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庄“枣”的历史和文化

 微湖渔夫 2022-07-2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一)枣历史

据说,自从有人类就有枣。原始先民在开始培植果树时,发现枣树挂果最早,随之它便成为最早形成的人工林的果木。后来出现了文字,人们取其谐音,命名它为枣(早)。相传夏禹时期,奚仲造车,须用枣木造车轴,他便在枣庄枣园伐树为材。枣庄是因此而得名。阴平是枣庄枣文化基地。阴平枣以红皮赤心之美满,干鲜易存之优点,甜蜜适度的味道,脆柔滋润的口感等本质,被《峄县志》列为地方名果21 种的第一位,称之为“养生家所必需也”。借助大运河“漕粮数千艘,皆道峄境北上,商旅岁时往返不绝”的航运条件,地方特产的枣,“行贩江湖数千里,山居之民皆仰食焉”。《本草纲目》《药性赋》等药书均把枣列为果部上品,说“枣性高”,具有多种医药价值,其主要功能是“养脾气、平胃气、润心肺、补五脏、通九窍、治虚损、除烦闷、和阴阳、除邪气、坚志强力……”是百药中的和事佬。阴平大枣以其果实硕大,果肉肥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著称于世。有长红枣、圆红枣、圆铃枣、大酸枣、小酸枣、冬枣等十多个品种。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特别是长红枣,肉多核小甜中带香,经常吃枣,大养身心,尤其对徘徊于爱河的未婚少女,能够维护肌体的青春长驻,光彩动人,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峄县,峄县令把枣作为贡品献给皇上品尝,乾隆皇上品尝后,大为赞赏,后发现一村女亭亭玉立,娇艳动人,遂纳为妃,后知此女子家中种枣树,平时她多食营养丰富的无核枣,所以貌美如花。在阴平当地至今流传着“吴寺萝卜湾里梨,上郭小枣不用提;上郭闺女不用挑,个个都是杨柳腰”的说法。

谈及阴平枣园创始年代,众说纷纭,一说“亘古有枣园”,一说“殷小姐创枣园”云云。根据历史背景和民间传说综合论证,说是汉代阴平侯刘回暨阴平长袁安时期形成枣园,比较客观准确。阴平枣园已有 2000 余年历史,明清时期最兴盛,当时,阴平枣园只是枣庄、峄县境内诸多枣园中的一园。枣庄枣不但是“山居之民仰食焉”,而且山外的村庄也有许多枣林、枣行、枣田。随着煤矿的出现,素有“枣乡”之称枣庄一带的枣园逐步消失。由于枣根求实,煤井下空,枣田和煤田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另外,特别是日寇侵占枣庄、峄城时期,惯用枣木建栅栏,修防御工事,疯狂的砍伐,枣庄枣遭到灭顶之灾。在其它兄弟枣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困境中,阴平枣园虽然幸存下来,但是它给后人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据记载,店子镇长红枣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和传统,始于隋唐,盛于明清。据《博物志》中记载:“隋末(公元615~618年),秦琼东征至东海县,携带枣苗植于此地,名为长红枣'。

在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撰写的《打枣谱》内,还有关于山亭“长红枣”的叙述,表明长红枣在宋代已培育成为果形大、果肉厚、品质佳的生态型主栽品种。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巡视滕县,品长红枣口感甚好,遂拨大量资金鼓励滕县发展枣树。并将滕县长红枣上贡皇帝,万历赞誉道:滕县长红枣可谓天下第一枣,百果之王。《滕县志》记载,明万历13年(公元1585年),当地已有“山地之民千树枣”“山地之民皆仰食”之景象。明朝租税中规定,每年须交纳枣果钞六十七锭五贯四百二十文,1941年版的《滕县志》载:“枣梨东山随地种植,土人购之、转售江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还曾出现“店子的大枣、水泉的梨、徐庄的柿子上满集”的丰产景象。

图片

(二)枣俗

枣庄盛产大枣,与枣有关的习俗,随处可见,大红枣与民间习俗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枣晒干后,呈紫红色,象征着吉祥、富贵;又因为“枣”与“早”谐音,所以在枣庄地区,婚礼上都要撒红枣和栗子,寓意为“早立子”或“立子早”,希望婚后,新郎新娘早生贵子,早取功名。表达了人们朴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和一种美好的愿望。同时。也为婚礼增添了许多情趣。在嫁女的嫁妆中,也常常放入一二枚大枣,以助喜庆气氛。《滕县志》记载,宋朝时期,当地人就有以枣作为男女订婚信物的习俗。

在其他岁时民俗中,也少不了大枣。五月端午节包粽子,人们习惯包上大枣,六月六蒸面鱼,鱼眼是必须用大枣来充当的,这既是一种点缀,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腊月初八,煮烧腊八粥,一定要放大枣,加了大枣的腊八粥,又香又甜象征着一年的生活甜甜美美。

图片

(三)枣食品

枣庄盛产大枣,枣庄的枣食品也十分丰富。大枣加工后,可以做成各种食品像枣馍、枣糕、枣泥饼、枣煎饼、生力枣、枣汁…….

