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到或听到过这样的广告“洗洗更健康”,“做清爽女人”等等。不少女性朋友都有这样的忧虑“我的白带有点发黄白,这正常吗”,“我的白带比较多,是不是病了”…… 这本来不应是个问题,它是一个世界上占一半人口的女性应该了解的知识。
遗憾的是,这个困扰我国近二分之一人口的知识在生物生理知识教科书里都是空缺,即便说过,也多半是语焉不详。 
很多女性是通过广告宣传,作为疾病或者异常的说法了解到白带这一概念,而“制造/创造”消费需求的广告给人带来的更多是焦虑不安,不少人按照广告的说法去“治疗”,结果可能导致了更大的问题和焦虑;还有一些女性对这种私密生理现象羞于启齿,讳疾忌医,到了引起相关的妇科疾病后才意识到严重性。 
一旦这种每个女人都必须面对的正常生理现象成为江湖郎中的解说内容和商家广告的常用词汇的时候,我们只能情愿不情愿地缴纳智商税了。 因为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本期食与心与女性朋友们一起,补上这堂我们遗漏已久的生理课,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减少不必要的担忧焦虑,避免走进误区或者跌入坑内,从而更健康快乐地生活。
一. 白带是什么 白带(leucorrhea),确切的称呼叫做阴道分泌物(vaginal discharge),是由阴道和子宫颈微小腺体分泌的液体。这种液体每天从阴道深处至外阴流出,伴随着清洗旧细胞和碎片,同时将阴道内附着的微生物从里到外推陈出新地保持阴道的湿润、清洁与健康。 正常阴道分泌物通常粘稠并且为乳白色或者淡黄色,因此而得名白带。白带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具体颜色、粘稠度和分泌量因人而异,有人天天有白带,也有人偶尔才有。即便是同一个人,白带也会随着年龄、月经周期和感染等因素发生明显变化。 新鲜的白带没有气味或只有轻微气味,排出后随着接触空气氧化或者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颜色逐渐变深,气味也随之增加。由于每个人的阴道微生物构成不同而气味也随之而异。对于正常阴道微生物来说,白带是它们一道营养丰富的“大餐”,这些营养物更适于繁衍生息,因而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由此而繁荣。 由于女性的内裤革命带来了不同的形式和穿法,过去的大裤衩透气而宽松,白带在外阴被氧化分解的现象并不明显。现在进化出各种各样的紧身内裤,透气程度和贴近身体的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白带在今天的概念上,五六十岁的人和十五六岁的人来说,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穿越小越紧内裤的女性则需要每天更换和洗涤内裤,防止阴道口的白带与肛门口摩擦发生微生物交换,引起阴道球菌、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一种常见致病酵母菌)的感染,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尿道频繁感染而不得不用药物治疗。
二. 白带的变化 从青春期到绝经期之间,正常的女性每个月都会经历一次月经周期,持续约24-38天。月经周期主要由激素驱动,一般认为一个月经周期是28天,但实际人群中只有10%-15%正好为28天,规律性地偏移这个周期也并不代表有问题。 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排出一个或两个卵子,如果卵子没有与精子结合,排卵前形成的子宫内膜就会脱落,与血液、黏液和微生物等形成经血排出,开启下一个循环。月经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月经期(Menstruation),第1-5天:月经周期开始,随着子宫内膜脱落,分泌物为红色或血色。
- 卵泡期(Follicular Phase),第1-14天:卵泡期始于月经开始(包括月经期),止于排卵。月经过后,阴道分泌物一般会比平时少。随着卵子成熟,宫颈粘液会变得黏稠,呈白色或者黄色。
- 排卵期(Ovalation),第14-25天:排卵期前几天,黏液会稀滑,粘稠度和蛋清差不多。排卵后,黏液会变回混浊、白色或黄色,也可能黏稠或发粘。
- 黄体期(Luteal Phase),第25-28天:宫颈黏液会变清,在下一次月经来之前,宫颈粘液也会减少。
