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每天读诗词 2022-07-21 发布于四川

-有音频,更精彩-

  主播  

奕霖

登高望远吐槽,恐怕是我国古代文人必打卡的项目之一了,比如老杜那首最著名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几乎把身世漂泊无依的悲凉之感写绝了。但是真正把个人牢骚发得超越个人的情感,充满哲学意味的,则非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莫属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一生真的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了。20岁参加考试,落榜!24岁直言参政,放逐!35岁随军远征,被贬!41岁被人陷害,冤死!如此专一的从头衰到尾也着实是不容易。但,面对这么悲催的人生,他的作品居然根本没有局限在个人抱怨和满腹牢骚之中,而是将广阔的宇宙和悠远的时空包含其中,这是多么广博的气魄!所谓“盛唐之音”就该如此!

“前不见古人”,这个“古人”一般被认为是指燕昭王,陈子昂脚下所踏幽州台即为他所建。据说他当时在此宴请天下贤士,招揽了很多人才,实现了自己强国复仇之大业,国家迅速强大,最终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当时作这首诗的时候陈子昂正跟着武攸宜在外出征,这个昏庸无能的贵族在战败之后仍然刚愎自用,根本不采纳挺身直谏的陈子昂的策略,不仅拒绝了他分兵一万作为先锋部队的请求,反而将其降为军曹,愤懑忧伤的陈子昂,登上古代明君所建之幽州台,慨叹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这是似乎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作品题材。

但是,陈子昂的境界可不止于此!在这首诗中所包含的雄浑悲壮的格调,苍凉阔大的气魄,以及关于个体和宇宙的哲思,远远超越了一般对人生坎坷、政治失意的慨叹,他的歌咏,不是为某次具体事件而吐槽,不是在抒发个人的小牢骚,而是在思考宇宙人生的大命题!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这无限空间的永恒寂寞使我恐惧。这句话和陈子昂的咏叹有异曲同工之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时间维度,可见时间无限,“念天地之悠悠”是空间维度,可见宇宙无垠。而我们的诗人,带着我们来到了这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上,带我们看这雄浑的苍穹,这苍茫的大地,带我们看历史长河之远,看宇宙星辰之广,此时的他,独立于高台之上,发出了涤荡心灵的呐喊!他的呐喊,早已跳脱了感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世俗之境,而是面对广袤无垠的时空之流,追寻人生的意义。这种探索生命哲学思考,才是这首诗最大的闪光点,足以让这短短的四句话俾倪其他诗篇,成为初唐诗歌的压卷之作!可这思考却苦无结果,我们的诗人只能默默流下眼泪。

本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长短句参差的艺术表现形式,颇有楚辞之风。这就让整首诗更加没有雕琢之感,就像是诗人的一种咏叹,一种呐喊,一种朴素无华的追寻。所以,每当吟咏此诗,那种苍茫之感,节奏之美,追问之痛,都一次次的感动着我们。

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无法替陈子昂回答这个问题。午夜梦回,我们在阳台上面对这光怪陆离的城市时,也曾“怆然涕下”。这时的我们,与时空之流中另一个点上的陈子昂一样,似乎都感觉到在这永恒的虚无之中,人生注定是个悲剧。但,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的勇猛之处,也许就在于在这一片惨淡之中,觉醒、追寻、前行!

作者 | 拂袖

主播 | 奕霖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商务合作 | 15116151869

入群学习 | 微信(szbd666)

图片 | 来自@石家小鬼(已获得许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