络

在运营管理维度,阿那亚的这种「壁垒设定」,放在普通的中高端住宅小区身上,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放在一座商业内容如此丰富的「城邦」身上(甚至内部还有如此众多需要「商业滋养」的运营空间),则反映出马寅对「舍与得」之道,吃得极透:

首先,明确客群边界。

进入阿那亚园区的人,必须是业主或者在官方APP/小程序预定了园区内部酒店/民宿的认证访客,以及在阿那亚报备了的园区工作人员(包括阿那亚自己的团队、外部合作伙伴、园区内的场馆与商业店铺等)

设定这样的边界,要有敢于舍弃「流量」的勇气,以及一定可以服务好目标客群的底气。

换成俗套的说法,就是严控流量、提高客单价。

图片
*夏季周末的客流密度相当可观 | 摄于2022年7月16日

选择客质优先的入园法则,是阿那亚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

其次,最大化身份价值。

在阿那亚的园区内,上述入园身份的优待排序为:业主>访客>合作伙伴>工作人员。

无论你是去看展还是吃饭,同样的商品、服务和场所进出资格,业主的消费价格一定是最低的。

图片
*正在阿那亚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访客门票60元/张,业主30元/张。

几乎被所有来过阿那亚的人安利的「食堂」,在阿那亚南区已经开放了6个,最近几乎个个爆满,客单价50元左右可以吃到撑,关键是花样品种极多、味道还真不差👇🏻。

图片
*第五食堂内部,细节过于赞,但饭点人太多,不方便拍摄。

不过你必须用阿那亚APP进行了身份认证并绑定微信支付接口,就可以直接用这个APP的二维码(相当于你的阿那亚「电子身份证」)在整个园区内消费了,这样的会员数据,活跃度和精准度都属实惊人👇🏻

图片
*阿那亚APP上「我的」界面,这个二维码适用于全园区的所有消费场景。

更多的维度上,业主几乎可以免费使用一切公共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泳池、球类运动场馆、水上运动中心的各种游玩项目等等。

作为全国数百个商场的会员,以及同样是旅居物业的业主,我不得不说,这是我见过最具价值感和存在感的「会员系统」,而阿那亚的业主也大概是全中国最有话语权的「业主爸爸」。

图片
*阿那亚说:地球70亿人,我独宠你(业主)一个。

第三,把服务做到极致。

7月初,我有个好朋友带着孩子从北京旅行完开车回青岛的途中,临时决定到阿那亚再多玩儿几天。

那几天,她在阿那亚特别「上头」,微信上几乎不间断地实时播报:

你都不知道这里有多人性化?所有的地方几乎都考虑到老人、小孩和残障人士的便捷性……还有,给孩子们玩儿的农庄游乐场简直绝了!海风酒吧的氛围真的不要太好啊……日落舞台晚上太嗨了!食堂怎么可能怎么好吃又这么便宜?业主的优待也太爽了吧……你啥时候来?你真的必须亲自来体验一次!

图片
*全龄友好这件事在阿那亚真不是口号,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现实。

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中型企业主,我对她这种洗脑式的赞美在彼时是感到有点「夸张」了。

而此时此刻,我坐在傍晚海风酒吧的外摆区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基本上能GET到她如此上头的原因了:

在海边这种特定的场景下,将建筑审美、商业审美、艺术审美、音乐审美几乎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再用极致的服务力做「最后一击」,破防是在所难免的。

在极致服务力这个维度,这里分享我有限的一些客观观察:

1)园区巴士

阿那亚园区很大,天气特别热和特别冷的时候,步行或骑车都不太友好,因此园区巴士成为大家的出行首选👇🏻

图片


如图所示,园区巴士分了A/B/C/D四条线,以「小镇置业中心站」和「邻里中心总站」为换乘点,把小镇南区的所有公共设施所在地的附近道路都完整涵盖了,而且全免费。

2)绿化景观

在阿那亚随处可见的大片大片的草坪上,并没有任何禁止进入的字样。即便如此,绝大部分的人们都会很自觉地在设定道路上行走,草坪的客流量极低。

图片


在很多绿化区域内,还会有文明养犬公约和绿化区的相关数据👇🏻

图片


园区内的景观常态已经足够担当一座水准极高的城市级公园了,并且这里的植物种类超多,我还专门找了植物学爱好者的朋友帮忙估算了一下,至少300种以上是一定有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尤其是位于南区西南侧的这座巨大的湿地公园,简直是各类动植物的「理想生活地」,生态环境的养护做得超赞。