 月经周期主要由激素驱动。卵泡期开始时,雌激素和孕激素(黄体酮)水平偏低,下丘脑向垂体发送信号促进释放卵泡刺激素,进而促进子宫内形成卵泡(5-20个,卵泡中包含有未成熟的卵子),发育成熟的卵泡会释放雌激素进而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升高的雌激素水平会促进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开始排卵过程,发育成熟的卵子离开卵泡,从输卵管进入子宫。排卵过程持续16-32小时,此时孕酮水平激增,排卵期是月经周期中唯一可以怀孕的时期。如果卵子遇到精子就可以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胎。释放卵子后,卵泡就会变成黄体,而黄体会释放孕酮和雌激素,为受精卵植入做准备,这就是黄体期。如果没有怀孕,黄体会逐渐萎缩并被吸收,进而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开始下一个月经周期。如果排卵期受孕形成了受精卵,身体就会释放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维持黄体并保持子宫内膜厚度,这种激素正是孕检棒要捕捉的信息。 怀孕早期阴道分泌物会变稀,呈乳白色。如果错过了月经且白带改变,有可能是怀孕了。受产妇雌激素的影响,新生女婴在出生后一两周也可能出现白带,这属于正常现象,会很快消失,随着性发育成熟进入青春期后会再次出现。 绝经后,由于身体的雌激素分泌减少,女性阴道上皮细胞变薄,分泌物减少,甚至是可能出现萎缩性阴道炎。除了绝经因素以外,在免疫系统异常,喝水过少等因素下,这样的情况也会发生。酵母菌(如白假丝酵母)、细菌(如阴道加德菌,粪肠球菌)、滴虫、支原体及其他性传播致病微生物感染,可改变阴道表面微生物组分,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不同的感染引起的白带异常不同,但一般都会引起白带颜色改变,气味改变,同时还可能伴随瘙痒、臭味、刺痛、红肿、排尿疼痛、腰腹疼痛、腿疼、头疼、虚弱、发烧等一种或多种症状。 异物刺激(不应出现在阴道或其周围的事物)、阴道上皮及其周期皮肤接触到致敏性事物或物质时,都可能引起白带异常。此外,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功能异常/疾病时,阴道分泌物也会发生明显改变。 白带/阴道分泌物的颜色,可以与其他因素一起,作为女性健康和感染的重要参考指标。
 分泌物的红色可能是从明亮红色到深锈色,最常见原因是经血。非月经期的流血需要警惕,如果是绝经期或者停经至少一年后出血,则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测排查。 白色分泌物的范围可延伸到奶油色和淡黄色。如果同时没有伴随任何不适,这种分泌物是健康、湿润和自洁的标志。 但如果白色分泌物像白软干酪一样粘稠,或伴随有强烈气味就需要去看医生了。白色、浓厚、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通常与酵母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有关,可能还伴随有刺痛或瘙痒。 如果分泌物有轻微的黄色色调,并不能随意认为异常,也可能与食用了引起颜色改变的食物或补充剂有关。但如果分泌物呈较深的黄色、黄绿色或者绿色,则可能是细菌或者传播性感染(如滴虫病)的信号。如果同时还伴随有分泌物粘稠/结块/恶臭等,一定要尽快就医。 分泌物呈浅粉色到深粉色,往往是含有少量血液的缘故。粉色分泌物多见于月经前/快结束有少量出血时,不过怀孕早期着床性出血时分泌物也为粉色。性生活造成阴道/子宫颈轻度擦伤或刺激时,也可一定时间内导致分泌物呈粉色。阴道分泌物通常是透明或浅色,可以很滑,也可以是粘稠的。在排卵期、性唤起时和怀孕时,女性还可能排出更透亮更润滑的分泌物。 灰色分泌物是不健康的,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炎的标志。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除了灰色白带,细菌性阴道炎还可能伴随着发痒刺痛、有强烈气味、红肿等症状。综上,白色/无色/浅黄色且无生理不适的白带是女性正常生理现象,完全无须担心。但如果白带颜色、质地、气味等发生明显变化,且伴随身体不适时就需要及时就医。