枣庄产枣,枣多了人们便生出很多吃枣的方法,主要有:

枣煎饼:枣煎饼为枣食品中的佳品。将红枣用磨磨细烙成紫红油亮的枣煎饼,极富地方风味特色。枣煎饼归属煎饼家庭中的新品种,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最早兴做枣煎饼的,是原齐村区西王庄乡和北部几个山区乡镇及原滕县(今滕州市)东部几个山区乡镇。山区所产的红枣吃不了,又运不出去,很多枣儿挂在树上自然干落,妇女们看到大批红枣掉落在地,
实在可惜,便拾些红枣试着同粮食掺在一起,放在石磨上细磨成糊子,能烙出紫红油亮味甜果香的煎饼,而只用红枣不添粮食,磨细烙成的净枣煎饼,味道更佳。

缸炉枣泥饼:系枣庄民间的传统小吃,此饼是用发酵面团,加枣泥,入缸炉烤制而成。缸炉枣泥饼的特点,饼面酥脆,饼内呈软浆糖状,饴糖香、桂花香、枣泥香兼有。饼的个头小,形美,色好,质佳,味香甜,热食最宜。

蜜枣糕:蜜枣糕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相传阴平镇上郭一带遭到一次特大的虫害,庄稼被害虫吃光。幸好,各家都贮存有干枣,便用稷子面和大枣一起蒸煮充饥。一时,枣香飘出数十里。从那以后,这一带便兴起用大枣和稷子面做年糕。

蜜枣糕主要以上郭的蜜枣和稷子面作原料,先把稷子面和成黏糊状,推入一只只碗内,稷子面糊只占碗的容积的三分之一即可,然后放上洗净的干枣,把碗再放入蒸笼内蒸煮,大约经过三十分钟左右,稷子面就发得满满一碗,这就成了香甜可口的蜜枣糕了。蜜枣糕虽然制作简单,却丝毫不乏诱人的魅力,红枣又具有补虚、定神、强壮筋骨的功效,这就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枣馍:每逢岁末,枣庄地区还有蒸大枣馍的习惯。家家户户都要蒸制大枣馍馍,以备春节祭祖上供和食用。馍馍形状是圆的,上面挑起七个孔,里面嵌入红枣,据说这是象征人的耳鼻眼口等七孔。

生力枣:生力枣是山亭区长红果品有限公司研发的枣食品新品种。生力枣是将枣仁剔除放入花生米,再烘干,吃起来既香又甜。生力枣2007年底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成功打入北京大超市和航空食品。

我们八月十五吃的月饼,有些是枣泥做的。加上枣泥,不仅颜色好看,而且月饼甜酥可口。古往今来,枣泥月饼,源远流长。

大枣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粘液质、维生素A、B2、C,微量钙、磷、铁等物质。从药理上讲,它有保护肝脏、增强肌力的作用。因此,有些药方总少不了大枣,人们饮用的八珍茶,其中一珍就是大枣。

(四)枣文化

在汉语成语中,有许多含有“枣”字的成语存在。含有枣字的成语有:

囫囵吞枣:亦作“鹘仑吞枣”,意为整个的、完整的、把枣整个儿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物笼统含混或学习时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让枣推梨:典出《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粟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后以“让枣推梨”为兄弟友爱的典故。

拔葵啖枣:葵是指冬葵,为我国古代普遍种植的一种蔬菜。语意为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祸枣灾梨:旧时多用枣木与梨木雕版印书,故以滥刻无用之书为“祸枣灾梨”。

除含枣的成语外,枣庄地区还流行着许多含枣的俗语,如:天天吃三枣,一辈子不见老;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小枣上满集;枣芽发,种棉花;等等。歇后语有“八月十五煮腊八粥——趁早(枣)”。

枣树浑身是宝,枣叶有清肝明目之功效。枣木坚硬,可供器具、雕版等材用。古代,用枣木刻板,印刷的书叫枣本。农村牛马拉的犁具、一些模具,大多是枣木做的。《诗经.豳风七月》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说明了栽培枣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大红枣也是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之一,它对刻画人物形象、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祖籍枣乡——山东省枣庄的贺敬之,他写的《白毛女》,歌词里就有“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心心向着共产党”。其歌声就像枣儿样甜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009年10月15日,山亭区摄影家协会组织会员到长红枣之乡——店子镇采风。金秋时节,从农田到山坡,从公路两侧到平楼楼顶,到处晾晒着一色大红的长红枣,红枣绿树远山村庄相互映衬,独特美景美不胜收。为此当地政府通过引进新品种,建设了全国品种最全、面积最大的“中华万亩枣博园”,从而形成了具有枣文化特色农业旅游热线,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采摘采风。

(作者系枣庄市林业局原副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