坦白说,全国各地的旅居物业多多少少也都有类似的景观和植物,但是绿化面积如此之大、维养做得如此精细的,难有出其右者。

图片

*商店门口的小景观,与户外草坪、湿地、槐树林等大景观,无一例外都非常得体考究。


3)宠物友好

名为「犬舍」的这家酒店,是整个阿那亚的酒店之中最让我惊叹的。

这是一座专门为带有宠物的客人准备的酒店,仅有33间客房,设计超级科幻,内部结构更是令人感叹「想得可真是周到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外形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大堂里面居然还设有一整墙的狗狗照片墙,每张照片上都有宠物的名字和造访时间,上墙的照片都是宠物犬的社交利器啊,绝了。

而且酒店的房间还都是loft结构,均配置为双床双卫,楼上楼下之间,还专门有隔离栏,让上下楼的狗子们有地盘的安全感,且每个床铺旁边都有一个专门的「宠物床」👇🏻
图片
图片
图片

朋友在犬舍住了两晚,几乎听不到别的狗狗的吵闹声,我们推测房间在隔音方面也下了大功夫。

而在酒店外部,不仅有专门给狗狗喝水的小设备,而且每个商店门口都有临时寄放宠物的笼子,就连食堂门外也专门给毛孩子们准备了干净的饮用水👇🏻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犬舍酒店还专门开设了一件SALON,作为阿那亚唯一的一家宠物美容业态,为这里的宠物们提供洗澡、修剪、美容等服务,并配有SKU不多但基本足够应急的宠物用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看了一下相关的服务价格,与城市里的宠物服务相比,其实差不了太多,但环境的整洁度、清爽度(一点味儿都没有、几乎没有发现动物毛发满天飞的情况是怎么做到的),远胜绝大多数宠物服务店👇🏻

图片


我和我那两位带狗狗一起来阿那亚的朋友,真的有被阿那亚的宠物关怀感动到。

这是一种并不是为了增加「卖点」而去贴的标签,更不是为了营销而做的噱头,是实实在在为爱宠人士解决问题。

在老人关怀、儿童关怀和残障人士关怀等维度,阿那亚也给了我们同样的体验感,但由于同行并没有相关人士,所以就不展开讲了,有心的朋友下次可以亲自测试一下,是否达到了你的预期。

4)卫生清洁

阿那亚的垃圾车很小只,但是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居然在如此炎热的夏季,也闻不到任何臭味,这就很绝了。
图片
图片
随处可见的各式垃圾箱,虽然功能不尽相同,但也几乎随时都保持着清爽的状态,我待了一周,没有一次发现垃圾箱塞满垃圾的情况👇🏻
图片
图片
最近适逢暑期旺季,沙滩上人群密集,但整个沙滩的状态始终保持得很好,清洁阿姨的出镜频率也相当高,哪怕是在非常炎热的午后,她们也几乎没有间断过对沙滩极其周边环境的巡逻与清理,由衷感谢👇🏻

图片

*7月17日下午3点过,阿那亚一场暴雨正在途中,空气非常闷热,我在沙滩边碰见了好几个清洁阿姨。大家在描述自己有多么喜欢阿那亚的时候,我相信这里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是构成这种喜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5)人性化细节

这部分的看点实在是太细碎了,篇幅太长就不一一展开说了,我就PO一些我发现的细节,我相信你们一定还能发现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不仅有能满足天南地北客人口味的各色地方美食(非但没有任何旅游景区的同质化色彩,甚至每一家的味道都相当出色,绝了),还有极为周祥、风格非常统一、审美一流的的导视系统,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都保持者极佳的清洁状态和清新的气味,在各个小α租车点位都带有儿童拖斗座位的自行车可以租用,海边每隔差不多50米就有一处洗脚的淡水自来水龙头,就连蛋卷冰淇淋都有一个印有aranya字样的底托,一旦冰淇淋融化就不会流到手上……

