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石门颂》临摹解析(32)

 秋气不惊堂内燕 2022-07-21 发布于甘肃

名家临作(六)

第四类临作的特点是:出新,共选有五位书家。临出己意已十分难得,即充分体现出个人意趣,而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开拓性,实现形似和神似的完美结合,就有了开创之功,从“小我”变成了“大我”。

何绍基(1799—1873)的临摹之功在整个清代书法史乃至整个书法史中是名列前茅的,其临作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质量,都有过人之处。何氏临摹汉隶所遵循的是“汉隶一盘棋”的理念,所临几十种汉隶,既有共同的个人习惯,又能体现出各自的特点。有时是一种碑帖,比如《张迁碑》,他临了一百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想法。这一点,要比郑孝胥高明。郑有“一招熟”的嫌疑,何绍基的独特风格与其特有的执笔法有直接关系,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出金石味。这里所选临作的局部同字颇多,比如“有”“所”各有两个,“川”“泽”各有三个,但均有变化,能在迅疾之间从容变化,可谓功力非凡。

中国书画报

何绍基临

谢玉岑(1899—1935)英年早逝,所以书法不太成熟,但个人才气却一览无余。这件临作如果单纯从技法上来讲,似乎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笔画少老辣之色;但如果更深入思考,可见其中的创新与巧思,比如将笔画加粗,反其道而行,以改变《石门颂》细线的原貌。在章法处理上,左右字距压缩,上下字距拉大,疏密有致,对比强烈。这样的章法今天看起来也许极为普通,但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新潮”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谢玉岑的过人之处在于将某种“无意识”变成了“有意识”,这种“有意识”往往就是创造的先机。

中国书画报

谢玉岑临

陆维钊(1899—1980)的临作从章法处理来说,与谢玉岑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为夸张,字形的疏密关系处理有了重新考量,有现代构成意味。通篇有几处巧妙变化,如右侧五字稍小,挤在空白处,“益”“通”“定”三字,一字压一字,长笔画不避让,相互交叠,“为”“余”“泽”三字则是将“南”字夹在二字之间,非常俏皮生动。收笔上翘,极为夸张,不觉得累赘,反而各见其妙,非艺高胆大者而莫能为。此外,像第一行末“道”字的走之底极其夸张,第四行第二字“有”的“月”之撇画,也是极力放出,不但不觉得突兀,反而增加了全篇的呼应,再加上四周的留白,章法独具一格,可谓妙笔生花。

中国书画报

陆维钊临

来楚生(1903—1975)是当代隶书大家,亦是一代宗师式的人物。平生冶汉隶与汉简于一炉,以汉隶为根基,奠定了间架结构,同时以汉简意趣为补充,笔画极具率意之美,相摩相荡,似又非似,融会贯通,妙合无垠。其笔法随性而又谨守法度,天趣飞动。从笔调来看,当用羊毫。用墨浓重,笔画圆厚,不拘泥于藏露之变,含蓄中蕴含着奔放。此件临作虽然字都安放在格子中,但各呈其态,各具其美,偶有不经意之处,如“餝”字“芳”部横画未尽施展,“升”字长竖画原本应该放纵而舒,却戛然而止。其实,“升”字完全可以冲出界格,事实上却未能,估计早已计算好字数,一格一字,此为以临为创而量身打造的一件作品。

中国书画报

来楚生临

台静农(1903—1990)是用另一种方法来体现金石味,似古似我,笔画如铜浇铁铸,力透纸背,字形大小跌宕,左右错落。其笔画虽细,却有千钧之力,在字形处理上,改变了原有的疏密关系,对比极其强烈。此件临作全篇字数较多,天头地脚都很整齐,极其不易,可见台静农的功力。其行书也是一样,字字安静,字字亦飞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所谓老境、化境、心境。

中国书画报

统览各家所临,可谓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角度,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也都有各自演绎的能力。他们在共同喜好的基础上,能力各有高低,水平亦有差距。如今提到《石门颂》,已经不是一张拓片、一件印刷品字帖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其中就包含了历代对其加以临摹的书家。他们各自的理解提升了《石门颂》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给予后世书家各种不同的启示。而后人复后人,其中的优秀者、有志者也将会不断补充进来,成为传统延伸的链条,而书法史正是由这样无数的链条构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