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中华文学•散章】曾令琪/四川/909抒情九章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2-07-21 发布于四川


大中华文学·散章展台


——微刊总第1812期——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孔子学院·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主席,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大中华文学》杂志总编。

  

909  抒  情  九  章






    

  

  
  走进大山的深处,走进老一代科学家的旧居和办公间,深入采访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年轻的科学家,徘徊于林荫道上,我不禁惊诧于这里的古朴与宁静了。
  909,寄托无数中国人强国梦想的地方;
  909,几代科学家念兹在兹、魂牵梦萦的地方;
  ……
  这里的香樟为什么那么的粗壮、茂密?这里的一砖一瓦为什么那么地令人流连?那一块块鹅卵石垒砌的小楼啊,静默,伫立,在清风微雨中,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每一个人都会有惯性的思维。比如,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纵横万里海洋的核潜艇,应该就在海边研究、生产,并由此驶向大洋的深处。
  直到跨进909基地,我才搞清楚,中国核潜艇的研发基地,却在远离大海的大山的深处;
  直到瞻仰老一辈科学家的旧居,我才蓦然发现,著名科学家、“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院士,原来,曾经在这里艰难地跋涉、辛勤地耕耘、并攀上科学与人生的高峰。
  谁说核潜艇只能在海边研究和制造?大山深处,同样可以成为梦想诞生的摇篮……
  
  
  若要问我,最佩服的老一辈核潜艇科学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彭士禄。
  中华民族曾经历无数的苦难,但无数的苦难也造就了无数的杰士。令全民族记忆犹新的三年自然灾害中,面对西方的封锁,面对昔日盟友的卡脖子,我们民族迎难而上。
  领袖们自减口粮,降低生活标准;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勒紧裤带共度时艰。从上到下,我们只为要争一口气:“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几经波折,一项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全面铺开——
  我们的核动力研究诞生了;
  我们的核动力研究在艰难中前进;
  我们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了;
  ……
  一声令下,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儿,打起背包就走。他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他积极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并于1967年6月—1971年6月,担任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副总工程师。
  列车汽笛长鸣,呼啸着奔向远方。繁华的都市渐渐远去,身后是平原,山川,河流;远方,是未知的环境,是莽莽的大山,更是国家的需要,是燃烧理想、燃烧青春的地方!
  
  
  彭士禄是革命烈士彭湃同志的儿子,但从小就历经坎坷:三岁时母亲被反动派杀害,四岁时父亲英勇牺牲;幼年时还遭遇两次牢狱之灾。
  但一颗红色的种子,即使在岩石的高压下,也注定会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的大树。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组织就是母亲。几经辗转,彭士禄回到母亲的怀抱,从此,开始了他学习终身、奋斗终身的“万里长征”。
  从中国到苏联,再从苏联到中国,彭士禄以其超越常人的勤奋,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仅在喀山化工学院和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学习的六年间,彭士禄便修了36门课程,除3门课程成绩为“合格”外,其他33门课程成绩均为“优秀”。求学期间,彭士禄还有3门实践课程的成绩也是“优秀”。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从彭士禄的留学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这次到909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彭士禄曾经战斗了好几年的地方,就是四川,就是青衣江畔,就是这大山的深处!
  直到跨进909的大门,直到陡然间看到“彭士禄同志旧居”这块金色的牌匾。那一刻,我的心猛然一紧,我顿时感到,浑身的血液忽然急速涌动。
  要知道,我国建造核潜艇的过程几乎从零开始。彭士禄同志曾经回忆说:“当时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解说员告诉我们,在具体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中,研究人员常常为一些工程问题陷入激烈争论,而且不容易达成一致。因为时间太紧张,争论不休的问题,最后总是由彭士禄来拍板、签字。
  我们可以想象,那最后看似潇洒、轻松的拍板、签字,需要的仅仅是一种对国家、民族负责的责任心吗?仅仅是一种超越常人的勇气吗?不!这样拍板、签字的背后,应该是多少的殚精竭虑,多少的反复思考,多少的深入研究!
  