图片

*每一座建筑都有专门的残疾人斜坡通道。

讲真,在南区高达3000亩、建筑面积数百万方的土地上,这些庞杂的日常事务,甚至超越了我心目中最具有人性化运营细节的日本,阿那亚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的确很难想象。

6)马寅信箱

类似于市长热线的这个马寅信箱,出现在园区内几乎所有的物料上:印刷品、海报、甚至是超市门口的小广告,都有马寅信箱的指示信息👇🏻
图片
图片

当然,线上的APP和小程序的首页,就有最醒目的马寅信箱的入口👇🏻
图片
图片
从2014年11月1日,马寅把刚刚交完房的一期业主拉了一个微信群开始,「认真倾听业主的声音并认真努力改进」,成为了阿那亚最初走出困境的第一块敲门砖。
图片
我在18日晚间尝试在APP上寄出了一封信👆🏻,竟然在20日的凌晨收到了马寅的回信👇🏻
图片
*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我刚刚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全文撰写,有一种特别的感动在深夜之中弥漫开来。

时至今日,房子早已不愁卖的阿那亚,依然在线上线下的各个角落里塞满了马寅信箱的信息,很显然,这种「不忘初心」的执念,是阿那亚保持极高口碑与生命力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图片

*图据阿那亚官网


回想我与阿那亚的第一次照面,竟是如此狼狈,而之后TA带给我的震撼又是如此之细密,这种罕见的体验,反差之大,极为深刻。

3. 商业逻辑

即便阿那亚是我见过的所有商业案例中,可以远程获取的资讯最丰富、内容最翔实、渠道最多元的一个,但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业界朋友在聊起阿那亚的时候会特别不屑地说,那不就是一个为了卖房子而狂做营销活动的文旅楼盘吗?

图片
*阿那亚的纸质读物相当丰富,内容与制作都非常精良,是我所接触过的商业地产行业企业的读物中,最为惊艳的一个。

必须承认,我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也是这样的井底之蛙。

阿那亚早就不靠卖房子赚钱了。

现在阿那亚房子最大的问题,是想买的人太多,房源太少,全靠「秒」。

虽然马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但是现在他比谁都清楚,高标准、极致颗粒度的长期运营,叠加国际视野和水准的文化、艺术、音乐、体育等内容,才是阿那亚现在和未来最不可逾越的那条护城河

图片

*阿那亚戏剧节 | 图据网络


相信大家都急于知道,如今的阿那亚,靠什么赚钱?

结合我的现场调研,以及来自各方朋友的碎片化信息,推测如下:

1)靠经营酒店赚钱。

整个阿那亚园区,就是一座巨大的「酒店群落」。

你在APP或者小程序上可以看到「酒店」和「民宿」两种类型的住宿物业,常年挂在上面的民宿房源,基本都保持在500套以上,因此,原本就是40年产权的商业社区,也就变成了广义上的「酒店」。

阿那亚团队,在每年5-12月这大半年的旺季时段,通过运营数量庞大的房源——据说目前就有近1.5万套房间——获得极高的收入,相对较淡的季节只有1-4月,则进行全方位的休养生息。
图片
图片
业主朋友告诉我,阿那亚管理团队只收取一定的民宿出租佣金,且远低于其他的平台;而且到阿那亚旅行的人普遍素质都比较高,都比较爱惜民宿的设施设备与清洁卫生,轻度洁癖的她都能接受这样的民宿模式。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APP的酒店和民宿的预定价格,或许会被你算出来一个相对准确的收入。