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如无清洗或无安全套)可传递多种性传播病菌,如衣原体、滴虫、酵母菌、疱疹病毒、乳头瘤病毒(HPV)、艾滋病病毒等,从而引起感染。酵母菌更多以糖为食,在血糖偏高的人阴道分泌物中的糖含量也会升高,酵母菌更易于增殖,糖尿病女性阴道酵母菌感染(真菌性阴道炎)的风险显著高于健康人,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酵母菌感染风险。许多避孕药、贴片、阴道环等含有雌激素和孕酮,使用后会扰乱人体雌激素和孕酮的自然平衡,导致酵母菌过度增殖。长期使用抗生素(超过10天)会杀死大量人体细菌(包括肠道、气道和阴道等部位的细菌),破坏菌群平衡,可能使得缺乏竞争的真菌(如念珠菌)大量增殖,诱发感染。经常服用抗炎药物(如类固醇药物)的哮喘、自免疫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病人和癌症病人等,免疫力低于健康人,酵母菌感染风险明显增加。广告上说“洗洗更健康”,向不同年龄的女性推荐各种灌洗阴道的产品,实际上对于健康女性来说,这种做法有害无益。研究发现,在美国,约5分之1的育龄女性会使用灌洗产品,据估计国内这一比重可能更高。但国内外专家均不建议女性日常使用杀菌型灌洗产品。在医生指导下,用来治疗感染的短期灌洗是不得已的选择,但健康人日常用洗液/特殊消毒液灌洗看似减轻了异味,杀灭了细菌,实际上却破坏了阴道pH值,更多地杀死了阴道中的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造成阴道菌群紊乱,削弱了阴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力,长期反而会增加酵母菌和细菌感染风险,升高盆腔炎、子宫颈炎、妊娠并发症(更难受孕,宫外孕风险升高76%)、子宫内膜异位,甚至宫颈癌等疾病风险。因此国外也有专家建议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物来涂抹外阴,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感染。多年以来,食与心所在研究室发现,用NS8乳杆菌发酵苹果制作的发酵液对阴道有害微生物有显著的清除作用,甚至对HPV病毒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更能提高家猪的受孕机会和产子数量。 除了减少接触性传播病原微生物(如性生活时做好保护),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预防阴道感染:- 经常淋浴或者泡澡。可以食用温和的肥皂或者水,但不要使用泡沫浴。
- 使用普通白色卫生纸,不要用花纹染色或者香味的卫生纸。
- 不要用湿巾。阴道具有“自我打扫卫生清洁排异”的能力,具有消毒作用的湿巾反而会扰乱菌群,改变pH值,增加感染风险。
- 卫生巾、卫生绵条或护垫使用时要及时更换,不要超长时间使用。
- 睡觉前要取出卫生棉条,换上卫生巾。睡觉时不要使用卫生棉条。
可以用温水最好是流动的温水冲洗,但不要使用洗液清洗,更不要用洗液灌注,除非是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法。因为这些洗液会扰乱阴道菌群,杀死阴道中的有益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改变阴道pH值,从而损害阴道屏障功能,促进有害菌生长。
- 穿柔软、舒适、透气的内裤,保持阴道及周围部位的清爽干燥。
- 避免紧身的打底裤、紧身裤和裤子,这样的衣物会阻碍空气流通。
- 尽量不要长时间穿着过小过紧的内裤,在家里穿睡裤可以不穿内裤。
- 阴道是一个人类的开放器官,它也在呼吸,其内部的微生物大部分是好氧和兼性氧的类型,减少久坐不动和紧身裤的穿着有助于阴道有益微生物的增加。
 阴道是一个pH在3.8-4.5间的酸性环境,乳酸菌是阴道中最主要的有益菌。日常多使用富含乳酸菌的发酵食物如酸奶、辣白菜和泡菜等不仅能增加肠道乳酸菌含量,也能促进阴道菌群平衡,提升免疫力。 食与心温馨总结:白带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为白色或者浅黄色的无味黏液,白带分泌不应带来任何不适,正常的白带完全无需担心。当白带颜色、状态、气味发生明显变化,并伴随瘙痒、刺痛、红肿等不适,甚至还可能伴有腹痛、背痛和腿痛时,则可能出现感染,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卫生习惯、着装习惯和生活方式维持良好的阴道屏障功能,减小感染风险。
- https://www./conditions/vaginal-discharge
- https://www./articles/322232
- https://www./health/vaginal-discharge
- https://www./women/guide/vaginal-douching-helpful-or-harmf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