  
  世间的一切,都是在有序中存在,在存在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采访909青年科学家杨忠波博士的时候,对此,我的印象尤其深刻。
  杨博士与我们聊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过去,也聊到了青年科学家的今天。聊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开拓,也聊到了他们这一代青年科学家肩上的责任和对时代的担当。
  中国的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日本的福岛核电站,智利、英国、巴基斯坦……都进入了我们的聊天视阈。
  杨博士说,909最值得珍视的,是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是啊,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杨忠波的读书求学和科学研究之路,走过了20多年的艰辛历程。2006年,时年27岁的杨忠波来到了909,在赵文金先生的带领下,专攻材料科学。
  909是富有光荣传统的基地,909的学术导师也有自己的传道方式。
  赵先生的要求是严厉的,但也正因为导师的这种严厉,杨忠波等青年科学家才进步神速。他们不仅继承了909的优良学术传统,还继承了赵先生的学术衣钵,艰苦地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延伸,在材料工程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在909,像赵文金这样的学术导师,还有很多、很多。
  采访之后的闲聊,让我们知道了杨忠波博士生活中的一个侧面。他对生活的要求并不太高,但重视家庭,有家庭责任感。科研之余,只要有时间,他都要尽量陪伴自己的家人。
  是啊,“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有热爱家庭,才能热爱事业;只有热爱事业,心里才能装下全民族、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在彭士禄同志事迹陈列室,我们读到一则轶事:
  一天早晨,彭士禄在床上发愣,说:“我在想我的第一夫人。”彭夫人说:“我吗?”彭士禄马上说:“不,我的第一夫人是核动力。”夫人说:“好,这个我让。第二夫人该是我了吧?”彭士禄打趣地说:“第二夫人是烟酒茶,第三夫人才是你。”
  是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艰苦的生活环境,简陋的科研环境,让我们的科学家兢兢业业,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岗位上。而长时间的研究与实验,最好的“醒神”之物,便是常见的烟酒茶。
  在彭士禄等同志的旧居内,我们看到的是一张简朴的大床,一张老式办公桌,一个非常简陋的厨房,还有一口大大的陶水缸。
  物质上要求甚俭,精神上追求甚丰,科研上勇攀高峰,这就是909基地几代科学家薪火相传、傲视群雄的“独门秘技”。
  徘徊于909基地,瞻仰基地大院的办公楼、实验楼和科学家旧居,抚摸着鹅卵石垒砌的建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909基地,我们看到的是一串串名字:彭士禄,赵仁恺,闵元佑……还有一个个材料、构件、水力、传感等等众多的精英团队。
  大山深处的杜鹃开了又谢谢了又开,青衣江的水涨了又消消了又涨。
  20世纪五十年代立项,六十年代上马,七十年代成功,八十年代转型。一步一步,909基地走过了从草创到成熟运用、从核潜艇的研制到核能的重点推广、从军用到民用转型的几十年艰辛的历程。
  现在,中国的核潜艇可以潜航到全世界的海洋深处。国之重器,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中国的核电技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全球,民之福祉,获得了极高的世界声誉。
  时移世易,时代在变,但909基地为国为民的初衷没有变,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孜孜矻矻、矢志不渝的追求没有变,几代科学家一脉相传的精神传承没有变。
  
  
  一个人绝不能坐在父母的功劳簿上,安富尊荣,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人生就是一个一个攻坚的战役,只有发愤图强,努力拼搏,才能战胜一个一个的困难,从而攀上人生与事业的峰巅。
  一个人的学习与奋斗是终身的,除了不能浅尝辄止,更要有咬定青山的坚持,百折不回的坚韧,心无旁骛的坚守,矢志不渝的坚定。唯其如此,才能在艰辛的人生旅途上,走得更远;才能在蜿蜒曲折的事业小径上,攀得更高。

2022年5月25日,星期三,于成都长乐居

  

  作者注:

  此文已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宣传部审核,不涉密,可以发表。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

        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协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副总编:
  周晓霞、胥树东李顺治
总编助理:
  杨爱民
理事单位:
  广东彩格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贵和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理  事  长:
  胥树东、唐祥华、蒋大根   

有酬征稿启
  
  为了更好地办好《大中华文学》杂志纸刊,进一步将《大中华文学》微刊打造成《大中华文学》纸刊重要的选稿基地之一,继《大中华文学》纸刊给付稿酬之后,《大中华文学》微刊也将试行给付稿酬制。
  凡是按照要求,在《大中华文学》微刊发稿的作者,我们将对其中的优秀稿件发放一定金额的稿酬,以资鼓励。
  
  具体要求如下:
  1、《大中华文学》微刊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大中华文学》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