2)靠运营社群赚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群运营」,而是真正高阶的「圈子文化」。

我在阿那亚的那几天,就碰到了老狼夫妇和陈小纭。更别说阿那亚的业主几乎囊括了京圈的明星和文化圈的知名人士,感觉住在顺义的明星们打了包在这里团购了一大批房子。

图片
*一个在阿那亚参加演出的乐队朋友跟我的聊天记录。

马寅的朋友圈有多强大,看阿那亚的业主圈子就知道了。

朋友多了路好走,说的就是阿那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马寅和业主们。

如今,阿那亚已经走出北戴河,去往了承德、密云、乃至三亚、广州等多个地方,与各地不同的业主方发生了越来越多元化的合作关系,输出越来越多的有趣的、符合中国新中产圈层新需求的场域与内容,成为中国房地产界一支特立独行的,无法被复制、更无法被超越的「先锋扛旗者」。

图片

*阿那亚·金山岭 | 图据网络

图片
*阿那亚·三亚 | 图据网络

如今,依托北戴河阿那亚的巨大成功,马寅的朋友圈势能越来越大,不仅囊括了文化圈、艺术圈、娱乐圈的大咖大拿,还持续破圈到商业领域,吸引了包括广州在地文化、成都REGULAR、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诸多知名先锋商业品牌纷纷抵达,掀起了一股「在阿那亚的『牢笼』里自由玩耍」的业内旋风。

图片

*Avenue&Son的阿那亚公园,不要太酷 | 图据小红书


在阿那亚建造了一座国际顶级滑板公园的Avenue&Son的主理人Peter说,「这里就是『一座自由的牢笼』,你只要进来了,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接下来的中篇,我们就好好聊聊阿那亚的商业。



下篇
关于阿那亚的商业

目前,阿那亚的商业正在进行第二次整体迭代,官方也在前不久释放出了重要信息:阿那亚招募新商家,愿海边成为新的避风港

马寅本人也在朋友圈配上小作文转发了这条推送👇🏻

图片
*截图来自微信匿名好友

我猜,这个时候马上就有「专业人士」跳出来要说话了:纯扣点?还给品牌放寒假?!马寅这不就是给业主做商业氛围的嘛,品牌肯定血亏啊!

劝你别跟我之前一样当井底之蛙,人生会很无趣的。

图片
*很难拍到空镜的MANNER咖啡门外
早在今年4月,阿那亚官宣了一则爆炸性消息,引发本行业热烈关注:阿那亚30家新店,汇聚海派的精致、成都的巴适,打造理想生活样式

这些预计6-7月开业的新店,在我7月中旬造访的时候,好多都已经开门迎客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分别是晓麦穗、栋梁DONGLIANG、TASTE SPAIN品味西班牙、niner’s bubbles、naive理想国、白鳥之歌。

为了便于理解,我根据阿那亚APP官方的信息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把阿那亚的所有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商业),整理为一个完整的表格如下👇🏻

图片

*截至2022年7月18日的阿那亚公共空间与配套的业态统计数据,业态分类是根据常规理解进行划分的,或有不准确,欢迎指正。这里面的大部分业态和店铺你都可以在阿那亚APP里面搜索到,个别在APP上暂未更新的我在表格中用蓝色标注出来了。你也可以在APP上找到「导览地图」,阿那亚比较直观地把这些配套内容分为了艺术、美食、园区巴士、娱乐、住宿、探店、服务、班车几个部分。

根据统计,目前阿那亚的公共空间有185个左右,我将其分为了11个类别,其中,F&B、零售、部分艺术场馆和酒店等是付费空间,剩余绝大多数是免费空间。

71个餐饮品牌占比最高第二大类便是零售,有22家,运动休闲的场所有21家,生活方式和艺术场馆也各有16处,相当可观了。

图片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 图据网络


当然,我并不希望你的惯性思维里马上就跳出来业态占比、租金坪效、提袋率等所谓的专业名词,我希望你更多地能关注这些品牌背后的商业逻辑——

一个远离城市、「关起门来」在有限时间里做有限客人的生意的地方,为什么品牌愿意来?

