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累先 ‖ 归还(小说)

 河滨散人 2022-07-21 发布于安徽

池州市我和我的祖国征文获奖作品

归  还

这是个久雨初晴的上午,和煦的阳光越过东山顶斜射过来,像一双温暖的大手紧紧箍住村部大楼。大楼半阴半明,红色的楼顶像年轻人的脸颊,泛着青春的容颜。

村支书林国布置完村里的工作,站在二楼的走廊上伸着懒腰,点燃一支烟,刚想放松一会儿,一抬头,便看见中海一瘸一拐的闪进村委会的大门。

一看见中海,林国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这个中海,没事就往村里跑——今儿和父亲吵架了,明儿闺女不想读书了,后天又是家里的狗被人打死了……一桩桩,一件件,仿佛他家所有的事情,村委会都该管起来。

“我的事就是村里的事!村里不能不管!”他常常拄着拐杖,歪斜着头,理直气壮地说。

遇上这样的“钉子户”,村委会的人着实拿他没办法,只能处处迁就他,能处理好的尽量帮他处理好。

中海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一家六口,上有父母,下有一双儿女,自己残疾,老婆孩子智力低下。

好在这几年,中央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家一户——这样的家庭,毫无疑问享受到了空前的照顾。

可要让这样的家庭脱贫致富,除了持续供血外,几乎找不到第二条途径。为此,村委会和扶贫联系人也伤透了脑筋。


中海不是先天残疾,那年堆草堆他心猿意马,远处的人向他喊话:“草堆要倒了!”他以为人家和他开玩笑,还在上面打哈哈,“嘿嘿”地笑着:“我都堆了几十年的草堆,老把式了,我堆的草堆还会倒?!”

话没说完,“呲溜”一声,快完工的草堆轰然倒塌——中海从草堆顶,重重地摔到水泥地面上……

“中海跌倒了!”人们迅速聚拢来,扒拉开散落一地的稻草——裹在干草丛里的中海,早已血肉模糊。

邻居们七手八脚,把他抬到凉凳上,又是掐人中,又是拈去糊在头上的草屑找伤口,用湿毛巾擦去他头上的血迹……好大一会儿,中海才醒过来,拧着眉头:“痛,痛!”

村卫生室的医生急匆匆赶来,为他量血压,简单包扎了伤口,又检查了一下他各处的身体状况,对他的家人说:“赶快送医院,可能伤了腰椎!”

幸亏抢救及时,中海留下了一条命。

出院时,医生郑重嘱咐他:“你要在硬板床上躺三个月,待受伤的腰椎彻底弥合了,才能下地行走。否则,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中海瞅了一眼医生,点点头。

出院后的中海在硬板床上躺了不到一个月,这个生来就带着“反骨”的人便不耐烦了。

他一会儿埋怨自己的老婆伺候得不好,一会儿又为家事和自己的父母吵,把医生的话全然丢到脑后,硬撑着下地行走。

结果,受伤的腰椎没能很好的复位,再也不能挺直着走路了,只能弓着背,借助拐杖一瘸一拐……

提到中海,村民们摇摇头,开玩笑说:“他当初要是伤到了脑子才好,偏偏伤到了腰椎!”

言下之意,他的“脑子”不好使,要不要也无所谓,而腰椎是万万不能坏的,那可真的影响他下半生的生活了。

可许多事就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偏偏就砸坏了腰椎。这下,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又多了一个需人服侍的残疾人。



农活当然没法干了,中海没事的时候,就听收音机,从这个台转到那个台,从中央新闻到各地的奇闻异事,翻来覆去的听。

这一听不打紧,还真增长了不少见识,提高了理论水平,不时对村里的事指手画脚。特别是中央政策性的东西,掌握得不少,常常把村委会的人说得一愣一愣的,哑口无言。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央刚刚开完会,文件还没有下达到省里,他就知道了——要不了多少天,他必拄着拐杖来到村部:“支书啊,中央开会了,扶贫款增加了,我的折子上怎么还是那个数字?”

过了几天,他又拄着拐杖来到村里:“支书啊,像我这样的家庭,应该还有护理费!”

“我的年终扶贫款怎么比人家少?”带着一大堆无法解决的问题,问得支书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村委会的人几乎一个口径:这个文件还没有下达到村里,等村里有了消息,一定会优先考虑他……事实上,村里也是这样做的。

他这才摇摇晃晃而去……

天气好的时候,他还会拄着拐杖到镇上去,向镇里人“普法”。临到中午,中海绵绵的说:“我还没有吃中饭呢!”书记镇长也只能摇摇头,吩咐办公室主任:“带他到饭店里吃饭吧。”

在饭店里,办公室主任陪着,咪点小酒,自然向他开了一通空头支票,然后七哄八哄的把他哄回家。

回到村里,他必向村民们炫耀一通:“今天镇长在饭店里招待了我!”

村民们抿着嘴:“这个中海,还真长本事了!”


今天又是什么事呢?林国皱起了眉头。

这些年,为了他的事,村委会没少操心,但确实找不到根治的办法。“就是给他造了一个肾,也没有安装的地儿啊。”

太阳走进云层,天空倏地暗了下来。林国抬头望望天,骂了一句:“这鬼天气!”转过身,准备回办公室。

“哒,哒……”,中海拄着拐杖,已经走上了村委会二楼: “支书啊,我有事找你。”

“又有什么事啊?就你事多!”林国止住脚步,不耐烦的白了他一眼。

“哦,你不要烦呗。今天不是来找你麻烦的,是来还钱的。我把昨天福娜送给我的五百块钱还回来。”中海收住那副铝制拐杖,把身体斜倚在上面。

五百元钱?林国顿了一下,想起来了:年底时,上面有规定,凡是养猪的扶贫户,都能得到五百元的奖励资金。

前些日子在核实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时,林国对扶贫专干福娜说:“中海家可养猪了啊?”

“这个,我还不太清楚,应该养了吧?”福娜不置可否。

“那干脆也给中海报一户。他老是吵吵不休,烦!如果上面来调查了,即使他没养,对这样的贫困户,也不会有意见的。”

那也是!这样的家庭,不管享受多少扶贫资金,村民们也没话说,因为他们家确实没有经济来源。

送扶贫款的那天,中海不在家,扶贫专干福娜把钱送到中海婆娘的手上,也没有多说,只说是上面的扶贫款,让她按了一个手印就走了。

后来,也不知道中海从哪里得来的信息,说是只有养猪的扶贫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五百元的奖励。

“我并没有养猪啊,怎么也有这钱?”春上,中海家确实捉了两头猪仔,不知何故,不到一个月,全都病死了,气得中海发誓不再养猪了。


他急匆匆地跑回家,从婆娘手里要过五百元钱,说要归还给村里。

“你傻啊!到手的钱还送回去?”婆娘捂着钱袋子,不干:“这是福娜送来的,也不是我要的。”

“送来的也不行,一定要送回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家里没养猪,怎么能要这钱呢?别看我平时要这要那的,那是要我该享受的钱,不该得的,我一分也不要!”别小看中海,有时还文乎文乎的呢!

婆娘拗不过倔强的中海,噘着嘴,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好,好,好!你拿去吧!”她生气地把钱砸到中海身上,红色的钞票飘落一地。

中海直愣着眼睛,破口大骂:“'头发长,见识短!’你也太见钱眼开了!这些年,我们享受了多少党的优惠政策,要是搁在以前,我们还能活吗?'人心不足蛇吞象!’”

中海气呼呼地弯下身,把一百元一张的钞票捡起来,揣到身上。

林国听完中海有一茬没一茬的述说,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眯着眼:“哦,这事啊,是村里开会特地照顾你的,怕你今年的年不好过。”

“那也不行,这个钱我不能要。何况,今年是个肥年,上面照顾得很周到,柴米油盐都富足,折子上的扶贫款还绰绰有余呢。”中海语气坚决。

说完,他从腰里摸出五百元钱,一瘸一拐地走进办公室,丢到办公桌上。

“哒,哒……”,中海转过身,又一瘸一拐的走下楼梯,脚步仿佛比来时轻松了许多。

望着中海远去的背影,支书林国摇摇头,感叹一声:“还真拗呢!”

此刻,天上的太阳又跳出了云层,暖烘烘的。

作者简介:徐累先,男,1968年生,中学教师,池州市作协会员。迄今为止,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计二十万字。小说《主任家的拆迁协议》,在2017年度池州市“古今池州”小说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