几乎每一个限定词,都直击品牌的最大痛点,哪怕是单纯扣点还给放免租寒假,这依然是一笔算不过来的账。

图片
*我在网上找到一张老地图,所有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公共空间几乎都在图中可以找到 | 图据网络

虽然品牌总数与建筑体量相比确实不算多,但是这些品牌的能级,每一个都相当有分量。

「阿那亚这里的商业,可以说是『买手店的买手店』,超过一半以上的品牌,几乎都是其领域内的头部,而且差不多都是主理人亲自来盯开店的。」

图片

*7月,中国潮流界、买手界、餐饮界最先锋的商业品牌主理人们都在阿那亚密集出现,这是在DOE咖啡门口的一张非常难得的「超级合影」(部分主理人加了墨镜贴纸,小朋友隐去了脸部)。

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吸引他们纷纷跑来阿那亚?

对他们而言,原因或许千万种,我当然不得而知。所以,我只谈我的眼见为实。

图片
*白鳥之歌的外摆区

在阿那亚的那几天,好几位品牌主理人都跟我表达了类似的「情绪」:

好像那些我们本来就互相认识还相互认可的品牌主理人,都在疫情后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这里,并且,几乎不用开场白,不认识的马上就能成为朋友,已经认识了的,自然更加亲近。

这样的「情绪价值」在整个阿那亚的品牌圈里蔓延,让国内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先锋品牌主理人,就像被某种神秘力量吸引,一起来到了这里。

图片

*阿那亚的1402咖啡馆 | 图据网络


当然,我肯定不能成为他们的代言,唯有讲述我自己的眼见为实。

我在阿那亚进的第一个店,是DOE。

这个品牌在上海的如雷贯耳,相信关于TA的基本情况已经无需过多普及。我对TA的最初的印象就是一个特别会玩儿跨界的潮流买手店,里面的咖啡还很好喝。

图片

*在上海新天地,beats与DOE合作的黑胶快闪店 | 图据网络


从上海到深圳再到阿那亚,DOE一如我喜欢的模样,也一直保持着非常独立、非常讲原则的品牌性格(这次我去阿那亚才知道,原来DOE的两个创始人之中,有一位也叫TERRY,怪不得好感度这么高哈哈)

阿那亚的这家DOE,更加低调丰富,是一个以「家」为概念的跨层店,整体风格非常简约硬朗,门店二楼有一间「卧室」,而一楼更像是一个「客厅」👇🏻
图片
图片
图片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门口的钢结构空间,与阶梯模块组成了相当绝妙的一个「入户小院」,后来Avenue&Son的Peter送给我们滑板的时候,也是在这里拍了一张合影👇🏻

图片
*预感这个台阶大概率会成为潮流文化主理人的专用合影点位了。

第二个要说的,是白鳥之歌和在地文化。

当你沿着六期游逛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从最热闹的酒神剧场门口的ok center开始,一直延续到7期附近的白鳥之歌,「在地文化」几个字是在橱窗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标识名称。

图片
*阿那亚的ok center,去年6月开业,据说是目前园区内的销售额第二名。

2021年,当圈内非常知名的本土品牌代理运营商「在地文化」的主理人第一次来到阿那亚的时候,零售板块还只有成都的买手店hug和成立于2009年、目前国内最早的买手店之一的棟梁。

图片

CAVE by DONGLIANG | 图据网络

之后,在地文化一口气带来了SND、kar-room、白鳥之歌等旗下代运营的当红品牌,将整个六期的文创街区的商业氛围进行了一次大焕新。

在此动线上,Dongliang&UmaWang的加入,以及SEED STATION、十三邀小酒馆、MANNER等品牌的介入,与马路对面的UCCA沙丘美术馆Avenue&Son阿那亚滑板公园、以及正在筹备状态的海边音乐厅,共同组成了极具看点的文化艺术商业街区。

图片
*景色超美的Avenue&Son滑板公园

图片
*在建的崔健工作室

图片

*Dongliang&UmaWang | 图据网络


图片

*阿那亚UCCA沙丘美术馆 | 图据网络


我经常听到有商场想要把艺术文化带到场域中,并与入驻的品牌形成巧妙的融合,但直到来到这里,我才终于发现,原来听过好多次的愿景,正在此地真实发生。

第三个,当然就要说REGULAR了。

自打去年写完成都REGULAR·源野项目之后,我就跟这个团队的神秘主理人Luke接上了头👇🏻

图片
*Luke专门带我去看阿那亚项目的旧物业,是整个海岸线最深入水面的一栋,先天条件不要太好。

这个脑子永远跑在嘴巴前面的朋友,也和马寅一样,是圈内的一个传奇。

7月中的那个下午,他带着我顶着午后最热的阳光沿着海边沙滩走了半公里,来到阿那亚的REGULAR新项目所在地。

在这片阿那亚最南端的沙滩上,这座填海修建的原水产公司招待所已经深入大海。

接下来,这里将迎来15个超级有趣的品牌,业态涵盖餐饮和零售,设计图真的太!好!看!了!只可惜现在还不能分享给大家……

图片
*在项目所在的旧楼里北瞰阿那亚的海岸线,那一刻竟然看呆了过去。

从这里往北看,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油然而生。

就像Luke本人一样,不羁之中竟然有十万分专业与敬业,游离时却与最先锋的商业大脑们神交不止。

「我们做事都很低调的,」Luke边走边说,头也不回,「这些你都不要写出来啊,明年5月开了再来看就行了。」

图片
*明年春天,这里将会变成多么耀眼的明珠,我前所未有地迫不及待。

他那种笃定的气场和随时掉线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很罕见的恍惚且呆萌的人设。但我知道,对于做「有趣的商业」这件事,他心里非常有数,也从不懈怠。

我信他,感谢他,更敬佩他。

毕竟,若非REGULAR和在地文化,我也不会来到这个遥远北方的海边,找到这座远方的理想国。

图片


当然,在这里还有好多我没有机会深度聊的品牌主理人,他们在不断地为阿那亚叠加情绪价值与体验价值,让这里成为越来越多的「同类」愿意不远万里抵达的远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外还有特别值得说的一点就是,这里的每一家店除了品控相当出色之外,商品/业态的选择也相当有心,有一种为这里的客群量身定制的直观感受:

哪怕是在SKU不算丰富的「海风市集」里,选品也相当有考究,不输很多大牌超市;这里的单向空间与杭州乐堤港的选品截然不同,更适合海边的阅读场景;正在打围中的话梅,甚至把安福路最火的introlemons也带过来了……👇🏻

图片


至于阿那亚的美食与其他,大概就更需要诸位亲身体验才可以了。

无论是食堂的物美价廉还是特色地方菜的美味地道,也无论是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等球类运动场地,还是滑板公园和水上运动世界,海风市集或者海风酒吧,阿那亚礼堂或者孤独图书馆,你需要很多时间,来真正地去体会阿那亚那么努力想要你去体验的「美好的生活」。

图片


还有品牌的朋友建议我把阿那亚的建筑设计师们拉一个清单出来,表达致谢。这个idea真是挺赞,但这篇万字长文怕是要辜负了。

你看,大家都津津乐道的阿那亚的艺术和文化部分,我还一个字没写呢。

讲真,要写透这个地方,大概还需要很多年。

在这里,那些无处不在的动人细节,24小时光影变换之下,眼睛永远在天堂的高级美感,时时刻刻处处都可以主动或被动感知的「人性化」关怀,以及陌生人之间可以在任何一个街角自然而言破冰的温暖,都是这座理想国留给我的最强牵挂。

图片


而这一切,最终都回归到人心深处:

我们为什么会迷恋阿那亚?

大概是因为每一个向往远方的灵魂,都需要一个真正可以将肉体与精神沉浸于此的「家园」。

神形具备的阿那亚,就是这个「家」。

栋梁的主理人Charles有一天跟朋友聊天,由衷地说:「外面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还好我们还有阿那亚。」

好巧,我也有一样的感受与想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组阿那亚礼堂的网络美图,定格阿那亚的绝美回忆。


这是我第一次造访阿那亚。

我已经开始相信,未来商业的先锋地,只此无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